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资源发现在网格的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简明描述了当前网格资源发现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几种P2P模型中资源查找方式的优缺点。将P2P非结构化模型的思想引入到网格资源发现,提出Grid—P2P模型,给出了Super—peer层资源发现的算法描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网格数据库在资源发现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不足,提出将网格技术与P2P技术之间进行协同和互补的思想,构造一个四层的基于P2P协议的网格电子数据银行模型。该模型运用P2P协议构建多个相同虚拟子集群,进行消息路由和资源发现的优化,利用网格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把业务处理放在客户端进行。该模型可以解决网格的单点失效、资源搜索等问题,同时增强网格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网格数据库在资源发现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不足,提出将网格技术与P2P技术之间进行协同和互补的思想.构造一个四层的基于P2P协议的网格电子数据银行模型。该模型运用P2P协议构建多个相同虚拟子集群,进行消息路由和资源发现的优化,利用网格技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把业务处理放在客户端进行。该模型可以解决网格的单点失效、资源搜索等问题.同时增强网格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资源数量的巨大,典型网格系统中的资源发现问题就成为关键,而现有网格中有许多的资源发现算法主要是集中或分层方法。P2P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分布式模型,它具有动态性、可伸缩等优点。在现有网格之上提出了一个P2P虚拟层,并据此提出了一个用于网格资源发现的分布式算法,从而解决现有网格系统中资源发现效率低、性能差、不具有伸缩性和可扩展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资源数量的巨大,典型网格系统中的资源发现问题就成为关键,而现有网格中有许多的资源发现算法主要是集中或分层方法.P2P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分布式模型,它具有动态性、可伸缩等优点.在现有网格之上提出了一个P2P虚拟层,并据此提出了一个用于网格资源发现的分布式算法,从而解决现有网格系统中资源发现效率低、性能差、不具有伸缩性和可扩展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网格和P2P技术的基本特征,利用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三层的网格和P2P混合模型,并给出了实现这一模型的基本构架。讨论了该模型中的节点管理机制以及网格系统模型的具体功能实现。该模型能有效解决网格的单点失效、资源搜索效率和负载均衡等问题,同时增加了网格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P2P/Web Service与网格资源发现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发现是网格计算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根据经典的五层沙漏网格架构模型,结合P2P、Web Service技术,提出了一个网格资源发现模型.使用P2P网络计算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发现共享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发现速度,降低服务器的负载.同时,使用了Web Service来发布网格结点提供的服务.本文中提出了该模型使用的通讯协议簇、模型的实现方法.本文具体的底层发现服务使用perl实现;使用Frontier-RPC发布服务和访问均已经实现.  相似文献   

8.
P2P与网格的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P2P与网格都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它们的总体目标相似,对P2P和网格模型中的安全性、连通性、访问服务、资源发现与管理、容错以及协同性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为将P2P模型中的技术应用到网格中来创造条件。采用P2P协议和模型来处理网格计算,并利用P2P与网格技术之间的协同和互补来构建高性能的分布式系统,从而增加网格的可扩展性,实现非分层的分散网格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P2P的非集中式网格资源发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效地发现网格的各种资源是影响网格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资源发现在网格规模及应用不断扩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在网格环境中融合Web Service技术,同时引入P2P思想,将资源发现模型分为内外两层,提出一个非集中式的网格资源发现方法,并应用于制造网格之中。实验证明,该模式有效解决了集中式模式带来的节点瓶颈等问题,并大幅降低分布式系统中资源发现产生的网络流量,具有高效性、可扩展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网格资源发现是网格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P2P网络的兴起,许多新的概念和研究方向为网格研究提供了思路。针对网格环境下集中式和无结构P2P资源发现机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引P2P分层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引入了索引P2P分层网络,充分利用了网格环境中节点性能的差异,具有较好的资源查找发现功能,并且对大规模的网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本体的网格资源匹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格动态异构等特点,传统的基于资源属性的精确匹配方法不够灵活,并且扩展性差。近年采,本体论引入到网格计算中,试图在语义层次上采用通用可扩展的信息系统建模工具,使得网格资源分配系统能够高效和精确地检索网格资源信息。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建立和维护一个集中和一致的网格资源本体。这种集中的本体不适合具有分布式特性的P2P网格资源匹配。针对P2P网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网格本体的P2P网格资源匹配模型。在该模型中,全局本体由各个节点的独立的本地网格资源本体构成。网格资源匹配操作完全分布式地由节点自主控制。这种方法可扩展性强,更适合p2p网格的资源匹配。  相似文献   

12.
叶军  李志蜀  殷锋  倪建成  李清 《计算机工程》2007,33(9):117-119,122
分析了网格与P2P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二者资源的UVSP模型,以实现有效的资源表示、发现、访问和协同。根据此模型,为网格加入基于DHT的Bootstrap系统和为P2P系统加入服务化节点。讨论了资源组织体系结构,实现了一个具有BT Tracker功能的系统原型。该模型对网格与P2P系统资源的融合或具有异构拓扑的P2P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同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格和P2P网络技术在当今分布式计算研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这两种技术都是通过汇聚互联网中来自不同机构的数量庞大的资源,来满足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需求。但是它们在具体实现与应用中遇到一定困难。文中在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的同时,比较了它们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结合二者技术优势的新的分布式模型———P2P-Grid模型。它是由一些被称之为Super-Peer的小型的网格系统通过P2P技术互连构成。在充分比较该模型与银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整体结构模型,包括系统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任务调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扩展,网格己经从单一的面向高性能计算的计算网格转向为面向服务的商业网格.通过分析对等计算融入网格计算技术.将对等思想和对等搜索技术应用于网格资源管理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对等搜索框架.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P2P技术的网格系统模型.并详细介绍了系统架构、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网格系统模型的具体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语义的P2P网格资源发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格环境中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发现在网格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和P2P技术的新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Semantic-basedPeertoPeerGrid(简称SPTOPGrid)。该模型采用P2P技术进行资源检索,每个peer节点都能提供资源描述和某个知识领域的本体库(ontology);采用publish/subscribe模式进行资源分发;利用语义知识库进行资源的匹配,进行智能化的资源搜索,能够适应网格资源的复杂性、异构性和动态性,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网格计算和对等计算有很多可以融合的特征。在传统的网格环境中,资源的发现和定位主要用集中式或者分层式来解决,随着网格规模的扩大,这种方式明显不适合网格环境。另一方面,P2P为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有效地发现资源提供了可扩展性方案。首先提出了一种集成P2P模式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融合遗传和蚂蚁算法的资源发现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了遗传蚂蚁算法能有效地提高P2PGrid环境下的资源发现性能。  相似文献   

17.
郭琳  杨晓军  王云泽 《计算机工程》2010,36(17):245-248
提出一个基于三层模型的点对点(P2P)网络多媒体实时共享系统。P2P网络层基于JXTA协议实现对等点对资源的搜索和发布。服务层实现请求信息的解析并根据解析出的信息查找请求的媒体资源。媒体应用层基于JMF实现视频音频流的传输和播放,并创建副本资源向P2P网络发布资源通告。系统采用沿节点缓存,加快资源的搜索,同时提出对等点服务评估参数的概念,以此来动态的选择最优点作为服务提供者,避免P2P网络中热点的出现,平衡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18.
网格和P2P都属于分布式技术,它们最初产生的原因不同,但总体目标相似。本文对P2P与网格技术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比分析了它们的资源管理机制、安全机制、容错机制以及连通性等几个关系系统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对P2P模式与网格模式的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以便综合利用它们的技术优势来构建高性能的分布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