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曾镇强 《广东建材》2013,(11):47-50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造价低,施工方便,工期短,对地基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洛阳某高层住宅地基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对素混凝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设计和沉降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类似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基处理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复合地基的概念不断深化,复合地基从柔性(碎石桩)到半刚(石灰桩、水泥土桩),发展到刚性复合地基(素混凝土桩、CFG桩),分类日臻完善,计算理论与施工技术更加实际,使用范围也从多层住宅发展到高层和大型工业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河流I级阶地的高层建筑采用支承于密实卵石层或强风化基岩的内夯沉管素混凝土灌注桩(夯扩桩)复合地基,可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且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文中介绍了该种新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4.
某高层建筑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海燕  马润勇 《土工基础》2009,23(2):32-34,72
通过石家庄某高层建筑地基采用素混凝土桩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对素混凝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设计和沉降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桩长、桩径、桩间距、桩体强度、褥垫层厚度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贤杰 《江西建材》2015,(2):99+105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在厦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比对各种桩型优缺点,选定该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它能充分利用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少桩数,缩短桩长,达到桩和土共同承载作用,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结合青兰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列出了具体的计算过程,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积累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经验,可供类似地基处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宁周 《山西建筑》2004,30(12):46-47
结合工程实例,就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过程,指出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技术简单、施工速度快、价格便宜的地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阐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与富水软土地基的基本特性,结合四川某工程项目,探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富水软土地基中的实际运用效果。进行静荷载试验以及低应变检测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最大值为800kPa,最大沉降量为11.2mm,复合桩中Ⅰ类桩占检测总桩数的90%,Ⅱ类桩占检测总桩数的10%,使用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因承载力、工程造价、施工周期等原因不适合采用天然浅基础或深基础时,可采用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充分挖掘桩间土的承载潜力,由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可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周期。结合工程实例对复合地基设计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地基处理后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减少了建筑物的基础沉降,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通过工程实践检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州南沙某市政道路挡土墙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例,从技术可行性、造价成本、施工难度等方面对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和素混凝土桩进行综合比选,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经济性较差,且施工条件要求较高,由此选择了更为经济合理的素混凝土桩方案,并总结了墙踵墙趾处桩间距动态调整、现场机械施工参数、素混凝土桩成桩法等关键技术点...  相似文献   

11.
 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为对象,分析其受力机制、工作性态和变形特性,推导复合桩基桩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几种常规计算方法的讨论,建立计算复合桩基沉降量的实用新方法——修正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并用该方法计算2个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工程的基础沉降量。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实体深基础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基础的沉降量要比天然地基浅基础的沉降量小;计算结果与现场跟踪检测沉降结果相吻合,比常规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满足现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与常规桩基相比,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减少了用桩数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并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MC劲性复合桩是在水泥搅拌桩成桩后,在其中心施打混凝土预制桩或灌注桩,形成MC劲性复合体。该桩型既充分利用大直径、廉价水泥土桩体的凝结力和大表面积来提供摩阻力,又利用混凝土内芯桩的低压缩性、高强度来承担荷载,可充分发挥和利用两种桩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通过对广东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压板和原型测试,获得了桩土应力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与桩土的相对刚度密切相关;对同样的褥垫层厚度,不同刚度的刚性桩,桩在复合地基中承受的荷载为50%~85%。这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土应力比与沉降是复合地基设计的2个重要参数,针对复合地基设计中难以考虑位移协调的情况,通过对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方程进行简化,建立考虑桩土位移协调的设计分析方法,并结合广东地区3个不同类型刚性桩复合地基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与桩土应力监测实例,得到桩土荷载分担以及沉降的变化规律。实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工程实际状况,比规范方法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后注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对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实测结果表明后注浆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应用桩端后注浆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承载能力,而且能节省工程造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素混凝土桩后注浆确实是一项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工艺,值得在工程建设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项目介绍了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应用十分广泛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和CFG桩复合地基,分析总结出:对于同一工程项目,天然地基、桩基础、水泥土桩和CFG桩复合地基均能满足要求。工程人员根据安全度、经济性、可操作性、工期等多种因素,选择最优化的地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推导解析方法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地震响应。首先,考虑复合基础与土的相互作用以及沉箱部分和群桩部分的连接,分析复合基础在简谐S波作用下的运动响应;然后,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系统建立“基础–柱–质点”简化模型,并应用Fourier变换实现地震响应的频域求解;第三,应用DRM两阶段时程有限元方法对采用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土–基础–结构系统地震响应进行计算,与本文简化方法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算例研究加桩对增强基础和结构抗震能力的效果,并得出加桩抗震的主要机制在于消除了沉箱基础的类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8.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洋  刘玉彬  赵培霞 《建筑技术》2007,38(4):280-282
国家会议中心工程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针对工程体量巨大、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和难点,采用了多种实用施工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施工难题,满足了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研究复合地基的剪切位移法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将刚性长桩在短桩深度处断开,分为上下两段分别计算,考虑桩体应力协调,不仅符合实际多层地基分布的特点,而且可实现在不同长度桩体之间的剪切位移法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通过桩周土体的等效刚度参数K,实现长桩、短桩、土体同时受荷时各部分之间的完全相互作用;通过桩体相互作用影响系数b,考虑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和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别,建立长短桩高强复合地基相互作用承载模型并用计算程序实现,通过与其他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和实测数据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承载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解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基础、垫层、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体的共同作用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考虑。将四者作为一个共同作用的系统,假设桩土界面之间存在相对滑移且同一水平面上地基土沉降不同,考虑系统四部分界面上的应力与变形协调,对典型单元体建立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并给出其解答,从而得到表征复合地基性状的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等的求解公式;与某工程实测成果及按现行规范推荐方法计算所得结果对比表明该解答是合理的,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中的桩土荷载分担比、荷载传递机制等均与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不同,工程设计中要高度重视和运用等沉面和中性面的概念;最后对进一步的解析法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