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分析中国海洋渔业的科技投入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法构建中国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利用中国海洋渔业2001—2010年的相关生产数据,对“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十五”期间,中国海洋渔业在“十一五”期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极低水平,说明中国海洋渔业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其对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低。最后提出了提高海洋渔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即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建立海洋渔业科技推广机制;鼓励、引导渔业转型和加强海洋渔业科技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轻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实现初霜冻灾害风险性管理,并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利用GIS技术将气候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分析了水稻初霜冻灾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实现了水稻初霜冻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并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初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初霜冻灾害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综合作用下,可划分为5个等级区域,每个等级区域因影响因子的不同,划分区域类型也有所差异;气候变暖使初霜冻灾害出现的概率有所减少,但气候条件的不稳定以及人类的适应性行为使得霜冻灾害的潜在危险性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粮食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的现状已难以避免,粮食增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保障粮食供给平衡的责任将十分艰巨。通过积极推广粮食生产技术来巩固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对于粮食供应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主要从提高育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水平方面阐述了粮食生产技术,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论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必要性,以河南省和广东省为例,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在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对中国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与非主产区存在巨大的差距,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主产区地方政府推动粮食生产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在合理的成本下,使农民获得与从事其他生产大致相当的平均收益,使主产区能够获得与其对粮食安全贡献相一致的补偿,对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阶段DEA的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本文运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12年中国14个马铃薯主产省的马铃薯产业进行了排除环境变量和统计噪音影响的技术效率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生产率受到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在同等环境和运气的条件下,各马铃薯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差异相对较小,均处于较高水平;规模效率差异较大,整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率成为了制约马铃薯技术效率的瓶颈。由此得出结论,要提高中国马铃薯生产技术效率应从生产规模和宏观环境2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猴头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周年生产要求的猴头菇菌株,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生产用种,以11株不同来源的猴头菌株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为筛选指标,观察各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以及工厂化生产条件下栽培出菇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的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指标有较大差别;其中0608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605菌株的产量最高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最适用于工厂化条件下;刺长猴头的畸形率最低、子实体颜色和菇型最好但其生长周期最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传统大棚式栽培对生产菌株的要求有很大差异,通过本试验的筛选0605菌株最适宜于工厂化生产;刺长猴头菌株可以作为工厂化猴头菇菌株育种的优良母本。其中0605菌株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度达到了0.2865 cm/天,生产周期可以控制在60天以内(采收两批子实体),产量达到了217.52 g/袋。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用水量最多的作物.研究水稻抗旱性,培育抗旱水稻品种,实现水资源不足背景下水稻的高产和稳产,有助于缓和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国内外学者对水稻抗旱机理、抗旱鉴定指标以及抗旱相关基因的分析等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水平等方面综述了干旱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全面了解水稻在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及其生理生化抗旱机制,以期为鉴定筛选抗旱种质、选育抗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承载着中国粮食的重要供给的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发展,其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问题仍值得关注。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北省利用现代农业手段改变粮食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主产区依靠现代农业实现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研究雄性不育诱导胞质对不同产量参数和包括籽粒产量在内的生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本试验评价了3组杂交种,以研究野败(WA)胞质对不同性状的影响。第1组杂交种包括杂交种PMS 2A/Pusa 1127(AF1—1)和PMS 2B/Pusa 1127(BF1-1),而第2组  相似文献   

10.
