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Zweymuller 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Zweymu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9例32个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患者全部为女性,单侧26例,双侧3例。Perner分型度17例,19个髋,Ⅱ度7例,7个,Ⅲ度4例,5个髋,Ⅳ度1例,1个髋。平均随访27.5个月,术前Harris评分最高59分,最低25分,平均44.5分.结果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度增加,Harris评分最高97分,最低63分,平均85分。结论 特殊设计的Zweymuller型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置换初期稳定,手术不需大块植骨和骨水泥,初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Wu LD  Xiong Y  Yan SG  Yang QS  He RX  Wang Q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6):1006-1009
目的:评价非骨水泥臼杯加自体股骨头植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1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女性18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50岁,采用非骨水泥臼杯加自体股骨头植骨螺钉固定重建髋臼侧。臼杯置于真性髋臼水平,所有病例由于髋臼缺损而需要行自体股骨头植骨。平均植骨块覆盖的臼杯比例为31%(10%~45%)。8髋植骨块覆盖小于25%,13髋位于25%-50%之间。平均随访时间4.7年(1.5—8年)。采用改良Harris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估。术前及随访时进行摄片观察。结果所有植骨块均获得愈合。无植骨块塌陷和髋假体松动。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增加到89分。术前除1例双髋发育不良外,下肢不等长均超过2cm,术后只有2例仍有双下肢不等长超过1cm。3髋的植骨块外侧非支撑臼杯部分出现轻微的骨吸收。3髋发现有BrookerⅠ度异位骨化,1髋Ⅱ度异位骨化。结论:使用非骨水泥臼杯加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侧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结果。该方法在植骨块支撑臼杯不超过50%的情况下,髋臼固定可靠,可保留髋臼的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髋臼内下移小臼解剖位安放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结果。方法采用髋臼内下移小臼解剖位安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42例48髋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40例42髋关节得到了平均46.6个月的完整随访,通过Harris评分及X线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Harris评分的优良率达95.8%。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和骨溶解。结论髋臼内下移小臼解剖位安装的全髋关节置换是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髋置换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全髋置换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对23例25个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THR),Pemer分型Ⅰ度15例,17个髋;Ⅱ度5例,5个髋;Ⅲ度2例,2个髋;Ⅳ度1例,1个髋。固定方法:髋臼侧,5髋为骨水泥固定,20髋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侧,7髋为骨水泥固定,18髋为非骨水泥固定。[结果]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炎,3例两侧肢体不等长2am以上。随访3—11年,平均8.2年,术前Harris评分最高59分,最低25分,平均44.5分。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增加,Harris评分最高97分,最低63分,平均85.6分。[结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相对比较复杂并发症较多,手术中特别需要考虑两侧肢体的长度、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hen B  Pei FX  Yang 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6):1001-1005
目的 总结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和功能障碍的经验。方法  1998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 ,对 96例 112髋 (双侧 16例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 ,半脱位 73髋 ,低位脱位 18髋 ,高位脱位 2 1髋。髋臼侧均采用真臼位置重建 ,其中骨水泥固定 16髋 ,非骨水泥固定 96髋 ,植骨 11髋 ;采用常规置换 83髋 ;磨削加深髋臼后 ,安置小号髋臼假体 2 7髋 ;髋臼外上缘自体股骨头植骨加深髋臼后 ,安置小号髋臼假体 2髋。结果 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未发生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 ,患肢长度平均延长 1 7cm。随访 85例 98髋 ,平均随访 3 5年 ,关节疼痛缓解 ,活动功能满意 ,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 33 9分恢复到平均 89 3分 ,无假体松动和翻修病例。X线片显示 ,关节假体位置正常 ,人工髋臼的平均外展角4 4° ,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 96 6 % ,金属臼杯与宿主髋臼之间未见透光线 ;11髋髋臼侧植骨病例中 ,植骨块与宿主骨愈合良好 ,未见骨吸收现象。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方法 ;术前应充分考虑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原发及继发性病理改变 ,尽可能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单纯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发育不良对髋臼安装角度的影响及两组病例疗效比较。[方法]自2006~2009年,本科共实施全髋表面关节置换术20例23髋,病因包括单纯骨性关节炎10髋及髋关节发育不良13髋。