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课题对壳聚糖季胺盐与聚合铝的复配工艺进行研究,探索该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对絮凝剂制备过程中的铝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溶液p H值为5. 5,搅拌时间35~45 min之间,加热温度45℃,壳聚糖/聚合铝(HACC/PAC)配比为3∶7。不同絮凝剂中铝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复合絮凝剂中Ala,Alb浓度明显降低,絮凝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lb,复合絮凝剂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离子含量比单一聚合铝PAC处理后的要低43. 7%。  相似文献   

2.
《云南化工》2017,(10):25-28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实验对象,利用絮凝剂PAC、PFS、CTS、阴离子PAM和阳离子PAM进行两组分或三组分复合,找出复配方案在提高COD去除率的同时降低PAC的用量。在5min搅拌,15min沉淀的短时絮凝实验中,絮凝剂复配后的絮凝效果普遍比单独加PAC好,PAC和阳离子PAM复配的COD去除率比单独加PAC高18%,成本下降40%。通过合理的絮凝剂复配能提高絮凝效果,减少絮凝剂用量,降低出水的铝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机-天然有机高分子复合型絮凝剂中比较新颖,研究相对较少的壳聚糖季胺盐与聚合铝的复配工艺和废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法和模拟净水试验探索该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复合絮凝剂进行铝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条件为:HACC/PAC配比为3∶7,加热温度45℃,搅拌时间35~45min之间,溶液p H值为5.5。对不同药剂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离子测定发现复合后的絮凝剂中铝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比纯PAC中的Ala,Alb浓度,复合絮凝剂中Ala,Alb浓度明显降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凝剂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离子含量比单一PAC处理后的要低43.7%。  相似文献   

4.
以石油污染土壤淋洗修复产生的含油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复配絮凝剂-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絮凝剂的配比、加入量、pH、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以及超滤膜的进料流量和压力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复配絮凝剂由质量分数5%的PFS和质量分数5%的PAC组成,投加量分别为30、10mL/L,助凝剂为质量分数0.05%的PAM,投加量为1mL/L,搅拌速度为120r/min,搅拌时间为9min;进料流量为50L/h、压力控制在0.5MPa。最佳条件下,最终出水含油质量浓度0.14mg/L、CODCr41mg/L、SS1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和回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5.
袁鹰  刘明源 《化学与粘合》2015,37(1):75-76,80
对壳聚糖季胺盐与聚合铝的复配工艺和废水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法和模拟净水试验探索该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得到了影响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诸因素的排列次序和各因素的最佳条件,基于降低材料加入量的考虑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絮凝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其最佳制备条件为:HACC/PAC配比为0.2,加热温度45℃,搅拌时间35~45min之间,溶液p H值为5.5。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制备了阳离子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HTCC),研究了HTCC与PAC复配的除浊效果,确定最佳复配比为m(HTCC)∶m(PAC) =1∶1.6,在该复配比及最佳投加量下,浊度去除率达96%以上,余浊<4 NTU.实验表明:pH对HTCC/PAC的除浊效果影响较大;沉降时间对除浊效果无明显影响;经HTCC/PA...  相似文献   

7.
以聚合氯化铝(PAC)与阳离子有机絮凝剂(PI)作为复配絮凝剂,PAM作为助凝剂对去除飞机除冰废水中增稠剂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为1.50 g/L,PAM投加质量浓度为0.1 g/L条件下,废水中增稠剂的去除率达到98.9%,浊度去除率达97.7%,余浊为6.2 NTU。PAC与PI间具有协效作用,其最佳复配质量比为5:1,PAM的加入能够降低絮体沉降时间。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市面上成本低廉及广泛使用的硫酸亚铁作为主体絮凝剂,通过两两组合投加方式,将FeSO4与FeCl3、PFS、PAC、Al2(SO4)3等除磷药剂分别进行复配;运用均匀实验的方法将FeSO4、FeCl3、PFS、PAC、Al2(SO4)3五种药剂进行复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最佳条件为:FeSO4(质量浓度为10 g·L-1)与PFS(质量浓度为7 g·L-1)复配体积比为3∶1,投加量为2 mL,混凝转速为200 r·min-1,混凝时间为1 min,絮凝转速为100 r·min-1,絮凝时间为2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 pH值为7。总磷去除率为99.58%,除磷效率较单一的FeSO4和PFS均有所提升,分别增长了0....  相似文献   

