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报告使用基底在上的皮下组织蒂的鼻唇部岛状皮瓣成功地修复8例鼻部缺损的病例,并对该皮瓣的血供进行了研究。术前先按鼻部缺损的大小和形状,沿鼻唇皱襞设计一岛状皮瓣,此皮岛转位覆盖鼻部创面后应无张力。皮岛的位置决定于缺损部位和以眶下孔为枢轴的皮瓣蒂的长度。因此,对鼻侧面皮肤缺损,皮岛应设在鼻唇部带毛区以上;鼻底部、鼻小柱和鼻背部中线缺损,因需要一较长的蒂,皮岛应设在口角水平或其下方。手术沿设计的岛状皮瓣作皮肤切口,沿皮下脂肪层广泛分离掀起皮瓣,并注意保持皮瓣  相似文献   

2.
鼻骨架与皮肤的外伤性损伤常在鼻背部遗留明显的瘢痕,因鼻骨和中隔粉碎性骨折造成鼻长度的缩短,外鼻呈鞍鼻,鼻尖上翘,形成“猪鼻”,患者极为苦恼。矫治这种畸形,需要适宜的皮瓣修补皮肤和鼻粘膜的缺损,并用硬的支撑物构成鼻骨架。本文报告二例,按下述方法矫治成功。手术方法:横行切开鼻背部以松解瘢痕挛缩,并使鼻尖向下,回复到正常位置。分离收缩的鼻粘膜和鼻中隔软骨。接着设计为填补缺损所需要的有足够宽度与长度的两侧鼻唇皮瓣,一个皮瓣向下翻转构成鼻的粘膜,另一皮瓣转位覆盖鼻背部的皮肤缺损。两个皮瓣都用同样方法做成,即其蒂在皮下的带蒂皮瓣,该皮瓣易于移动。拟作为鼻粘膜用的皮瓣,在其中央(与皮瓣  相似文献   

3.
邻位皮瓣修复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美容性修复方法。方法根据缺损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相应邻位皮瓣修复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37例,其中基底细胞癌25例,鳞状细胞癌12例。肿瘤切除术后鼻部缺损面积0.8 cm×0.8 cm至5.0 cm×4.0 cm。皮瓣来源于菱形皮瓣9例,鼻唇沟皮瓣15例,皮下蒂皮瓣13例,供瓣区缺损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31例患者获随访1~18个月,鼻外形良好,恶性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颜色、质地相匹配的邻位皮瓣修复鼻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在治疗疾病同时,又获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修复下面部缺损的带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与颈阔肌游离皮瓣等皮瓣相比,具有明显优点。该皮瓣植皮后皮肤与面部皮肤的颜色、质地相近,且取材位置隐蔽,遗留疤痕可被很好地掩盖。颏下动脉是面动脉的一个分支,行经二腹肌前腹之中,止于中线附近皮下。带颏下动脉的皮瓣有一个长的血管蒂,以其为中轴呈对称形,可用来修复颊部,上下唇和鼻侧缺掼。手术方法:前切口在下颌弓之后,皮瓣长度在两侧面动脉之间,宽度应以缺损处能够直接拉拢缝合为标准,下切口深达颈阔肌。皮瓣蒂侧要将二腹肌前腹包含在内,确定蒂部位置后即在颌下腺表面向外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后带蒂皮瓣在修复耳廓前部良性肿瘤术后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廓前部良性肿瘤所致术后皮肤缺损21例,均为单侧耳发病。手术步骤:切除耳廓前部肿瘤后,以耳后沟为标记,在耳廓前部皮肤缺损的同一位置水平选择耳后皮瓣,分别取2/3皮瓣大小在乳突部皮肤表面,1/3皮瓣大小在耳廓背面皮肤,从耳廓术后缺损的中央近端内侧部分切除约1.0cm×0.6cm的软骨,用作隧道。通过隧道将耳后皮瓣旋转90°至180°,转至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处,并将皮瓣间断缝合在耳廓前部,与创面皮肤对齐。观察指标:术后观察皮瓣颜色、切口有无裂开和渗血等。如果皮瓣颜色红润,切口没有开裂或渗血,说明皮瓣存活。如果皮瓣发黑、脱皮,且切口难以愈合,则说明皮瓣坏死。结果所有病例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5年,平均为3年,均获随访,术后切口都在Ⅰ期愈合,没有出现切口开裂或感染等情况。皮瓣存活良好,颜色与耳廓前部的皮肤相似,无肿瘤复发。结论耳后带蒂皮瓣技术修复耳廓前部良性肿瘤的术后皮肤缺损的效果确定。是一种对外观影响小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部蝶形皮瓣修复鼻部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97年,我们利用面部蝶形皮瓣修复鼻推大部皮肤及部分鼻背软骨、鼻翼等组织缺损6例,效果满意。同时消除眼袋,拉紧面部皮肤,减少面部皱纹,改善面容。报告如下。互间乐资料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附表。