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鼻咽癌病例一级亲属 EB 病毒壳抗原抗体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了126例鼻咽癌病例与对照者家族内1328名一级亲属血清中的 EB 病毒 VCA 抗体。结果发现 VCA-IgA 在鼻咽癌病例家族内似具聚集现象,鼻咽癌病例一级亲属组 IgA 阳性率(7.75%)显著高于对照组(4.41%)。表明 EB 病毒与鼻咽癌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也提示应鼻咽癌病例家族成员考虑为鼻咽癌普查与防治中的重点高危人群。本文还对鼻咽癌病例家族成员是否对 EB 病毒具有较高的遗传易感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东南沿海两广,香港等地区发病率很高。并且因鼻咽癌发病位置的隐蔽性,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如何早发现,早治疗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实验动物为鼻咽癌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本文对经典鼻咽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近期鼻咽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鼻咽癌的研究和成果临床转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182例鼻咽癌遗传流行病学现场配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182例鼻咽癌病例及其对照者一、二级亲属成员的家族癌曾患情况,结果表明鼻咽癌家族聚集性十分明显,鼻咽癌病例一级亲属成员易患鼻咽癌的风险为正常人群的13.2倍。鼻咽癌的遗传方式较为符合多基因遗传,遗传度为49±6%。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常规放疗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的常规放疗在许多医院仍广泛采用,本文总结了鼻咽癌常规放疗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国内关于鼻咽癌常规放疗设野的改进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我院近8年间经纤支镜检查确诊鼻咽癌208例,着重阐述了纤支镜对鼻咽癌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对确诊鼻咽癌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对31例鼻咽癌患者、13例非鼻咽癌患者进行了EB病毒VCA-IgA抗体测定,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具有一定特异性,EB病毒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EB病毒VCA-IgA抗体测定对鼻咽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涛  郭凤云  薛希均 《医学综述》2009,15(4):535-537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从蛋白质整体水平上研究鼻咽癌发生与转移,寻找与鼻咽癌发生及转移相关的新蛋白质、鼻咽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重要作用。本文从鼻咽癌治疗的分子靶点以及鼻咽癌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报导我们病理、免疫室近年来在鼻咽癌病理学研究工作方面的一些进展。一、鼻咽癌的地理病理学广东省鼻咽癌病理协作组采用全省鼻咽癌的活检病例数,计算出1970~1972年鼻咽癌在广东的粗发病率最低应不少于5.96/10万;并且比较广东省各县、市鼻咽癌最低发病率后,初步绘出了广东省各县、市鼻咽癌最低发病率的地图,认为广东省内鼻咽癌的高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炎根  陈舒华 《海南医学》2010,21(6):111-114
随着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成为近年来肿瘤学的研究热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逐步应用到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当中,使得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可应用于NPC的临床诊断、病程监测、疗效监控和治疗等多个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鼻咽癌研究作一回顾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和鼻咽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姐妹染色色单体互换(SCE)是一个反映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与基因组不稳定的遗传指标。本文详细研究了鼻咽癌细胞、鼻咽癌患者淋巴细胞、新生儿脐胎血淋巴细胞的SCE频率;系统考察了化学致癌物、EB病毒与遗传易感性对鼻咽癌患者淋巴细胞和鼻咽癌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发现不管是鼻咽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免疫酶法及PCR同时检测42例NPC患者及13例头颈部其它肿瘤患者的EB病毒。结果NPC患者血清IgA/VCA、IgA/EA抗体滴度较高,其阳性率分别为73.8%(31/42)、71.4%(30/4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CR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7.6%(41/42),与免疫酶法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PCR技术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其阳性检出率高于沿用的免疫酶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β_2—微球蛋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意义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3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孕周28~40周,年龄22~30岁;对照组为4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处理方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正常孕妇血清和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β_2—微球蛋白水平。同时测血尿素氮(BUN)以对照,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测定结果 3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4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β_2—微球蛋白测定值分别为4.98±1.50mg/L和2.57±1.43mg/L(p<0.01,t检验)。2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23例正常孕妇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1.03±0.91mg/L和0.55±0.40mg/L(P<0.05)。