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右下肢麻木,持续加剧就诊。入院后神志清楚,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平扫(图1-2)示左侧顶部大脑镰旁、右侧额部、右侧颞枕部多发占位,呈椭圆形,病灶以等T1、稍长T2为主,内可见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MR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硬膜受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6岁。因头部跌伤2小时伴昏迷于1997年2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检查:昏迷状,双瞳孔2mm,光反射迟钝,右额部头皮下血肿5cm×5cm,右耳有血性液溢出。CT扫描提示右颞顶硬脑膜外血肿。入院后即在全麻下行右颞顶开颅,清除右颞顶硬脑膜外血肿约60ml。术后24小时意识状态明显好转。但术后48小时再度昏迷,并出现右侧肢体阵发性抽搐。经复查CT提示左额叶底脑内血肿,于同年2月27日在全麻下行左额开颅探查,术中清除左额叶底脑内及硬脑膜下血肿约40ml,井发现额叶底面软脑膜处约2cm×5cm条索状异常血管四块,予肉眼全切除。术后病人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有完整CT影像学资料的63例Sturge-Weber综合征婴幼儿列为回顾性分析对象,通过脑部CT影像资料对婴幼儿SturgeWeber综合征受累部位、病变脑叶密度、病变脑叶信号密度、脑灰白质分界、脉络丛、脑萎缩形态及硬膜下是否有出血或积液现象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儿颅内均有典型钙化表现,主要沿脑回、脑沟走行,34例呈曲线样、19例呈条带状,10例呈迂曲条管状,其中颞顶叶9例、顶叶10例、枕顶叶33例、额顶11例,27例钙化灶区与颜面血管瘤同侧,主要累及皮层;均可见局部脑沟、脑池及蛛网膜下腔不同程度增宽;软脑膜血管瘤同侧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表现,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增宽、病变同侧大脑半球范围大于钙化区,55例为局限性脑萎缩,其余为广泛性脑萎缩;行增强CT扫描时可见沿皮层表面走行的线样、脑回样强化,且脑回状强化范围明显超出钙化灶范围,经CTA可见畸形静脉影;31例CT增强扫描影像可见侧脑室脉络丛明显增粗,且范围扩大,强化明显;CT骨窗显示41例患儿与患侧钙化脑组织毗邻的颅骨板障明显增厚;32例可见血管畸形同侧硬膜下积液,均无出血表现。结论婴幼儿期SturgeWeber综合征脑部CT以颅内局部钙化、软脑膜血管瘤、局部脑萎缩为典型表现,提示SturgeWeber综合征可能性,或可结合临床表现、MRI等影像手段予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4.
高志成 《四川医学》2001,22(12):1200-1200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35岁。因右前额骨性包块进行性长大半年多 ,左下肢麻木行走不便 4个月 ,伴视、听、记忆力明显减退及反应迟钝 ,于 1998年 3月 2 6日入院 ,入院前有过三次癫痫大发作 ,6年前有右额部摔伤史。入院检查神清 ,智力痴愚 ,行路不稳 ,左下肢肌力明显低于右下肢 ,右侧头部巨大包块 ,呈双颅凸出畸形 ,包块跨越额、顶、颞直径达 12 cm。包块质硬 ,不移动 ,扪及多个表现粗糙的块状硬结节 ,包块中心有囊性感。X线颅骨片检查示右额、顶、颞部颅骨破坏缺损 ,脑膜中动脉沟明显增宽。右颈动脉造影 ,病变区双重动脉血供。脑超声波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豫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临床与MR表现。结果病变部位:1例位于左顶枕颞叶,1例位于右额顶枕颞叶,1例位于右额颞叶,1例位于左额顶枕颞叶,其中2例侧脑室内三角区脉络丛增大并明显强化。MR表现为病变脑区的脑回变小,脑沟增宽,脑皮质变薄等脑萎缩表现,增强后有脑回样强化。部分病例可见粗大的引流血管。结论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好发部位在顶、枕、颞叶。以脑萎缩及线条样强化为MR影像学特征。侧脑室脉络丛囊状扩大并强化是其特征之一。增强MRI能充分显示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1岁。头痛、视物模糊4月余,近半月症状渐重,于2012年10月29日入院。头痛以咳嗽时加重,伴右眼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体检:神志清楚,右颜面部浅感觉减退,右眼鼻侧视野缺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影像表现:头颅CT平扫示右侧颞枕部一类圆形稍高密度灶,周边密度更高,未见钙化。 MR平扫示右侧天幕类圆形病灶,境界清楚,病灶周缘T2 WI呈低信号,T1 WI呈稍高信号;病灶内部信号不均,中央可见斑片状长T2信号囊变区、“蚯蚓”状低信号,病灶上部与侧脑室交界区可见多支迂曲血管从病灶的边缘延伸到病灶内部,右侧脑室后角受压前上移位。 MRI增强扫描示病灶跨小脑幕上下生长,周边显著均匀强化,中心呈“蚯蚓”状强化,其余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脑膜尾征”较明显,病灶整体上呈“地图样强化”。影像诊断:右天幕脑膜瘤。手术及病理所见:右侧颞枕叶马蹄形皮瓣,开一约8 cm ×10 cm大小的骨窗,见硬膜张力高,肿瘤起自小脑幕,约6.5 cm ×5.5 cm ×4cm,色白,质地硬,包膜完整,血供丰富,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活动度差。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瘤细胞胞浆少或不清,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异型性不显著。免疫组织化学:弥漫性CD34(+),CD99(+),上皮膜抗原及S-100(-)。病理诊断:右侧天幕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olitary fibrous tumour ,SFT),WHO分类Ⅰ级。  相似文献   

7.
