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DWT和SVD变换技术的数字图像零水印算法。该方案利用载体图像变换后的特征信息与水印信息构造出版权信息,最后经加密再注册到IPR中;而检测水印时,需要版权信息与载体图像的特征信息;此外,算法还应用了图像置乱与混沌加密的方法,提高了鲁棒性和安全性。实验证明,此水印方案不改变载体图像的任何数据,而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及几何变换攻击却有很强的鲁棒性,有效地解决了水印的鲁棒性与不可感知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现有音频水印算法透明性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系数符号的音频零水印算法。算法按水印尺寸对时域音频数据做等长分帧,求取每帧数据的绝对值平均值,依次按时序做离散余弦变换( DCT)。算法选取数值最大的DCT系数,利用水印属性与最大DCT系数符号做异或运算,得到水印密钥,实现了零水印的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很好地抵抗各类常规的信号处理破坏,水印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数音频数字水印嵌入过程中水印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之间的矛盾,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数字水印技术——零水印.提出基于变换域的音频零水印二次检测算法,根据检测对象所受攻击的不同分别在DWT和SDFT域对水印进行二次检测.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不对原始音频信号进行修改,不改变原始信号的感知质量,能够实现盲检测,保证水印的不可察觉性,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数字音频的版权进行有效的保护,结合人类听觉系统和奇异值分解的重要特性,提出了一种小波域数字音频零水印算法。用混沌序列对水印图像进行加密,根据音频信号的时域局部特征选择最适合于构造零水印的音频段,对选取的音频段进行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小波域的低频分量作奇异值分解,利用低频系数的最大奇异值构造零水印,实现数字音频的版权保护。实验结果表明,水印的安全性和不可感知性很好;对于不同风格的音频信号,算法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抵抗高斯噪声、低通滤波、重采样、重量化、剪切以及压缩等攻击。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实用小波域零水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小波域零水印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水印算法,零水印技术对宿主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在低频子带随机选择一些系数作为提取的特征,将其作为水印用于版权证明,以避免嵌入水印导致的图像变形。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所选特征系数进行管理、存储和检测,以提高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字图像版权的保护,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内基于分形理论的零水印算法。首先对载体图像进行Haar 小波变换,接着对小波低频系数进行分形编码,通过分形匹配获得图像的重要特征信息;然后建立特征信息与图像水印之间的 关系,进行水印的双重嵌入;由于算法没有对图像进行任何修改就完成了水印的嵌入,很好地解决水印鲁棒性与不可见性之间 的矛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及几何攻击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DWT-SVD的图像双零水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算法采用双零水印方式,解决不同的数字水印算法问题。首先,利用SVD空间向量表征图像的结构特性的性质解决了以往算法虚警率高的问题。其次,针对嵌入式数字水印算法的鲁棒性低以及嵌入容量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域的零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系数构造出能够代表水印信息的特征值,同时算法对原始水印数据进行了双重加密,不仅达到隐藏水印信息、保护版权的目的,而且大大提高了水印信息的安全性。由于算法采用的是零水印的方式,所以能够保证原始载体图像无失真,即良好的不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鲁棒性高、简单易行、虚警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DWT域基于位平面的图像公开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DWT域公开水印算法,该算法基于位平面的思想,在小波逼近子图的分解子图中结合HVS的特性多版本嵌入二值水印图像信息,最后基于统计的原理提取水印。实验表明,此算法效率高,鲁棒性、透明性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提升小波变换和仿射不变特征点的零水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3级提升小波变换,然后在低频部分,利用Harris-Affine算子提取出图像的仿射不变特征点和仿射协变特征区域,利用这些特征区域来构造零水印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对常规信号处理攻击和简单的几何攻击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于剪切、纵横比改变、行列去除,局部扭曲等较复杂的几何攻击也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DCT和DWT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抗同步攻击的鲁棒性数字音频水印算法,利用DWT的多分辨率特性以及DCT的解相关能力和聚能作用,并且在音频分段后引入同步技术,在保证不可感知性和稳健性的良好平衡下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使用纠错码技术进行水印的嵌入,以此来降低水印的检测错误率。在接收端进行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不可感知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SIFT特征的数字图像零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IFT算子提取和图像放缩、旋转、剪切等操作无关的特征点,并选取所在尺度空间较大的特征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生成图像的零水印信息。在水印检测时,首先根据特征向量距离对原图像零水印和待检测图像对应的各特征点进行匹配,然后对匹配特征点进行相同长度的随机遍历,随机遍历过程将图像局部特征信息和局部特征位置关联信息融合在一起,生成一维随机遍历序列值,对遍历值作相关运算就可判别待检测图像是否嵌入了预先注册的水印信息。仿真实例表明,与其他零水印算法相比,该算法对图像的多种常规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有效抵抗随机剪切的鲁棒性音频水印算法。该方法首先把音频信号划分为若干个包含相同采样点的帧;然后对每帧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小波低频系数并计算相应的绝对平均值;最后根据每帧绝对平均值与低频系数比较的结果,将经过Arnold变换后的二值图像嵌入到小波低频系数中。该算法在对水印进行提取和检测时不需要原始音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抵抗各种音频处理(如高斯噪声、MP3压缩、重采样、去噪处理、随机剪切、抖动攻击等)性能良好,尤其是抵抗音频信号的恶意剪切攻击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发现,一类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图像水印算法存在致命漏洞,即利用在水印嵌入过程中生成的密钥可以从其他图像(含未嵌入水印的图像)中提取出高相关的水印信息,称这一新发现的算法漏洞为水印算法的伪验证,并由此首次提出了水印算法伪验证的定义和判定条件。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水印算法之所以存在伪验证,是由于奇异值分解使得水印信息主要包含于正交阵U、V中,因此水印的提取与正交阵U、V以及奇异值的分布类型有关,而与奇异值的具体取值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DWT抗几何攻击数字水印鲁棒算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大部分数字水印算法抗几何攻击能力差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可抗击几何攻击算法.在水印嵌入部分:首先对宿主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嵌入水印,再通过余弦变换求得该水印图像的一个特征向量,利用该特征向量和水印信息通过HASH函数生成一个二值逻辑系列,将该序列作为密钥;水印提取部分为:对待测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再通过余弦变换求得待测图像的一个特征向量,利用该特征向量和密钥通过HASH函数提取出水印.文章最后对水印图像进行了旋转、缩放和扭曲等几何攻击试验.试验表明,该算法有理想的抗几何攻击能力.旋转攻击的旋转角度可达40°,缩放攻击的缩放比例可达0.2,旋转扭曲攻击的扭曲角度可达100°.  相似文献   

