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对预防术后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中6例患者发生Ⅰ期压疮,7例发生Ⅱ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81.3%;观察组中3例发生Ⅰ期压疮,1例发生Ⅱ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5.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术后压疮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侯建红  陈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53-2754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使用聚酯泡沫敷料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10月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使用聚酯泡沫敷料辅以常规护理;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4月使用常规护理的压疮高危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仅发生Ⅰ期压疮2例;而对照组发生Ⅱ期压疮4例,发生Ⅰ期压疮11例,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聚酯泡沫敷料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压疮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使用聚酯泡沫敷料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住我科的术后压疮高危患者9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住我科的术后压疮高危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使用聚酯泡沫敷料辅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发生Ⅰ期压疮;对照组15例发生Ⅰ期压疮,6例发生Ⅱ期压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酯泡沫敷料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压疮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长期住院卧床患者皮肤压疮的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住院长期卧床压疮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的护理方法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20天完全康复的患者有20例,30天达到完全康复的患者为25例,Ⅱ期压疮转为Ⅰ期压疮的患者为30例。对照组在30天达到完全康复的患者为5例,Ⅱ期压疮转为Ⅰ期压疮的患者为10例,仍呈Ⅱ期压疮的患者为10例,转为Ⅲ度压疮的患者为5例。结论对住院长期卧床压疮患者给予精心周到的护理能够控制压疮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骨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压疮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同时给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9.5%vs47.6%;其中,Ⅰ期压疮发生程度、Ⅱ期压疮发生程度以及Ⅲ-Ⅳ期压疮发生程度者占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4.8%vs23.8%,4.8%vs16.7%,0vs7.1%,两组比较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骨科压疮预防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改变翻身间隔时间对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防御性办法对其压疮进行护理,每2-3个小时为其翻身一次。为观察组患者在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翻身循环卧位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及两组患者受到护理后发生压疮的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压疮,其压疮为骶尾部I期,其压疮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压疮,其中有1例髋尾部的I期压疮患者,有2例骶尾部I期的压疮患者,有2例足跟部I期压疮患者,有4例骶尾部Ⅱ期压疮患者,其压疮的发生率为2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压疮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翻身间隔的时间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丁艳红 《当代医学》2016,(27):127-128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神经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分级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无压疮、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和Ⅲ期压疮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4、2、2和0例。对照组分别为16、7、4、和1例,在无压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各级压疮患者采取分级护理方法,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在昏迷患者压疮预防中使用自制纱布巾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的纱布巾置于局部受压好发压疮部位并减少部分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翻身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发生Ⅰ期压疮1例,未发生Ⅱ期及以上压疮.结论 在昏迷患者压疮预防中加用自制纱布巾,可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不需每日常规按摩受压部位,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可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老年患者术后压疮的护理干预。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64例I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临床路径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有23例发生I期压疮,对照组有42例发生I期压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5,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压疮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为Ⅱ~Ⅲ期压疮患者进行外敷肌速膏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就诊的88例接受外敷肌速膏治疗的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模式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Ⅱ~Ⅲ期压疮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受压皮肤疼痛感消失时间、受压局部皮肤表现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Ⅱ~Ⅲ期压疮患者接受外敷肌速膏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激光照射治疗Ⅰ、Ⅱ期压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祥娟 《中外医疗》2011,30(2):103-103
