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考核在<中医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06级护生202名为实验组,2005级护生228名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性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能考核方法.比较两组的操作考核和期末成绩,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综合性技能考核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和期末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86.14%及以上的护生赞成综合性技能考核,并认为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各项目得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综合性考核有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运用中医护理知识,提高辨证施护和沟通合作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实验的效果,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对2007~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综合实验,通过访谈和考核成绩分析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效果.结果 第3学期末评估考核的成绩为(87.5±1.45)分,成绩较往届高(P<0.05).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优干往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及2007级196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06级护生9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2007级护生99人作为实验组,在应用智能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新构建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通过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及对教学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期末操作考核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6,P<0.01),实验组护生对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普遍认可.[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放性实验考核的效果.[方法]总结<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进行开放性实验考核,由以往的教师单独评价向多人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发展.在学期末和实习前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与考核.[结果]教师反映实验组学生态度认真,爱伤观念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到位,操作能力增强.97.4%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实验组学生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灵活性、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主动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护理学基础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丽  文华  冯灵  傅静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395-397
目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6级护生156人为对照组,本科2007级护生164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技术操作水平、学习兴趣、研究意识、创新精神、科研能力、信息加工、团队合作、教学效果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护理学基础》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对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08级481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09级522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评价.结果 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学基础》三位一体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合作性实验教学方法 ,以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6级护理专业大专教学1班62人作为实验组,教学2班56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师讲授示教-分小组实训-技能考核"的实验教学模式,个体成绩与小组成员之间无关.实验组采用技能训练以固定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赋予小组成员一定的责任,每项技能学完即考,随机抽取每个小组中的1名成员"一操作一考核",其成绩通过平均计算后作为该小组每位成员的技能操作成绩.结果 两班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其实训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32%的护生对该教学方法 持肯定态度.结论 合作性实验教学方法 能有效地挖掘了护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是培养护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在妇产科护理学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生1个实验班级为实验组,另1个实验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单纯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模式.结果 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实验组教学满意度和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情景模拟结合学生标准化预防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和运用知识,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培养其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将护理本科生162人根据年级分组,2004级82人为对照组,2005级8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社区护理学教学;实验组在社区护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和问卷调查了解试验改革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成绩与综合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具备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区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和考核模式在本科《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选择2009级全日制护理本科专业学生116名作为实验组,2008级所有学生15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自由分组学习;实验组接受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和考核,将两组的期末基础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做比较,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90.26±9.36)分,对照组为(70.45±9.60)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5);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结论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和考核模式,注重了护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符合当今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联合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胸外科实习护生3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PBL教学法,试验组应用基于互联网立体化教学模式联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评分。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自学能力、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胸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联合PBL教学法,能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使实习护生的各项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提高了实习护生工作胜任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践效果,探索培养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及完善人格结构护理人才的方法。方法选取2007级本科护生实施课程设置改革为实验组,2006级本科护生为对照组,并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及临床综合能力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带教教师、病区护士长、病人及护生自身对其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方面,实验组护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P<0.01)。结论改革后的护理本科课程设置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是培养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优秀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毛胜 《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05-207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2009级护理大专班两个班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并调查试验组学生的教学反馈。结果理论考试中,病案分析题的成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操作考试成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认为此种方法可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结论案例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值得继续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模拟病例技能操作综合演练在中专护生实习前技能强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中专2010级3班53名护生作为试验组,同年级4班5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模拟病例技能操作综合演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操作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护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强化训练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采用模拟病例技能操作综合演练法,有效提高了强化技能训练效果,护生综合连贯应用各科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及合作本领,并促进教学相长,师资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苏格拉底式提问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护理系2008级(1)班的50名护生(对照组)和2008级(2)班的46名护生(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临床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讲-听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入科和出科时的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分。结果入科时,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科时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及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高职护生3个班级为观察组(n=91),2个班级为对照组(n=60)。观察组护生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护生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时,采用理论考试、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课程结束时理论考核及综合分析题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和求知欲4个特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宇 《华西医学》2014,(9):1759-1762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eBL)教学模式在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实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9月一2012年9月,采用PBL进行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实习带教,主要以学生自己探索、创新、提出问题和教师引导的方式,依据入学理论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将2008级“3+2”两段式教学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试验组学生在实习期间给予PBL教学法,对照则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最后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等3个部分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在问卷调查环节: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在“教师与学生互评方面”、“技能操作知识的掌握”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医德伦理方面”、“社会方面的教育养”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理论考试环节:试验组考试成绩为(84.98±9.78)分,对照组为(81.86±10.0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技能操作环节:试验组得分为(8.87±O.89)分,对照组为(6.80±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值得广大医学教育机构参考和推广应用,但在理论课学习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2班学生107人和3、4班学生112人,分别设为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班(试验组)和传统教学班(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课程的学习兴趣、查阅文献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高职院校《内科学》的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方法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新华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3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前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前测、后测,在理论课结束后1周对两组学生进行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田朝霞  赵娜  刘爱梅  杨支兰 《全科护理》2011,9(31):2902-2904
[目的]探讨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级护理本科班112名学生为观察组,2008级护理本科班104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实验室法。比较两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观察组学生对模拟综合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部分学生对模拟综合实验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开放式虚拟实验教学法能提高护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