2手术方法先用涤纶布依缺损皮肤大小剪成布样,从中线将其叠成两半,消毒备用。麻醉:眶下孔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切口:单纯鼻部皮肤缺损如图1;伴鼻翼缺损如图2。沿鼻雄残存皮肤两侧线向外,按事先剪好的涤纶布样切开皮肤全层,皮瓣蒂留在上方。每侧皮瓣最大宽度为3.0~3.5cm,相当于一例鼻背的宽度。沿皮下分离两侧皮瓣,将…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 1991年 9月~ 1999年 5月应用额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法[1] 行全鼻再造术 2 6例 ,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2 6例中动物咬伤后鼻缺损 4例 ,烧伤后鼻缺损 2 0例 ,先天性色素痣 2例。鼻缺损范围鼻尖鼻翼到鼻背皮肤组织从大部到全部缺损 ,均行全鼻再造术。男2 1例 ,女 5例。年龄 14~ 35岁。手术分2、3次完成 :①额部皮肤扩张器置入 ,注水期平均 6周 ;②设计 1侧滑车上血管为蒂的额部斜行皮瓣行全鼻再造术 ;③皮瓣断蒂或再造鼻局部修整。约 8~ 9周完成治疗。额部供区创面利用扩张皮瓣直接缝合。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 ,再造鼻外观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耳甲腔皮肤缺损中,应用耳后带蒂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2016年对耳甲腔良性肿物术后耳甲腔缺损的3例女性患者于耳后、乳突区,做一“乒乓球拍样”带蒂皮瓣,于耳廓根部做一隧道,将带蒂皮瓣从耳廓根部隧道穿过之后,覆盖于耳甲腔皮肤缺损处,缝合后加压包扎。结果3例患者耳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颜色、质地、弹性均良好,耳甲腔外观良好,耳后供区瘢痕几乎难以察觉。结论耳后带蒂皮瓣在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中,简单易行,术后疗效佳,无论操作上还是美学上,都符合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鼻关鼻梁的解剖复杂,富含皮脂腺,弹性差,皮肤厚,颜色外形独特,棱角分明.以及鼻翼的可动性,造成该部位缺损修复的困难。用Rieger皮瓣修复直径小于2.scm缺损,整容效果极佳。首先应能推挤鼻梁及眉间皮肤1~Zcm,以确保有足够的皮肤松弛度修复缺损。由缺损外缘鼻颊沟处,向内毗方向切开皮肤,至眉皱上端,再作3O~45”角向对侧内毗方向切,其距离为缺损垂直距离的1.5~2倍,将皮瓣骨膜软骨膜上剥离后,旋转向下,盖在缺损处,皮瓣蒂为缺损的上外侧。修剪皮瓣,使之与周围皮肤厚度一致.缝合。继发眉间缺损,用V-Y型或Z型成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8月,17例在我院行外鼻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致局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鼻唇沟任意皮瓣,行轴型皮瓣皮瓣一期修复。结果17例皮瓣成活,切口I期愈合,外形满意,随访6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方法实用简便,成活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V-Y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8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依据病理类型、病变深度,选择个性化方案切除肿瘤.根据缺损部位、大小设计合适的V-Y推进皮瓣,一期修复皮肤缺损.其中经典皮下蒂V-Y推进皮瓣9例,改良皮下蒂V-Y推进皮瓣24例,穿支V-Y推进皮瓣5例.结果:38例患者中,34例...  相似文献   

12.
因肿瘤而致鼻尖部缺损的重建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全厚、中厚皮瓣移植常出现瘢痕挛缩,颜色改变,与外鼻结构不协调。以长斜方形、扭转徙前皮瓣及鼻唇皮瓣整复能防止颜色改变,并能使外鼻结构对称。但远期随访可出现鼻翼切迹及游离缘缩短。鼻肌皮瓣是鼻尖部重建的理想方法。而动脉和上唇动脉分支穿过皮瓣下的鼻肌提供血运。整复后皮瓣色泽良好,外鼻结构对称,而且切口藏于鼻翼沟中。重建鼻尖部时,可以前移1.5cm。皮瓣下的鼻肌始于梨状孔和上颌骨尖牙突,起始处和下1/3较厚。达鼻翼基部时,形成腱膜,仍被脂肪层  相似文献   

13.