目的探讨快捷、有效的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方法。方法对40例压疮患者,按压疮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20例,Ⅰ、Ⅱ期压疮应用激光照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100%。较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用激光治疗Ⅰ、Ⅱ期压疮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美皮康敷料预防脊柱后路手术肤压疮的效果。方法将150例脊柱后路手术需俯卧位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采取常规俯卧位,实验组在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贴美皮康敷料后俯卧位,术毕即刻、术后30 min观察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30 min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Ⅲ期、Ⅳ期压疮发生。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俯卧位前有受压部分贴美皮康敷料,可降低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压疮预防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3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在入院时已经发生了压疮,有23例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发生压疮。对于已经发生了压疮的11例患者,我院根据其压疮的分期,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如给患者常翻身、勤擦拭、定期消毒、加用气垫床、加强营养等,并使用超激光及密闭性敷料对其进行治疗。对于尚未发生压疮的23例患者,我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如建立相应的预防制度,增加患者的营养摄入,保护患者的皮肤不受损伤以及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结果:在进行预防及护理后,在入院时未发生压疮的23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在入院时已经发生压疮的11例患者中,有4例I期压疮患者、2例II期压疮患者,这6例患者的病情好转率达到100%;在3例III期压疮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有2例患者的病情好转,其病情的好转率为33.33%;在2例IV期压疮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有1例患者的病情好转,其病情的好转率为50%。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很高,因此,临床上必须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减少压疮的发生,进而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位干预对于危重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压疮高危患者与Ⅰ-Ⅱ期压疮患者135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69例)与B组(66例)。A组予以常规护理,B组加用体位干预护理,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的压疮发生率为2.27%,显著低于A组的25.00%(P0.05);B组的Ⅰ-Ⅱ期压疮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A组的73.47%(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且对于Ⅰ-Ⅱ期压疮具有良好疗效,对压疮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集束化护理干预及精细化护理管理在骨科高危压疮及带入压疮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骨科收治的高危压疮患者94例及带入压疮患者87例145个部位,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并进行精细化的护理管理。结果 94例高危患者未发生压疮,87例患者145个部位的带入压疮,有55个部位的Ⅰ期压疮和36个部位Ⅱ期压疮及6个部位的Ⅲ期压疮愈合。10个部位的Ⅱ期压疮,5个部位的Ⅲ期压疮,3个部位的Ⅳ期压疮,17个部位的可疑深部组织损伤,10个部位的不可分期压疮好转。2例Ⅲ期压疮(3个部位)的患者未经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骨科是压疮患者高发科室,经过集束化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和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并可促进带入压疮的好转及愈合。  相似文献   

16.
安舒妥贴膜治疗Ⅰ期与Ⅱ期压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安舒妥贴膜治疗Ⅰ、Ⅱ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将压疮部位用碘酒、酒精消毒,然后使用安舒妥贴膜。对照组25例,采用按摩、换药、灯烤治疗。结朵:观察组30例患者,治愈28例.无效2例;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17例,无效8例。经x^2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安舒妥贴膜治疗Ⅰ、Ⅱ期压疮,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谢小芙  冯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4):679-681
目的通过护理措施的施行,有效预防外科患者Ⅱ期压疮发生。方法建立Ⅰ期压疮的分级鉴定标准;评估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建立压疮预防交接班记录;运用规范预防程序落实护理措施;落实压疮发生的奖惩制度。结果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及防范压疮意识,促进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使外科患者的Ⅱ期压疮发生率为零。结论只要认真执行预防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外科患者Ⅱ期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压疮护理理念在手术患儿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全期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压疮预防效果行。结果观察组压疮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全期压疮护理是预防患者压疮的主要方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物理因子在Ⅰ、Ⅱ、Ⅲ期压疮护理中疗效观察.方法 2008至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患者29例,应用磁感应、气溶胶、短波紫外线对Ⅰ、Ⅱ、Ⅲ期压疮患者护理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Ⅰ期压疮1~2天皮肤颜色完全正常,Ⅱ期压疮7~10天压疮创面完全愈合,Ⅲ期压疮10~15天创面完全愈合.结论物理因子能够作为压疮愈合的有效治疗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我院手术的17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及Braden计分量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术后定时翻身清洗,保持卫生和局部干燥,做好预防和护理。结果:1700例手术患者中有21例发生Ⅰ-Ⅲ期压疮,发生率为1.24%,多发生在术后1~3天内,40岁以上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患者,且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时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做好压疮风险评估,加强易发生压疮患者的预防和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