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黧蒴栲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利用AFLP技术对39个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8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61条,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有565条,多态率为74.14%,半同胞家系之间遗传多样性较高。黧蒴栲不同优树采集地之间遗传多样性较大,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性。各优树采集地内的遗传多样性表现不一致:湖南通道、福建明溪、广东平远优树采集地内遗传变异小;广西永福、融水、平果3地优树采集地内遗传变异较大,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广西苍梧优树采集地内遗传变异最大。黧蒴栲出现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几率和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遗传多样性高的出现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几率大。出现优良家系的几率与家系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相关性,优良率与家系所处的纬度呈高度负相关,与经度为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稻氮利用效率基因型的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选用氮素利用高效型和低效型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品种,研究225 kg hm-2施氮条件下各基因型水稻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及其与氮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群体茎蘖数没有鲜明的特征差异,但氮高效类型水稻的茎蘖成穗率极显著高于氮低效类型。氮高效类型水稻物质生产与积累具有“前稳、中小、后高”的特性,即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具有适宜的叶面积、光合势和群体生长速率,物质积累具一定优势,但其占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比例较少;有效分蘖临界叶龄至拔节阶段,无效分蘖发生少,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速率低,物质积累也不具优势;拔节以后,具有良好的群体质量,叶面积增长较快,群体光合势和生长速率加大,物质积累优势较为明显。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物质生产与积累的特性不仅可以解释水稻氮素利用的品种间差异,同时也为生产上提高水稻氮利用效率提供了可行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主体,对其生产效率进行量化评价,有利于帮助人们分析企业、行业间的差距,充分挖掘企业潜力。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40家以种植类农产品为原料,从事深加工龙头企业2011年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生产率较高,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从种植业子类角度看,企业综合效率差异性显著,经济作物类和酒油类企业综合效率较高,果蔬、粮食类等初级加工企业综合效率较低,良种类企业最低;龙头企业资产、劳动力、成本和土地4项投入要素均存在冗余,资产冗余度最高。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规模效益是龙头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孟阳  穆月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4):244-251
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是推动当前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对北京市和全国平均的蔬菜主栽品种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2010年北京市和全国其他地区设施和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从北京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的视角,分析北京市蔬菜生产效率情况。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无论是投入产出还是技术效率、环境效率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露地蔬菜生产在这3个方面皆不具有比较优势;从规模报酬来看,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而露地蔬菜生产则处于递减阶段。最后提出了提高北京市蔬菜产业技术效率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观音茶树是福建省最主要的茶树栽培品种。近年来多次的高温干旱天气,使铁观音茶叶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配合福建山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本项目研究首先收集来自铁观音茶树主栽区3测站的42年逐日降雨量数据,然后采用适配曲线法、滑动平均处理和集中度等方法,分析逐年降雨总量的分布频率、降雨量的年变动趋势、降雨量的集中度和降雨量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测站的滑动曲线时间序列的降雨变异较为显著,1979年以后3测站的年降雨量在平均值上下波动的幅度比1979年前的波动幅度大。3测站的5月-9月为湿季,10月-11月为干季。3测站1979年前干季的降雨量分别占全年的7.5%, 6.0%和5.8%,1979年后分别占全年的5.8%, 4.7%和5.0%,均呈现降低的趋势,显然秋季的降雨量不能满足铁观音茶树的生长需求。为此,山地水利工程应以铁观音秋茶生产季节的需水量为建设依据,以保障铁观音茶叶的优质和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陕西关中地区粮食种植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种植规模之间的关系,以陕西省关中地区高陵县、泾阳县、岐山县3个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生产技术效率,并对外生影响因素变量进行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等经营规模农户生产效率高于小规模农户和较大规模的农户;在影响因素中,劳动力年龄、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农业与非农收入比例、农户播种面积、粮地租出比例、规模这些因素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土地租出率均对生产技术效率无显著影响。因此,从生产技术效率较高的角度来看,陕西关中地区粮食种植应该以中规模为主,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调节,可以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而有效率的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半粒稻米直链淀粉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金华  宋文昌 《作物学报》1992,18(5):366-372
本文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用1粒稻米既可测出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还可用以繁种,便于在育种早代选择优良个体、提高效率,加快进程。用本方法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法GB_(7648-87),测得的结果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利用本法分析了F_1代种子及其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在非糯品种与糯稻品种的两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和增产潜力,提出了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即提高玉米单产、强化区域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重要气象因子对农田灯光诱虫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农田灯光诱虫效率以及农田灯光诱虫装置的自动化开关灯条件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别于湖南南部、中部及北部3地的烟地或菜地设置若干台太阳能诱虫灯,每日收集各诱虫灯下的重要害虫和天敌,并进行鉴定、计数或烘干称重,然后比较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诱虫灯之间诱虫量的差异,并用相关-回归法分析每日诱虫量与每日重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结果表明:诱虫量与大气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灯光诱虫量随气温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与气压、降雨和相对湿度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灯光诱虫量随气压或湿度的升高以及降雨的发生而显著减少),即高温、低湿、低气压和少雨天气有利于提高农田灯光诱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凯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53-59
为了深入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探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作者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并依此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详细地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反映出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均衡状态;1978—2012 年间全国13 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在17.28%~33.82%之间,全国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为26.22%;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资本存量的科技含量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进步在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小,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溶剂萃取桑叶叶绿素效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新鲜桑叶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桑叶叶绿素进行萃取与含量测定,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及其浓度(体积)、不同萃取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初步获得了桑叶叶绿素的萃取工艺。研究发现,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而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则较低;且丙酮与无水乙醇的混合使用可明显提高叶绿素的萃取效率。此外,通过萃取工艺优化试验发现,当以5片桑叶圆片为材料(d=0.6 cm),以6 mL丙酮比无水乙醇为1:2的混合溶液为萃取溶剂,暗室萃取24 h后,叶绿素的萃取效率最高,叶绿素a的含量可达2.22 mg/g、叶绿素b为0.82 mg/g,叶绿素a/b的值为2.71。本研究结果不仅为桑叶叶绿素的萃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性参考,而且有益于桑叶叶绿素萃取工艺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