15.
近来,基于小波变换的各种压缩算法大量出现。但在低比特率情况下,由于小波系数的量化将导致各种量化噪声,严重破坏了压缩图像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原理论的小波变换压缩图像后处理算法。在建立的后处理模型上,应用约束最小二乘法求解。通过试验,给出了最优参数的指导值选取。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低比特率下压缩图像的视觉效果,同时PSNR也有一定的提高。和其它算法的对比试验表明,该算法在低比特率情况下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The goal of image compression is to remove the redundancies for minimizing the number of bits required to represent an image while steganography works by embedding the secret data in redundancies of the image in invisibility manner. Our focus in this paper is the improvement of image compression through steganography. Even if the purposes of digital steganography and data compression are by definition contradictory, we use these techniques jointly to compress an image. Hence, two schemes exploring this idea are suggested. The first scheme combines a steganographic algorithm with the baseline DCT-based JPEG, while the second one uses this steganographic algorithm with the DWT-based JPEG. In this study data compression is performed twice. First, we take advantage of energy compaction using JPEG to reduce redundant data. Second, we embed some bit blocks within its subsequent blocks of the same image with steganography. The embedded bits not only increase file size of the compressed image, but also decrease the file size further mor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for this promising technique to have wide potential in image coding.  相似文献   

17.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paper is security management in data image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use of images in industrial oper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secret data of the image against unauthorized acces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ovel approach for image encryption based on employing a cyclic shift and the 2-D chaotic Baker map in different transform domains. The Integer Wavelet Transform (IWT),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and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re exploited in the proposed encryption approa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 domains are studied and used to carry out the chaotic encryption. 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the transform-domain encryption approaches in the presence of attacks shows the superiority of encryption in the DWT domain.  相似文献   

18.
Traffic model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twork traffic and network performance. Thorough research and accurate modeling on network traffic become an efficient way to explore network internal mechanism, control network flux and optimize network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a Haar DWT-basod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traffic model. The scaling analysis on two simulated traces shows that our model can generate multi-fractal traffic data, which is in a close fit to the real trace stat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