9.
董岁明  李春晓  毛磊 《应用化工》2012,41(6):947-948,951
以天然植物木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天然改性植物阳离子絮凝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粉/NaOH质量比为2∶1,木粉/醚化剂质量比为1.5∶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3.5 h;该阳离子絮凝剂与PAC复配后处理洗煤废水,在常温下,当pH=6~8,絮凝剂和PAC的投入量分别为10 mg/L和5 mg/L时,洗煤废水的浊度、CODCr、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8%,69.3%,97.9%。  相似文献   

10.
采用絮凝法对橡胶促进剂CBS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剂的选择、PAC质量浓度、pH、沉降时间以及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利用PAC处理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PAC质量浓度为1. 2 g/L、pH为4、温度为40℃时,COD去除率可达70%。在最佳条件下,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橡胶促进剂CBS废水是可行的,COD去除率明显优于使用单一絮凝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AC絮凝形成的絮体与复合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形态不同,因此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当PAM质量浓度为6 mg/L时,沉降时间缩短为15 min,静沉比降至4∶92,COD去除率可高达82%以上,有效地解决了CBS废水难以生物降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在聚合氯化铝(PAC)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BX络合剂和硅酸钠对PAC进行改性,然后与阳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复合制备新型多功能JYF复合絮凝剂。研究了PAC和JYF的Zeta电位随pH值的变化情况,实验比较了JYF、PAC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炼油污水的效果,考察了JYF复合絮凝剂代替PAC时在炼油污水实际处理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JYF较PAC带有更高的正电荷;JYF复合絮凝剂对乳化严重、硫化物和酚类含量高的难处理的含油污水具有很好的除油、除硫和降低COD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合氯化铝复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和KMnO4、MnO2进行复配处理微污染水。考察了复配比例、复配成分、反应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以及絮凝沉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KMnO4、MnO2与PAC具有极好的复配效果,复配后浊度及有机碳总量(TOC)去除率进一步提高,絮凝沉降性能也得到改善。在浊度去除方面,要达到92.33%的去除率,复配絮凝剂比单独投加PAC节省36.8%的投加量。在TOC去除方面,单独投加15 mg/L的PAC仅能达到17.2%的去除率,而投加15.8 mg/L的复配絮凝剂则能达到47.6%的去除率。在絮凝沉降性能方面,当浊度去除要求相同时,复配絮凝剂可缩短27%~50%的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MC红外结构及其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风山  王世虎  苏金柱  孙虎  朱平  丁洁  徐怡庄  吴瑾光 《精细化工》2003,20(10):615-618,627
分别用含Fe、Mg、Al和Zn金属核的络合剂(FMA)及含活性SiO2的交联剂(PSi)改性增效聚合氯化铝(PAC),合成了一种硅稳定型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MC)。通过分析PMC絮凝剂的红外光谱(FT-IR)发现,在波长为900~1100cm-1、1500~1700cm-1和3000~3600cm-1波段,PAC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原有基团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多金属核间的羟基化作用使得PMC中产生了有别于PAC的新化学键,表明PMC分子结构中可能不再有单核无机高分子聚合物。这种增效反应导致PM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PAC增大,选择性荷电吸附能力增强,因而特别适合处理油田含油污水和印染污水等变组分污水。对天然水体和印染污水的对比絮凝实验表明,PMC絮凝剂的絮凝速度、脱色率和悬浮物去除率均高于传统絮凝剂PAC和PFS(聚合硫酸铁)。对油田采油污水和炼油厂含油污水,经质量浓度为150~250mg·L-1的PMC强化絮凝处理后,污水的化学耗氧量(COD)和含油率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回注标准或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CaO/PAC混合絮凝剂的沼液净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特  冉毅  贺清尧  梁飞虹  王明  晏水平 《化工进展》2018,37(6):2392-2398
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需要处理,为降低后期沼液处理工程的操作费用,改善常规絮凝剂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向沼液中添加由氧化钙(CaO)和聚合氯化铝(PAC)组成的混合絮凝剂对沼液进行预处理,降低沼液浊度、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质量浓度,以及强化沼液的氨氮脱除潜力,并研究了混合絮凝剂中CaO和PAC的添加顺序、质量浓度配比和总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aO/PAC混合絮凝剂中CaO和PAC的添加顺序对沼液净化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降低CaO/PAC中CaO与PAC的质量浓度配比(mCaO/mPAC)和增加CaO/PAC总质量浓度均将会降低沼液浊度、COD含量与TP质量浓度,但以沼液pH来表征的沼液氨氮脱除潜能却随着mCaO/mPAC值与CaO/PAC总质量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综合考虑混合絮凝剂对沼液的净化性能,CaO/PAC混合絮凝剂总质量浓度可选择12.5~18.75g/L,mCaO/mPAC值可选择(2~10)∶1。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制备温度(T)、碱度(B)对聚合氯化铝性能的影响和壳聚糖含量(C值)对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影响,以活性蓝19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T、B对絮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Al-Ferron法分析优选聚合氯化铝制备条件为B=2.0、T=50℃;PAC投加量为400 mg/L,pH在中性时,聚合氯化铝絮凝性能最好;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主要依靠其附加的架桥作用使脱色效果比PAC强;XRD和TEM的表征更好地印证了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6.
辽河油田稀油二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絮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辽河油田稀油二元复合驱采出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优选了无机、有机絮凝剂,考察了复配絮凝剂效果及其加药方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絮凝剂产生的絮体形态。结果表明,优选的无机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有机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其絮凝效果随阳离子度的提高而提高。有机絮凝剂投加量对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适宜的复配药剂投加量为PAC 300 mg/L、CPAM-1 4 mg/L,处理后污水SS的质量浓度为10.65 mg/L、油的质量浓度为2.43 mg/L、透光率为84.0%,絮体较致密。最好的加药方式为投加完无机絮凝剂后,立即加入有机絮凝剂。不同的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形态不同,复配时CPAM-1的投加量越大,絮体越致密。  相似文献   