鼻科学     
991094面部蝶形皮瓣修复奔部组织缺损/卞如兵…//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一1998,12(11)一522~523 利用面部蝶形皮瓣修复鼻锥大部皮肤及部分鼻背软骨、鼻翼等组织缺损6例。结果:鼻部缺损区5例I期愈合,1例鼻尖部皮肤表层发黑、坏死脱落,延期愈合。供皮区减张缝合处均I期愈合。随访6个月一3年,鼻部及面颊外观良好,鼻唇沟及鼻颊沟处癖痕不明显,鼻梁正中及眶下缘留有线形瘫痕,眼袋基本消失,面颊皱纹减少、变浅。面部蝶形修复法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皮肤松弛者,年青人皮肤较紧,缝合时则张力较大,瘫痕体质者不宜采用。图3表1(王颖)991095歪鼻矫正术1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以滑车上动脉以及内眦动脉为蒂的额瓣修复外鼻大面积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06收治的11例应用额瓣修复外鼻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9例,外伤性缺损2例。皮肤缺损直径均>3cm,其中鼻翼全层缺损4例。术前针对高龄、可疑患有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滑车上动脉以及内眦动脉血流状况。7例患者修复时采用经面前插入式额瓣修复,后经二期手术断蒂;5例采用岛状额瓣经眉间皮下隧道一期重建鼻缺损;4例鼻翼全层缺损的患者则采用鼻唇沟瓣修复衬里。结果:所有患者缺损均修复成功,组织瓣全部成活,无坏死。1例鼻翼全层缺损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时鼻孔略狭窄,有轻度鼻塞。患者均随访6个月~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以滑车上动脉以及内眦动脉为蒂的额瓣修复是修复外鼻大面积缺损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在外鼻肿瘤术后局部皮肤缺损中Ⅰ期皮瓣修复的两种方法,而尖端折叠鼻唇皮瓣修补与眉间跨鼻双瓣修补,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鼻肿瘤切除术后,根据不同缺损部位选择不同的Ⅰ期修复方法。鼻翼及鼻背缺损用尖端折叠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方法(9例),眉间缺损选择跨鼻皮瓣修复方法(6例)。 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鼻部及周围皮肤无明显畸形,皮瓣均成活,血运好,皮瓣色泽红润、大小匹配,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外鼻肿瘤切除后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重建鼻部基本轮廓,保持鼻部及面部外形及结构的完整性,提高美学效果、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眶周血供在眶区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诊治疗的眶区组织缺损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耳前反流轴型皮瓣、额部岛状皮瓣、耳后反流轴型皮瓣、鼻唇沟皮瓣等眶周皮瓣旋转修复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行皮下蒂皮瓣处理。 结果 B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B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流速度(BFV)、血流灌注量相对值(BPR)水平均高于术前,B组术后BFV、BPR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眶周皮瓣血供丰富、可塑性好、色泽质地与受区相近,适用于眶区组织缺损修复,且联合皮下蒂皮瓣处理时,具有更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外鼻临近局部皮瓣修复外鼻小面积缺损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42例鼻小面积缺损(直径〈2cm)的患者分别应用外鼻局部皮瓣(鼻背瓣、鼻唇沟瓣和双叶瓣)修复。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8例,皮肤其他良性病变4例,缺损直径1~2cm。鼻尖缺损7例采用鼻背旋转皮瓣一期修复;鼻侧部缺损30例采用鼻唇沟瓣修复,其中使用岛状鼻唇沟瓣一期修复7例,插补式皮瓣二期修复18例,滑行瓣修复5例;鼻侧上方缺损5例采用双叶瓣一期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修复成功,组织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平均随访3个月~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外鼻局部皮瓣如鼻背瓣、鼻唇沟瓣和双叶瓣是修复鼻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外鼻组织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鼻组织缺损美学修复的方法。方法:以Yotsuyanagi等的鼻部美学分区原则为基础,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将鼻部分为鼻尖、鼻翼、鼻背上部、鼻背下部、鼻背旁区5个美学单位,采用鼻唇沟随意皮瓣、邻近菱形瓣、额部岛状瓣、鼻唇沟逆行岛状瓣、前臂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外鼻组织缺损。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疗效及外形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邻近皮瓣及前臂带蒂皮瓣可以实现外鼻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印迹法制备耳后皮瓣及修复耳廓前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 年9月对31例耳郭肿物患者术后较大的皮肤缺损采用耳后皮瓣修复。以纱布印迹法制备耳后皮瓣,皮瓣蒂部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在上部或下部。皮瓣蒂部皮肤去上皮后,经制备的软骨窗转位至耳郭前部皮肤缺损区。 结果 术后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转移皮瓣皮肤颜色与耳郭及其周围皮肤颜色相似,未发生畸形改变。 结论 耳后皮瓣修复耳郭前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皮瓣成活率高,且供瓣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能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是一种修复耳郭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层鼻翼修复分两层,一层为表面皮肤,一层为鼻村里。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独使用村里材料修复,另一种是用双层折叠皮瓣来修复,如前额皮瓣、鼻唇沟皮瓣、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等。当选择前一种方法时,耳廓复合组织和游离皮肤通常作为易衬里材料。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比游离皮肤移植效果好,因为它携带软骨比较薄且有支撑作用。较大的鼻翼缺损由于供区切取有限,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对于大的缺损,当使用游离皮肤作为鼻村里时,由于无支撑作用且有易收缩的缺点,故本文作者描述了用胳骨粘膜瓣作异衬里修复鼻翼。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