赵向日 《吉林医学》2003,24(3):247-247
1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6岁。自出生三个月始抽搐,双眼右斜,口吐白沫,反复发作,每半小时后好转,查体:右颜面部葡萄酒色血管痣,普通平扫,方法:层面厚度10mm、层距10mm,基线听眶线向头顶边续扫描。图象显示:右额颞,顶枕叶均见广泛性,宽大锯齿状钙化影,CT值100Hu~130Hu之间,右侧脑皮质萎缩,中线结构向右移位,但题板无明显增厚,诊断颅面血管瘤病,此患者又先后到几家大医院确定本病。例2:患者女,8岁,自出生四个月始抽搐,口吐白沫,反复发作,每半小时后好转。查体:右颜部葡萄酒色血管痣中眼症。普通平扫,方法同前例。图像显示:右颞、枕叶皮分水岭…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颞部髓外病变的病例,患者为56岁女性,发现左侧颞部肿物1年余,疼痛1月。MRI平扫及增强示:左侧颞部见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高b值弥散受限高信号,大小约72mm×50mm×73 mm (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增强后显著不均匀强化。双侧额顶枕部颅骨、斜坡可见多发斑片状T2FLAIR高信号,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诊断:左侧颞部病变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双侧额顶枕部颅骨、斜坡多发异常信号,考虑多发性骨髓瘤。术后病理为浆细胞痛。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0岁。于2005年4月20日,因右枕部镰刀刺入伤10小时,右枕部金属异物,昏迷入院。查体:呈浅昏迷状态,右枕部横窦上方1cm左右可见直径约2cm扁形金属异物外露,局部皮肤肿胀,有少许渗血。右侧瞳孔散大,直径约6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张力高,左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头部CT示:金属异物刺入脑内,深约5cm,方向由枕叶指向颞叶,颅内积气,右颞枕叶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约40ml。  相似文献   

10.
<正>1患者,男性,21岁。头痛伴恶心、呕吐3d入院。查体:左上肢体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未引出。头部CT:右颞顶枕叶高低混杂密度,周边见点片状钙化,可见周围低密度水肿带;右侧脑室受压移位。头部MR:右侧颞顶枕叶异常信号,大小约5cm×6cm×7cm,T1WI为稍高及稍低混杂信号,T2WI及Dark-flare像为稍低及稍高混杂信  相似文献   

11.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又称为三叉神经血管瘤,面部和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dimitri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我院于1992年以来共发现4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17岁。因抽搐就诊,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智力低下。查体:右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见紫红色血管痣。CT所见:右侧大脑半球顶枕部脑皮质区见脑回状高密度钙化影。CT值175Hu,中线结构右偏。右侧大脑半球体积缩小,脑沟增宽,右侧颅腔变小,局部颅板增厚,增强扫描见钙化灶周围轻度不规则强化影。  例2:患者,女,7个月。因抽搐就诊,智力低下及肢体活动障…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4岁,农民,因左额顶颞部痛10个月,近月呕吐,头痛加重,右肢体乏力,于1990年9月12日入院。体检右肢体轻瘫,肌力四级,双视乳头轻度水肿。CT扫描见左额颞顶半圆形高密度肿块突向脑内,境界光整,肿块大小约8×4cm,密度均匀,明显强化。左颈动脉造影见左侧颈内动脉之C_1段及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均有明显向右侧及中线移位,左额颞顶区可见有较明显之病理性血管及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实质室管膜瘤的临床与MRI表现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及特征,分析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8例室管膜瘤中位于左侧顶叶2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左侧顶枕叶2例,位于右侧顶枕叶2例,位于右侧枕叶1例,5例实性病变伴有囊变,肿瘤实性部分呈等长T1等长T2异常信号,囊变区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瘤周见轻度脑水肿改变,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基本为实性,肿瘤呈不均匀等长T1长T2异常信号,瘤周见轻度脑水肿改变,呈轻度到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能很好地发现病灶,并能清晰显示其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I是目前室管膜瘤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 SWS)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癫痫、智能减退、对侧偏瘫及青光眼为主要临床特征。