3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25例正常孕妇,血尿素氮(BUN)测定值分别为6.16±4.17mmol/L和6.173±3.84mmol/L(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及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及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是监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受损较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11株国际标准产酶菌的β—内酰胺酶活性;(2)11种β—内酰胺酶对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3)CP—45899对11种酶的抑酶率。结果表明:酶K—1和TEM—2活性分别为699和319单位外,其余酶活性在22—72单位之间。12种抗生素中,第三代头孢菌素(除CPZ外)的酶稳定性最好;第二代头孢菌素中CXM的酶稳定性明显优于CMD和CPZ(P<0.01)。第一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易被酶水解。CP—458991ug/ml对多种β—内酰胺酶显示抑制作用,对CRD、CM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目前所用谷氨酸生产菌中选育谷氨酰胺产量高的优良菌株,并研究其最佳培养基配方。研究背景 L-谷氨酰氨在医学上是一种有较高价值的氨基酸。目前,用酶法、合成法生产的谷氨酰胺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在国内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研究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上对谷氨酸产生菌进行分离,将获得的菌株在摇床上发酵培养离心,取其上清液测定谷氨酰胺含量。研究结果从7株谷氨酸产生菌中分离得到产谷氨酰氨菌-corvnebactrium B_9—Z_(40°)通过培养条件的一系列试验得到该菌的最佳培养基,其组成分别为:葡萄糖20%,玉米浆0.9%,NH_4Cl3.0%,PO_4~(5-)0.05%,初尿0.4%,CaCO_35%,Zn~(2+)10mg/L,Mg1000mg/L,维生素B_1 mg/L。此培养基置30℃摇床上培养3天,可积累30mg/ml以上的L-谷氨酰胺。结论从谷氨酸产生菌中筛选产谷氨酰胺优良菌株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erb 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鼻咽癌患者活检石蜡包埋标本的C-erb 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应用因子相关抗原(F8)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F8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C-erb 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36%(28/7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48%(25/7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也越高,C-erb B-2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值也高(P=0.648>0.05).结论 C-erb B-2可能在鼻咽癌血管生成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地孕酮对改善鼻咽癌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进一步评价甲地孕酮提高鼻咽癌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住院的鼻咽癌肿瘤患者随机分成甲地孕酮+PLF化疗组37例和单纯PLF化疗组39例,化疗方案均为PLF双周疗法。结果:甲地孕酮+PLF化疗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重和Kanofsky评分的增加,厌食和乏力的改善,分别为51.4%、70.3%、56.8%、40.5%,而单纯PLF化疗组即分别为12.8%、15.4%、5.1%、10.3%,两者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4.1%、46.2%,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地孕酮+PLF化疗组的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减少低于单纯PLF化疗组。结论:甲地孕酮配合化疗可以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外周血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早期抗原抗体(EA-IgA)和EB病毒DNA(EBV-DNA)在鼻咽癌(NP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23例鼻咽癌患者、50例鼻炎患者、40例健康成人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VCA-IgA、EA-IgA抗体,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V-DNA,分析比较这3种检验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VCA-IgA、EA-IgA、EBV-DN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35.77%和97.78%,71.54%和95.56%,26.83%和97.78%。EA-IgA的灵敏度最高,其次是VCA-IgA。VCA-IgA和EBV-DNA的特异性均稍高于EA-IgA。结论VCA-IgA和EA-IgA抗体测定与EBV-DNA联合检测可作为筛查鼻咽癌患者、观察鼻咽癌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GVRNA,并与临床病死率间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22例重肝患者血清标本中检出6例HGVRNA阳性,阳性率27.3%,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11例,HGVRNA阳性4例,阳性率36.4%,慢性重型肝炎10例,HGVRNA阳性2例,阳性率20.0%,急性重型肝炎1例未检出。HGVRNA阳性6例中,死亡1例,死亡率16.7%,HGVRNA阴性16例中,死亡6例,死亡率37.5%。表明川北地区亦存在HGV感染,HGV感染病例病死率较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良好的免疫原,以制备抗EBV的单克隆抗体,本文研究了用H_2O_2诱导B95—8细胞增加EBV抗原表达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实验证实用0.2 mMH_2O_2与B95—8细胞作用30分钟,再培养5天,可诱导大量EBV抗原合成。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表明经H_2O_2激活的B95—8细胞,EBV抗原阳性细胞的百分率非常显著地高于未经H_20O_2处理的B95—8细胞(P<0.001)。该结果提示经H_2O_2激活的B95—8细胞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免疫原,用于诊断NPC或制备抗EBV的特异性抗体。同时,鉴于H_2O_2能诱导EBV基因合成EBV抗原,而这些抗原一旦合成,瘤细胞即死亡,故H_2O_2亦可用于治疗NPC。  相似文献   

20.
空管药物疗法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MTD复合药物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实施空管药物疗法。78例103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患牙经两年观察,92.2%治愈率。文章介绍了治疗方法,讨论了空管药物疗法的愈合机理、优点、失败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