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萃淋树脂分离-全差示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铬Ⅲ和铬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方遒  黄兰芳  梁逸曾 《分析化学》2003,31(10):1250-1252
用CL TBP萃淋树脂分离富集Cr 和Cr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做显色剂 ,采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r 和Cr 。方法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3.42× 10 5L·mol- 1 ·cm- 1 ,线性范围为 0~ 0 .16mg/L ,线性方程为A =6 .7C +0 .0 0 1,(C :mg L) ,r =0 .9996 ,Cr 和Cr 的检测限分别为 8和 6 μg L。测定Cr 和Cr 分别为 18.7和 31.6 μg L ,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1%(n =6 )和 2 .4%(n =6 )。Cr 和Cr 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3.3%~ 10 2 .3%。用本法测定环境水样中Cr 和Cr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交联羧甲基淀粉(CCMS)为吸附剂,悬浮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Ⅲ)和Cr(Ⅵ)形态。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溶液体积、共存离子等对CCMS吸附Cr(Ⅲ)和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0时,吸附15 min,CCMS可以选择性地吸附Cr(Ⅲ),对Cr(Ⅵ)不吸附,从而实现Cr(Ⅲ)和Cr(Ⅵ)的分离。将吸附Cr?的CCMS加0.1%的琼脂制成悬浮体直接进石墨炉检测,用1 mL 1%盐酸羟胺将Cr(Ⅲ)还原成Cr(Ⅵ),测总铬。方法对Cr(Ⅲ)的检出限为0.04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初始浓度CCr(Ⅲ)=1.0μg/L,n=11),富集倍数为50倍。将本方法应用于环境标准样品的测定,测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固相萃取材料聚乙烯亚胺胺化的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聚四氟乙烯(PTFE-g-GMA-PEI)纤维填充微柱预富集和流动注射(FI)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联用测定样品中痕量Cr(Ⅵ)和Cr(Ⅲ)。对Cr(Ⅵ)和Cr(Ⅲ)的富集与洗脱条件进行优化,并给出Cr(Ⅲ)离子的分析特性。结果表明,该法测定的Cr(Ⅲ)离子富集倍数为30,样品通量为72h-1,检出限为2.2μg/L,RSD为1.2%(50μg/L,n=9),其线性范围为2~500μg/L。该法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其加标回收率为90~104%。  相似文献   

4.
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作在线预富集柱填料,流动注射与电热原子光谱联用测定痕量Cr(Ⅵ).采样体积5.80mL,采样频率22样/h,富集倍数51倍,线性范围0.02μg/L~0.12μg/L,该方法的检出限(3s,n=11)0.69ng/L,相对标准偏差5.1%(CCr(Ⅵ)=0.10μg/L,n=11).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茶叶样品和头发样品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色谱(RPIP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快速分离测定水中痕量Cr(Ⅲ)和Cr(Ⅵ)的方法.通过考察流动相的pH值、离子对试剂及甲醇的浓度和EDTA的添加等对不同形态铬的保留时间及分离度的影响,确定当流动相组成为2.0 mmol/L TBA,5%(V/V)甲醇,pH=5.5时,Cr(Ⅲ)与Cr(Ⅵ)可达最佳分离.ICP-MS测定时选用碰撞池技术以消除40Ar12C+与35Cl16OH+对52Cr+的谱学干扰;进样100 μL时,Cr(Ⅲ)与Cr(Ⅵ)的检出限分别为0.15 μg/L和0.16 μg/L.加标回收率在93.6%~106.2%之间; RSD<4%(n=3).以本方法分析了某市自来水、雨水及某品牌纯净水中Cr(Ⅲ)与Cr(Ⅵ)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Cr(Ⅲ)-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NO3-体系的催化作用测定溶液中铬(Ⅵ)和无机态铬(Ⅲ)的方法.制作了银汞合金电极,并在其表面通过自组装修饰上DTPA.在含有0.1mol/L HAc-NaAc (pH=5.5)缓冲液和0.25mol/L KNO3溶液中,当电极电位在-0.80--1.40V间进行阴极化扫描时,溶液中Cr6 在电极表面被还原成为Cr3 并与电极表面上的DTPA络合,同时溶液中无机态铬(Ⅲ)也与DFPA络合,于-1.24V左右形成灵敏的还原峰.通过改变扫描前富集方式,分别实现铬(Ⅵ)和无机态铬(Ⅲ)的测定.铬(Ⅵ)和无机态铬(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10-9~5.0×10-6mol/L和1.0×10-8~5.0× 10-6mol/L,检测限为1.6×10-10mol/L和5.1×10-9mol/L.对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3%.该法用于实际水样测定,Cr(Ⅵ)和Cr(Ⅲ)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5%~105.0%.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DTMAB)改性的天然斜发沸石微填充柱,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电热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Cr(Ⅵ)及铬形态分布的方法.方法测定Cr(Ⅵ)的线性范围为0.1~3.0 μg/L,检出限为0.03 μg/L,精密度为3.7%(1.0 μg/L,n=5),采样频率为16/h,当进样体积为200 μL时的富集倍率为5.6.用本法测定了标准水样GBW08608中的铬,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另外测定了自来水中的铬及其形态分布,加标回收率合格.  相似文献   

