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疲劳是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主观的疲惫感、身体和(或)精神方面的能 量不足,是其致残、失业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障碍是多发性硬化患 者疲劳持续和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研究在多发性硬化疲劳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 疗法、放松疗法、自我管理项目和引导想象等方向进行了相关探索,对于改善多发硬化患者疲劳症状有 一定的效果。本文就国内外有关多发性硬化患者疲劳症状的心理干预方法及干预效果等进行综述,旨 在为未来多发性硬化患者疲劳症状心理干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疲劳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其预防及治疗奠定 理论基础。方法 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精神状态 量表(MMSE)、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表(APGAR)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对408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08 例脑卒中患者疲劳的发生率为64.5%,单因素分析显 示,卒中后疲劳与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家庭功能、抑郁、认知功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关(均 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功能(OR=3.205,P=0.027)、抑郁(OR=0.200,P=0.001)、消极应对 (OR=0.106,P=0.006)、客观支持(OR=2.312,P=0.003)是卒中后疲劳的预测因素。结论 脑卒中后疲劳的 发生率高,良好的家庭功能与较多的客观支持可作为卒中后疲劳的保护因素,抑郁和消极应对为卒中 后疲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理疏导对改善精神病人社会心理问题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疏导对改善精神病人社会心理问题的观察研究陈昌凤心理疏导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精神疾病又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大多数精神病人发病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心理疏导在精神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对精神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此,笔...  相似文献   

4.
笔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对意外事故所致骨折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创伤骨折病人入院后通常会产生焦虑、恐惧、自悲等几种情绪反应,针对不同的情绪心理我们采取相应的开导、劝慰、促进交流、鼓励等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比同类病人康复率有明显提高,康复期平均缩短4.8天。说明心理护理对治疗和康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问题主要指个体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活动水平之间的心理矛盾。心理冲突与心理平衡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心理问题的觉察与体验。生活事件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条件,个体心理问题具有独特性与规律性,并贯穿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始终。个体对心理问题的应对是通过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调节来实现的。心理问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才能应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突发事件对武警官兵的心理影响,充分认识心理训练在处突战斗中的意义,探讨各种对策,向心理训练要战斗力。方法分析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对武警官兵SCL-9。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来判断,突发事件对式警官兵的心理影响。结果式警官兵SCL-90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地方人群,突发事件极易使极少数武警官兵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经常性、持久性学习、教育、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战斗力。结论各种突发事件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冲击和特殊心理应激源,异常心理反应明确影响部队战斗力。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教育式警官兵以理智、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也为改善新兵心理应付方式提供依据,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题和生活事件量表,对257名新兵和269名老兵进行评定,并对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新兵比老兵多采用自责、幻想和退避应付方式,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化程度是影响新兵心理应付方式的主要因素。提示,新兵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应付方式,且与个性、心理刺激和化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反复发作,为常见神经疾病.对于偏头痛的研究,近几年更多地关注偏头痛病因[1-3]及焦虑、抑郁、疲劳等因素对偏头痛的诱发作用,而对其个性特征、应对方式与偏头痛相关性研究较少,更缺乏针对偏头痛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寻找患者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制定出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心理肿瘤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回顾了心理肿瘤学(Psycho-Oncology)的发展历史,对心理肿瘤学的心理卫生问题,知情同意、生活质量,临床终关怀、心理行为干预等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结论 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积极性和心理免疫力而达到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1.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以充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内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7例急性轻度躯体外伤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SCL-90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显示多数患者家属无明显心理异常症状。97个家属中,14人出现睡眠和饮食等心理异常症状,强迫症状9人,抑郁8人,躯体化症状7人,焦虑6人,敌对5人,恐怖4人,偏执性3人,精神病性3人。家属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与SCL-90各因子分之间呈显著的正或负相关.结论 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中的部分人出现各种心理异常症状,因此,在对急性轻度躯体外伤患者家属群体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少数需要心理帮助的患者家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8例16岁到67岁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测查。结果与全国常模量表比较,发现有7个基本量表存在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重点提出了对依赖者的生物、心理、社会护理对策,以期促进心理康复,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护士与病人建立充分信任和合作关系,对病人所患疾病给予科学的解释、指导和暗示,促使病人认识所患疾病的性质和疾病的表现规律,了解疾病与心理、生理、病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改变病人的心理与适应方式,正确发挥心理防卫机制,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防治此症提供心理干预的依据,并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5.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面临紧急救援任务的压力和各种异常情境的刺激,救援军人的人格特质、认知模式、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利用度、成长史等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危机反应程度。应结合部队的实际,通过社会支持干预、认知模式干预、应对方式干预、心理自助成长干预等方法对易感官兵进行心理影响,尽量降低和避免军人在灾难性危机救援中的心理创伤,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冠脉搭桥围术期合并焦虑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冠脉搭桥手术能有效解决冠状动脉的病变,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但手术本身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源,围术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焦虑、恐惧和抑郁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围术期心理干预能满足病人心理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消除或减轻病人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促进病人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制心理状态问卷,对146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显示:康复期病人在回归社会前心理状态仍甚复杂,他们担心疾病复发、工作和婚姻,怕遭岐视和被抛弃。提示应重视患者回归社会前的心理支持,消除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岐视,将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18.
住院结核病人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放松了对肺结核的防治,全球各地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对肺结核的治疗虽然有异烟阱等,治愈率能达到95%,但由于结核本身是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且具有传染性等,住院病人表现与其他疾病住院不同的心理负担,为此笔者专门调查了住在宁波市保黎医院的结核病人的心理及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治疗依从性的早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本对两组高血压病住院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结果:对高血压病患在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依从性的重视,使之切实感受依从行为的益处,从而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而未实施心理干预组在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低于实施心理干预组。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在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依从性的提高是十分的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从SARS看灾难性疾病的临床心理社会研究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灾难性疾病的临床心理研究及有关的影响因素。同时总结了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流行期间,国内外对SARS心理社会问题的研究,对SARS后心理研究及干预提出进一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