手术假体均采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表面置换假体,股骨侧骨水泥固定,髋臼侧生物型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近期随访(6个月~3年),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一发生术后脱位、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其中单纯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臼杯外展角25.6°~56.0°(平均43.9°±9.9°),平均髋臼覆盖率达95.8%。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臼杯外展角22.4°~69.3°(平均46.8°±12.9°),髋臼覆盖率达84.3%。[结论]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表面置换假体在治疗单纯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临床疗效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外展角离散度要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关节炎组,其髋臼杯假体外展角度控制要难于单纯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36髋,随访28例31髋,随访时间平均9.5年(3.5~18年)。脱位分类:低位脱位或半脱位15髋,中位脱位11髋,高位脱位5髋。固定方法:髋臼侧,10髋为骨水泥固定,21髋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侧,12髋为骨水泥固定,19髋为非骨水泥固定。结果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炎,3例两侧肢体不等长2cm以上,1例发生股动脉栓塞。4髋发生假体松动,1髋为大转子不愈合而松动,1髋为单纯假体柄松动,2髋为假体柄和髋臼假体均发生松动;其余27髋Harris评分为85分(术前48分)。结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相对比较复杂,并发症较多,手术中特别需要考虑两侧肢体的长度、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 ,观察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19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跛行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年6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6分改善为88分,优9例,良4例,一般3例.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髋臼骨缺损时全髋置换术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原因致髋臼缺损的178例(215髋)行全髋置换术或翻修术,应用非骨水泥假体臼,采用加深髋臼、上移髋臼、大型髋臼填充或结构植骨等方法重建骨性髋臼,其中男62例、女116例,178例中162例随访12个月-10年,平均62个月。结果:根据Merle D’Aubigne评分方法,优40例,良69例,中50例,差3例。结论:各种髋臼骨缺损应根据X线拍片及CT加以明确,观察其运动中心、上移程度,对髋臼重建方法的选择特别有意义。非骨水泥假体重建成功与否有赖于假体稳定并尽量多与宿主骨接触并避免或减少结构性植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1997年4月-2000年4月,对16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14例,双侧2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年(32~46年)。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11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10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髋臼骨缺损时全髋置换术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原因致髋臼缺损的178例(215髋)行全髋置换术或翻修术,应用非骨水泥假体臼,采用加深髋臼、上移髋臼、大型髋臼填充或结构植骨等方法重建骨性髋臼,其中男62例、女116例,178例中162例随访12个月~10年,平均62个月.结果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方法,优40例,良69例,中50例,差3例.结论各种髋臼骨缺损应根据X线拍片及CT加以明确,观察其运动中心、上移程度,对髋臼重建方法的选择特别有意义.非骨水泥假体重建成功与否有赖于假体稳定并尽量多与宿主骨接触并避免或减少结构性植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8例(42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5年(2.6~5年),Harris评分从46分(25~60分)提高到86分(60~98分),优良率为90.9%,X线片示无假体松动迹象。[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解决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所致的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hip,DDH)髋臼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方法。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4例26个髋;年龄41~68岁,平均52岁。按照Perner分型,其中Ⅰ度10髋应用普通髋臼假体置换,Ⅱ度9髋选用螺旋臼假体,Ⅲ度5髋及度Ⅳ2髋选用小号髋臼假体,真臼部位安置髋臼假体,均为生物型固定,无结构性植骨。结果随访0.5~3.5年,假体与骨床结合牢固,患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针对髋臼病变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类型髋臼假体置换,配合术中的正确操作能简化手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Zhu ZA  Dai KR  Wang Y  Sun YH  Shi DW  Tang J  Hao YQ  Yan MN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03-1406