8.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铬(Ⅲ)和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编结反应器(KR)在线富集,提出了测定水样中痕量铬(Ⅲ)和铬(Ⅵ)的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取2份水样与络合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在线混合,分别与样品中铬(Ⅲ)及铬(Ⅵ)形成络合物并吸附于KR的内壁上,引入空气除去残留的溶液。泵入乙醇-盐酸(9+1)混合溶液将吸附于KR内壁上的络合物洗脱。按仪器工作条件测定洗脱液的吸光度(A_s)。另取1份水样,预先用抗坏血酸将其中铬(Ⅵ)还原为铬(Ⅲ),再按上述条件操作并测得吸光度(A_(Cr))。基于铬(Ⅲ)和铬(Ⅵ)富集系数的差异,推导了铬(Ⅲ)及铬(Ⅵ)含量的计算公式,将所测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所提出方法对铬(Ⅲ)及铬(Ⅵ)的检出限(3S/N)依次为8.9,5.3μg·L~(-1),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5.6%和2.8%。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在95.9%~98.9%之间。  相似文献   

9.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Cr(Ⅲ)和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DTA为显色剂,在pH 3.5~4.0,75℃水浴加热条件下,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Cr(Ⅲ)和Cr(Ⅵ)。选择测定Cr(Ⅵ)的波长对为352nm和441 nm,测定Cr(Ⅲ)的波长为542 nm,Cr(Ⅵ)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120 mg/L和0.025 mg/L;Cr(Ⅲ)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140 mg/L和0.007 mg/L。Cr(Ⅵ)和Cr(Ⅲ)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100.4%和99.8%~104.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阀双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并联,设计了双路采样逆向洗脱在线分离富集系统,该系统与原子吸收测量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Cr(Ⅲ)和Cr(Ⅵ),富集1min时,分析速度为60样/h,测定Cr(Ⅲ)和Cr(Ⅵ)的特征浓度分别为6.08μg/L和11.58μg/L(相当于1%吸收),线性范围分别为0~1.0μg/mL和0~2.0μg/mL,对质量浓度为100μg/L的Cr(Ⅲ)和Cr(Ⅵ)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和3.0%、检出限分别为8.70和10.8μg/L。该法对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94.5%~104.3%之间。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以NH4NO3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HPLC–ICP–MS)技术测定印刷油墨中可迁移的Cr(Ⅲ)和Cr(Ⅵ)的方法。样品以0.07 mol/L的pH 1.1~1.3盐酸溶液为萃取剂,于(937±2)℃水浴振荡萃取1 h,然后静置1 h,用0.45μm过滤头过滤后取1.0 mL滤液,加入1.0 mL 0.07 mol/L氨水及8.0 mL缓冲液在50℃水浴中静置50 min,取出样品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HPLC–ICP–MS仪分析测试。Cr(Ⅲ)和Cr(Ⅵ)的质量浓度在0.04~0.2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9 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7 mg/kg和0.002 mg/kg。加标回收率为88.2%~114.6%,Cr(Ⅲ)和Cr(Ⅵ)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和3.5%(n=10)。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基体复杂的油墨中可迁移Cr(Ⅲ)和Cr(Ⅵ)。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建立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Cr(Ⅲ)和Cr(Ⅵ)质量浓度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均为0.07μg/L,不同浓度(2,50,90μg/L)测试相对标准偏差在1.1%~6.3%之间。所建立方法无需其他前处理就可用于高盐度水样中两种形态铬分离分析。C18固相萃取小柱可高效吸附废水样品中的有色物质,但对其中的Cr(Ⅲ)和Cr(Ⅵ)没有吸附,可用于废水样品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阀双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并联,设计了双路采样逆向洗脱在线分离富集系统,该系统与原子吸收导数测量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在线分离富集.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Cr(Ⅲ)和Cr(Ⅵ),导数仪用2mV/min档位,富集lmin时,分析速度为60样/h,测定Cr(Ⅲ)和Cr(Ⅵ)的特征浓度分别为0.448μg/L和0.793μg/L(相当于1%导数吸收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90和0-180μg/L;对浓度分别为10、20μg/LCr(Ⅲ)和Cr(Ⅵ)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5%和2.85%;检出限分别为0.855和1.7lμg/L.该法对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94.7%.104%之间。  相似文献   

