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比山药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52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比山药汤治疗慢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用无比山药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4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尿化验和细菌学检查结果等变化情况,并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P〈0.05。结论:无比山药汤加减治疗肾孟肾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惠儿内服三妙散加味,外用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尿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水肿消失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蛋白尿消失时间及血尿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采用综合治疗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6,(1)
目的:观察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孟肾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片、诺氟沙星胶囊及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Th1/Th2细胞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除β2微球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热散瘀通淋汤治疗膀胱湿热型急性肾孟肾炎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猪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猪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1:1配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激素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标准激素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猪苓汤早晚分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等各项化验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猪苓汤能明显减轻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炎及口服利尿剂、降压药和休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祛毒益肾汤治疗,每日1剂,15天1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P〈0.05;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可明显提高有效率,加快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松栀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松栀丸治疗湿热蕴结兼血瘀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松栀丸口服;对照组予以利肝隆片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HCV-RNA阴转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松栀丸治疗湿热蕴结兼血瘀证慢性丙型肝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对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宁1号合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常规降压、利尿、抗凝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给予肾宁1号合剂。共治疗4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全身症状、体征及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70.0%。结论肾宁1号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猪苓汤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LN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内服加味猪苓汤(处方:猪苓、获苓、泽泻、黄芪、滑石、生地黄、阿胶、白茅根、当归、茜草、紫草、甘草)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15例内服强的松。4周为1疗程,治疗6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各项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0%,对照组为73、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白蛋白含量、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2受体、补体C2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猪苓汤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效果优于强的松。  相似文献   

9.
慢肾宁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肾宁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慢肾宁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肾炎康复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24h尿蛋白定量,降低尿红细胞,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肾宁是治疗慢性肾炎安全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通淋汤治疗急性肾孟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0天后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7.5%,优于对照组87.5%,且两组疗效有差异(P〈0.05)。结论益肾通淋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结果发现,33例患者血浆 cAMP 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两年以上组低于两年以内组,空腹血糖150mg/dl 以上组低于150mg/dl 以内组,表明病程越长,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与中医"久病多虚"的气阴两虚证改变颇相一致。22例24小时尿17-OHCS、17-KS、VMA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11例血清 IgG 降低,IgA、IgM 明显增高,提示此型糖尿病与肾上腺皮质、髓质功能增强以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3.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六版《医古文》教材课文《东垣老人传》云 :“其明效大验 ,具载别书。”课文的注释云 :“别书 ,指《元史·李杲传》。”对此 ,我表示怀疑。  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1718页 :作者砚弥坚 ,原名贤 ,元德安庆人。生于公元 12 12年 ,卒于公元 12 89年 ,享年 78岁。其卒年距离元朝覆灭的洪武元年 (136 8)还有 80年。中国历史上 ,各朝代史书一般都是后一朝代人编修的 ,本朝不修史。《元史》就是在明代编著的。明洪武元年 ,即 136 8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第二年 ,由宋濂等人领衔开局编写。《元史》记事起于 12 0 6年蒙古孛尔只斤·铁…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分析庚辰年的气候特点为金运太过,全年气候干燥少雨,凡阴虚,血虚体质者应注意保养津液。  相似文献   

16.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8.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从“升陷汤”浅析大气下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汲取《内经》之旨,参仲景、嘉言之说,于临床实践中升华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大气下陷”理论的内涵,并于此基础上创设升阳益气举陷法以及升陷汤诸方,发前人之说,补前人之未备,并用大气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本文研习张氏对“大气下陷”理论的认识,参合导师陈宝贵诸医案,从大气的渊源、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主证、脉象及治疗、临床应用等方面浅析“大气下陷”理论。  相似文献   

20.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兵  万德光 《中药材》1995,18(12):635-636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苑”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