目的探讨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及预防神经损伤的对策。方法35例(39髋)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女性,年龄36~56岁,平均46岁。获得随访31例35髋,随访时间1年~8年,平均4年。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髋臼侧除1例2髋外,均在真臼水平安放臼杯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5例5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2例2髋以往曾行转子下截骨者先行转子下截骨矫正术,再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术前平均43分。结果获得随访的31例(35髋)中,5例5髋发生术中骨折,其中小转子轻微襞裂骨折3例3髋,大转子不全骨折2例2髋,但股骨假体稳定,予钢丝固定或未作特殊处理。3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Ⅱ型。2例术后分别出现坐骨神经或股神经刺激症状,1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期间内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术中术后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7分,术后肢体延长4~6cm,平均5cm,肢体短缩得到满意纠正。结论后外侧人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2例(13髋)Crowe IV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侧采用小臼杯结合髋臼内陷技术安置臼杯假体,股骨侧采用粗隆下短缩截骨放置股骨假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月~7年,平均42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oweⅣ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小臼杯、假体内陷技术、股骨短缩截骨能够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对31例42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双侧11例,单侧20例。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经过3个月~4年的随访,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4.65分增加到术后89.2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应充分考虑髋臼发育不良的原发及继发病理改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位置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变异的各类髋关节疾病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岁(29~75岁)。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15例(19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5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0分)12髋,良(80~90分)23髋,尚可(70~79分)3髋,失败0髋(<70分)。评定结果: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9分,术后平均90.3分。结论:对于髋臼解剖结构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通过术前对髋臼正确位置的设计,使髋关节中心置于正确的位置上,既可简化术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使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及良好的骨覆盖,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科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因髋臼发育不良导致的髋骨关节炎患者66例72髋,其中男9例11髋,女57例61髋;年龄46~75岁,平均55岁。按Crowe分型,Ⅰ型27例29髋,Ⅱ型17例18髋,Ⅲ型13例14髋,Ⅳ型9例11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跛行、活动受限等症状。采用Harris评分及术前、术后X线片观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患者肢体平均延长36 mm。66例患者均获得1~5年随访。除1例不遵守医嘱过度下蹲出现脱位后在全麻下闭合手法复位,所有患者髋臼重建侧植骨均获得愈合,髋关节假体均未出现假体松动。2例自体股骨头植骨区有少量骨吸收,未发现下肢因肢体延长致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术前患者Harris评分(45.05±5.38)分、术前下肢不等长(23.29±19.36)mm、CE角(4±13.92)°改善至(88.62±3.38)°、(3.26±4.06)mm、(29.27±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距泪滴水平距离为(27.82±1.25)mm,垂直距离(24.14±2.59)mm。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手术难度大,术前精心手术评估,真臼处髋臼重建及通过适度软组织松解、转子下截骨等方式的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取得显著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 25例 2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刀口均Ⅰ期愈合。经 13个月~6年, 平均 27个月随访, Harris评分 87分 (术前 46分 ), 优 5髋、良 19髋、中 4髋,优良率为 85. 7%。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全髋置换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方法和假体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65例(7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男19例,女46例;年龄33~64岁,平均42岁。按Crowe分型标准,Ⅰ型12例,Ⅱ型26例,Ⅲ型24例,Ⅳ型16例;术前Harris评分35~78分(平均42.7分),Ⅰ~Ⅱ型患者行常规全髋置换,Ⅲ型患者髋臼骨质缺损部植骨后行全髋置换,Ⅳ型患者股骨短缩截骨后使用特殊假体。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5.5年,术后Harris评分68~94分(平均84分),除2例CroweⅣ型患者术后患肢大腿内侧出现麻木(给予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后,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骨折、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CroweⅣ患者截骨处骨愈合均良好。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脱位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大,应针对髋臼病变程度的不同及术前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采用不同的关节假体,配合术中的正确操作,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