17.
环保型絮凝剂处理自来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天然高分子多糖(CTS)、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改性物质P)等制备出一种环保型自来水复合絮凝剂,与传统的自来水絮凝剂PAC相比,这种絮凝剂使自来水的出水浊度、铝离子质量浓度和絮凝剂的药剂成本等分别下降了4.14%,40.3%和6.4%,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分散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亭 《河南化工》2008,25(8):21-23
通过高岭土模拟废水实验,考察了水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以下简称CPAM)的投加量、阳离子度、分散剂分子量及其与PAC复配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过程CPAM表现出两个聚沉点,其适宜阳离子度和分子量范围分别为10%~15%和500×10^4~700×10^4,与PAC复配可显著增强其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原料制备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将其用于海水的净化处理。考察了PDMDAAC与Al的不同质量比对絮凝指数FI、形成絮体厚度及体系稳定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确定了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PDMDAAC/Al最适宜配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了絮凝剂投加量、反应pH值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浊度和CODMn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净化海水过程中形成絮体更大,沉降性能更好;随着PDMDAAC与Al质量比的增大,絮凝指数FI曲线上升越快速,絮体分层厚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稳定动力学参数越大。PA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最适宜混凝条件为:反应体系pH值为7.5,絮凝剂投加量为15.3 mg/L,在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海水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65.2%和87.4%,实验结果与响应曲面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