本文报道一例成年首次发病的无颜面部血管瘤的SWS (SWSⅢ型)病例。37岁出现偏头痛后反复发作,47岁时首次癫痫发作,随后出现失语、左上肢软瘫;头颅CT显示右侧顶枕部钙化,CT血管成像显示右侧颞叶及枕叶血管畸形,MRI显示右侧大脑软脑膜强化明显。采用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其他症状也改善。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岁。因反复癫痫发作伴头痛、呕吐8月于1991年5月入院。检查:左侧鼻唇沟浅,左侧握力Ⅳ级。脑CT增强扫描见右颞顶部有一个3×3.3×4(cm~3)圆形低密度影(CT值为15~21Hu),未见明显增强囊壁,病灶周围有大片水肿区,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左移位。临床拟诊为“脑胶质瘤,脑脓肿?”。开颅探查发现脑压高,脑沟变浅,脑回变平,右颞叶皮层静脉粗大,颞后可见局限性浅黄色铁锈斑区。于颞中回穿刺进入4cm抽出浅黄色液体30ml,切开皮层及白质可见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来源于  相似文献   

16.
葛锐  杨渭川 《安徽医学》2010,31(9):1099-110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4岁,因头痛、头晕1月余伴左侧肢体无力1周入院。体检:神清,一般情况尚可,体温、血压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级,余神经系统尚好。头颅CT平扫示,右侧颞顶枕叶大片状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以髓质为主,无钙化或出血征,有占位效应(见图1)。MRI平扫示,右侧颞顶枕叶大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不均匀等高信号,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脑膜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证实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MRI平扫、增强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MR平扫可见局部脑膜增厚10例,脑沟模糊37例,脑实质异常信号25例。增强后脑膜强化方式分为三种: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强化30例,表现脑表面及脑沟内细线状或条带状强化。硬脑膜-蛛网膜强化3例,表现脑膜较厚的、连续的弧线状高信号影,未伸入脑沟内。全脑膜强化7例。并发症包括硬脑膜脓肿形成2例、脑积水4例、脑室内出血2例、室管膜炎2例。结论细菌性脑膜炎的MRI增强表现具有-定特征性,正确的诊断有赖于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征象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2周就诊.超声示:右肾上腺区异常所见:1、高回声结节,考虑腺瘤可能;2、囊性结节,考虑囊肿.腹部CT示右侧肾上腺可见50mm×33mm肿块,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及脂肪密度,病灶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软组织密度可见强化,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如髓质脂肪瘤可能性大;肝尾状叶可见直径约43mm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病灶可见向肝外突出,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考虑囊肿(图1).实验室检查:立卧位醛固酮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92.4 μg/24h、尿儿茶酚胺均正常.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右眼球突出3个月入院,全身体格检杏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0.1,左眼1.5/0.3,右眼向前下方突出,突出度右眼16mm,左眼12mm,眶距92mm。右眼球向上,颞上及鼻上方活动障碍,眶压++,上睑迟落征可疑,左眼球活动无障碍。双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压 右眼5.5/5=2.3 kPa,左眼5.5/7=1.63 kPa。Humphy自动视野检查示右眼中心30°视野颞侧及下方看区,左眼生理育点扩大,为8°×10°。B型超声:右眼上直肌、左眼下直肌及内直肌梭形肥大,内回声乏,声衰减少。CT及MRl检查示:右眼球前突,右侧上直肌(厚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0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7 a入院.患者缘于7 a前发作性四肢抽搐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头颅CT示左枕叶脑皮质钙化,邻近脑组织萎缩,未行特殊处理.2004年复查头颅CT示左颞枕叶脑皮质钙化范围较前明显增多.2007-07复查CT示钙化范围已扩增至左侧颞枕顶叶,脑萎缩明显.体检:发育、智力低下.双眼视力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术前诊断:左侧颞顶枕叶血管畸形.行开颅血管畸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混合型血管畸形伴钙化,胶质细胞增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