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不对称舍联萘骨架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N,N,N’-三苄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4种稀土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2H2O[RE—La(Ⅲ),Eu(Ⅲ),Tb(Ⅲ),Y(Ⅲ)].推测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配位数为10.在不同溶剂中,对Eu(III)和Tb(Ⅲ)配合物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受溶剂效应的影响,荧光强度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在相同条件下,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以1,1'-联萘为骨架的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荧光性质,合成了N,N,N',N'-四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5种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H2O(RE=La3 ,Ce3 ,Eu3 ,Tb3 ,Yb3 ).室温下,对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只有Eu(Ⅲ)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Eu3 特征发射,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 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同时,测定了Eu(Ⅲ)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强度,发现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住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Sm^3+,Y^3+,Tb^3+,Ce^3+,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谊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2,3-二羟基萘为母体,合成2种酰胺型配体,配体再与稀土苦味酸盐(Pic)合成系列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可能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循环伏安法和黏度测定分析方法考查了2个配体的Eu(Ⅲ)配合物与ct-DNA结合的模式.结果表明,2个系列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2L](Pic)(L1=C38H30N2O4,L2=C42H38N2O4,RE=Eu(Ⅲ),Tb(Ⅲ),Ce(Ⅲ),Y(Ⅲ)),2个配体的Eu(Ⅲ)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与ct-DNA通过插入模式结合,且[RE(Pic)2L2](Pic)与ct-DNA间的作用力大于[RE(Pic)2L1](Pic)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位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 ,Sm3 ,Y3 ,Tb3 ,Ce3 ,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该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 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AA),(2,2'-bipy)](NAA=萘乙酸;2,2'-bipy=2,2'-联吡啶),通过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光谱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n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506(15)nm,b=1.28762(16)nm,c=1.3144(3)nm,α=96.792(3)°,β=94.331(3)°,γ=115.843(2)°,V=1.8191(5)nm3,z=2。金属离子Eu(Ⅲ)与三个NAA配体和一个2,2'-bipy配体配位,处于九配位的单帽四方反棱柱构型中。配合物中存在点对面式和面对面式的两种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发光主要表现为金属离子Eu(Ⅲ)的特征发光峰。  相似文献   

8.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单核铕配合物,二(4,4’-二甲基.2,2’-联二吡啶)-三硝酸合铕(Ⅲ),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2/e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是:a=21.71(5)A,b=10.203(18)A,C:16.08(3)A,B=118.19(11)°,Z=4,Dc=1.630Mg/m3,y=3139(11)A-3。配合物在321nlTI的紫外光的照射下,在616nnl波长处有强的荧光发射,可望成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红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N,N'-双(2-羟基-1-萘酚醛)-2,6-二亚胺吡啶配体(L)及其Co(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o(NO3)2L·2H2O.在PH值为7.2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黏度实验测定研究了Co(NO3)2L·2H2O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o(NO3)2L·2H2O与Ct-DNA客易发生插入作用,结合常数Ka=2.34×105 L/mol,结合位点为1.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新型稀土发光配合物,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 碱配体(KL)及10个稀土配合物(RE=La、Ce、Pr、Nd、Sm、Eu、Gd、Tb、Dy、Y),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2L3(NO3)3(L=C11H12N3O3S).通过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该类配合物在不同激发光的激发下有不同的荧光发射;配合物主要荧光发射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发光,Eu、Tb的配合物出现了Eu3+、Tb3+的特征谱线;该类配合物均具有上转换荧光.通过DSCⅢ微量热仪测定了9 种目标配合物在283~344 K的连续比热容,计算了配合物在298.15~344.7 K温度区间内的焓变、熵变和298.15 K的吉布斯自由能值;通过常温比热容、298.15~344.7 K的温度区间内的焓变分别对配合物的稀土原子序数作图,得到的图形相似,可推测,15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的比热容、焓变对原子序数作图的图形可能会呈现三组分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剂^[1]、电化学[2]、荧光探针[3]以及生物活性[4~5]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近十余年来对该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三脚架配体对金属离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主体分子,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三脚架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形式及性质的研究却很少^[6],为此,我们合成了三脚架配体1,1,1-三[4’-(2-氨基-6-甲基吡啶)甲酰基-2’-氧杂丁基]丙烷(L)及其稀土苦味酸盐的配合物,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谱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稀土(Ⅲ)-苯甲酰三氟丙酮(BTA)-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bipyN2O2)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BTA)3(bipyN2O2)(RE=La,Nd,Eu,Tb,Y).通过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形貌和尺寸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两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Eu(BA)3phen和Tb(acac)3phen].采用元素分析、透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的纳米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配合物为纳米颗粒,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存在能有效地抑制配合物团聚而形成大的颗粒.对纳米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在紫外光激发下,这两种纳米配合物能分别发射Eu^3+和Tb^3+离子的特征荧光,而且纳米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普通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三爪结构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可能的配位状态及与DNA的作用方式,合成了新型三爪结构配体——三[(5-亚甲基-8-羟基喹啉)氨基乙基]胺及其5种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光谱和TG-DTA方法分析了该类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通过UV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CT DNA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REL(NO3)2]NO3.4 H2O(RE=Eu,Tb,Nd,La,Ce),其中2个硝酸根以双齿形式与金属离子配位,总配位数为10;配合物与CT 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5.
β-二酮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配体的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的最低激发态能级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为了提高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设计合成新的β-二酮化合物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以咔唑为原料,经N-烷基化、乙酰化和缩合反应得到1-(6-乙酰基-9-正丁基-9H-咔唑基)-3-苯丙基-1,3-二酮。经氢核磁共振谱(1 H-NMR)、质谱(MS-ESI)和红外光谱(IR)确认,目标化合物结构正确,并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曲线(DSC),结果表明该化合物适合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  相似文献   

16.
以稀土氯化物、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2(ADP)(H2O)2Cl3(RE=La^3+,Sm^3+,Y^3+,Er^3+,ADP=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用MTT法对配合物使癌细胞凋亡能力做了初步研究,证明其具有使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合成钐、铕的二元配合物,以3-噻吩乙酸为第一配体,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钐、铕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分析确定其通式为REY32H2O、REY3phen(RE=Eu,Sm;Th=3-噻吩乙酸根,phen=邻菲啰啉)后,测定4种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及TG-DTG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对稀土离子的发光起到了敏化作用,增强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并且三元配合物热稳定性比二元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以稀土氯化物、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和邻菲咯啉为配体,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一差热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L)(Phen)Cl(H2O)(RE=Pr^3+,Nd^3+,Er^3+;L=席夫碱水杨醛缩苯丙氨酸).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稀土元素(RE=Tb,Eu,Sm)与对硝基苯乙酸(HL)、2,2′-联吡啶(bipy)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bipy.2H2O,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COO-的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同时这一点也被自由配体和配合物的UV谱所证实。  相似文献   

20.
在乙醇体系中合成了三价稀土金属离子Eu~3+与烟酰基丙酮(简称NA)、邻菲罗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测定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热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组成为Eu(NA)_3·phen,热稳定性较好.三元配合物发射的荧光强度大于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