14.
《分析试验室》2021,40(7):855-859
利用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Ⅵ)的残留。环境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或离心去除杂质后,直接进行定量分析。Cr(Ⅵ)通过Prin-Cen Cr(Ⅵ) spec Fast column柱分离,以NH_4NO_3体系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用长光程紫外可见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r(Ⅵ)质量浓度在0.5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检出限为80 ng/L。实际水样在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97%~111%,相对标准偏差为0.5%~4.0%。使用该方法对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测定,镀锡板工业废水和皮革工业废水均检出Cr(Ⅵ)。与传统的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67-87)比较,本方法不受色度和氧化还原物质干扰,适用于分析环境水样中Cr(Ⅵ)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r(Ⅲ)与间磺酸基偶氮安替比林(m-SAA)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Cr(Ⅲ)与m-SAA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λmax=62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48×104L/(mol@cm),Cr(Ⅲ)的浓度在0~25.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5.9×10-3μg/25 mL.该方法应用于模拟合成水样和环境水样中铬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5%和9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3.9%.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检测化妆品中Cr(Ⅵ)和Cr(Ⅲ)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方法。以10 mmol/L(pH 7.0)EDTA为提取溶剂,0.075 mol/L硝酸(pH 7.0,氨水调节)为流动相,采用Agilent Bio-WAX柱(4.6 mm×50 mm,5μm)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测定。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r(Ⅵ)和Cr(Ⅲ)在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为0.999 9。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分别为6、2μg/kg,定量下限分别为18、6μg/kg,加标回收率为85.1%~113%,相对标准偏差为0.4%~4.6%。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在膏霜乳液类及粉类样品中检出Cr(Ⅵ)和Cr(Ⅲ)。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Cr(Ⅵ)在中性条件下较稳定,不易转化为Cr(Ⅲ),适用于不同基质类型化妆品中Cr(Ⅵ)和Cr(Ⅲ)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7.
微乳相萃取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铬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微乳相萃取分离-石英双缝管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STAT-FAAS)分析环境水样中铬形态的新方法。该方法中,Cr(Ⅲ)与8-羟基喹啉反应形成的疏水性配合物,经萃取进入微乳相,Cr(Ⅵ)留在水溶液中,从而实现Cr(Ⅲ)与Cr(Ⅵ)的相互分离。Cr(Ⅵ)含量的测定通过过氧化氢溶液将Cr(Ⅵ)还原为Cr(Ⅲ),按同样方法分析。实验对微乳相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优化后实验条件为: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10min,溶液酸度pH=9.0,NH3-NH4Cl缓冲溶液用量2.0mL,8-HQ用量0.05mmol;TritonX-100微乳液组成:m(TritonX-100):m(正戊醇):m(正己烷):m(水)=3.0:15:1.5:4.0。在此条件下,萃取的富集倍数达到25倍(50mL起初样品溶液/2mL最终测定液),线性范围为2.5~500μg/L,检出限为0.6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n=10,c=10μg/L)。本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铬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固相萃取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Ⅲ)含量的方法。合成了功能化铁氧体磁性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剂,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当样品溶液的p H值为2.5时,固相萃取剂能在5 min内完成Cr(Ⅲ)的富集。使用1 mol/L HNO3在3 min内即可解吸附分离Cr(Ⅲ),饱和吸附容量为15.2μg/mg,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影响。Cr(Ⅲ)含量在1~50μg/L范围内与发射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9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n=8),回收率为97.7%~104.8%。该方法高效、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环境水样品中的痕量Cr(Ⅲ)。  相似文献   

19.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铬(Ⅵ)-碘化钾-吖啶橙(AO)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Cr(Ⅵ)浓度的关系,提出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Cr(Ⅵ)的新方法;该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选择性;线性范围为0.008~0.48mg/L Cr(Ⅵ),方法的检出限为3.8μg/L Cr(Ⅵ);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根NG1反相色谱柱作为前处理柱在线去除样品中的水溶性有机基质,建立了离子色谱柱切换技术同时测定CrⅢ与CrⅥ的方法。进样前,先将待测样品水溶液与一定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充分反应,使其中的CrⅢ络合生成阴离子产物,该阴离子产物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较强吸收;进样后,样品中的离子经前处理柱分离后被收集在2 mL接收环内,通过柱切换技术,淋洗液将接收环内的离子带至阴离子分析柱中分离,CrⅥ与1,5-二苯卡巴肼(DPC)溶液进行衍生化反应后与CrⅢ的EDTA络合物在同一波长下有较强吸收,由此可完成对两种离子的同波长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rⅢ与Cr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0 mg/L(r=0.9991),0.05~2 mg/L(r=0.9992),检出限分别为80.78和6.67μg/L(信噪比S/N=3),将3 mg/L CrⅢ与0.3 mg/L CrⅥ标准溶液连续进样6次,得到的色谱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将本方法应用于皮革中CrⅢ与CrⅥ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8.7%~108.5%。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用于皮革及织物中铬离子的检测,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