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使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法处理苯酚废水,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苯酚废水溶液pH值和活性炭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废水溶液的pH值为9,臭氧通入时间为25 min,活性炭投加量2.5 g/L,活性炭吸附反应时间为50 min的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100.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经过处理,苯酚去除率为95.0%。  相似文献   

2.
采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H酸废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臭氧-H2O2氧化的预处理方法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单独臭氧氧化反应体系中,初始CODCr的质量浓度为1 200 mg/L,pH值为7,臭氧氧化时间在20 min(通量为1 L/min)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6.7%和95%。单独H2O2氧化反应体系中,H2O2投加量为8 mL/L时,CODCr去除率为7.7%,H2O2投加量达到60 mL/L时,CODCr去除率最高仅达到25.6%。臭氧-H2O2联用体系中,相同初始CODCr浓度、pH值、臭氧氧化时间及臭氧通量条件下,质量分数为3%的H2O2溶液投加量为8 mL/L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8.8%和98%。因此,臭氧-H2O2氧化的预处理方法对H酸废水降解效果良好,且明显优于单独臭氧氧化以及单独H2O2氧化。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纤维素乙醇废水厌氧出水的可生化性,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其进行强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初始p H及反应温度对纤维素乙醇废水可生化性、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8~10,臭氧投加量为5 g/h,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30℃的最优条件下,出水COD为1 450 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35%左右;出水氨氮为220 mg/L左右,氨氮去除率稳定在40%以上,出水BOD_5/COD由0.1提高到0.3左右,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Cu/C-Al2O3。以Cu/C-Al2O3为催化剂,臭氧为氧化剂,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催化臭氧化处理,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浓度、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9,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O3质量浓度为55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60%,色度去除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5.
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吸附-臭氧氧化法处理乙硫氮模拟废水,结果表明,(1)对于乙硫氮和对应COD的去除,臭氧的投加量(低于3.00 g/h)与之成正相关关系,活性炭的粒径则与之相反(当≥60目时的去除率可达到70.1%和70.8%,较≤20目对应的去除率高出40.2%和41.5%),同时pH值则表现出影响不明显的效果;(2)乙硫氮在初始浓度为400 mg/L,初始pH为7.8,臭氧、活性炭投加量分别为3.00 g/h、1.50 g/L,反应50 min时,吸附-臭氧氧化法对乙硫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8%,80.7%,较单独活性炭处理提升29.7%,9.9%,其中COD去除率较单独臭氧处理提升31.2%;(3)整体上,对乙硫氮的去除效果表现为吸附-臭氧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同时COD去除效果表现为吸附-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由此可见,吸附-臭氧氧化法可实现对乙硫氮及COD的有效同步去除。  相似文献   

6.
针对二硝基重氮酚(DDNP)工业废水水量大,且的硝基化合物和酚类等有毒物质含量高、其成分复杂、色度高、毒性大等问题,研究采用臭氧对DDNP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探究了臭氧投加量、废水初始COD、初始pH、反应温度对氧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和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初始pH为7.02~10.96,臭氧投加量0.6~1.5L/min,反应温度288~333 K,COD为0.408~3.26 g/L时,臭氧氧化DDNP工业废水符合表观1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臭氧投加量1.24 g/h、pH为9.04、废水COD为0.408 g/L、反应温度333 K、反应90 min时,废水COD的去除率高达76.7%,臭氧预处理技术为DDNP的生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夏哲韬  史惠祥  殷璐 《工业水处理》2012,32(5):32-34,38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讨了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pH对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活性炭-臭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苯乙酮被筛选为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活性炭吸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苯乙酮的去除率随臭氧进气流量、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臭氧进气流量50 mg/L、活性炭投加量200 mg/L、pH=10为最优工艺条件,反应20 min苯乙酮去除率即可达92.3%。  相似文献   

8.
半焦催化臭氧氧化模拟酸性品红染料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酸性品红染料配制的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半焦/臭氧氧化,讨论了时间、温度、pH、臭氧流量、半焦投加量等因素对废水处理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在酸性品红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臭氧流量为600mL/min、pH为5.14、温度为30℃、半焦投加量为1.0 g的条件下,氧化2 h后,溶液的色度去除率为97%,且半焦对臭氧氧化染料分子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强  蒋伟群  高峰 《农药》2010,49(11)
研究了O3/Fenton试剂联合处理农药多菌灵废水的方法,并且考察pH值、臭氧用量、Fenton试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废水pH值调节为9左右、臭氧用量为2.0 g/L、H2O2投加量为5 mL/L时,废水COD去除率达68%,BOD/COD提高到0.36.如果用接触氧化进行二级处理,可使最终出水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陈新德 《上海化工》2012,37(12):1-4
针对环氧氯丙烷废水含盐量高、难降解等特点,采用蒸发-Fenton试剂氧化法联合对环氧氯丙烷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值、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3.0、H2O2浓度为2.50 g/L、Fe2+浓度为1.84 g/L、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0℃时,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90.4%。  相似文献   

11.
混凝-臭氧氧化法处理三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经混凝处理后的出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值稳定在350~600 mg/L,水中残留的COD物质可絮凝性很差. 对水中残留COD物质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采用混凝-臭氧氧化法处理三磺泥浆体系钻井废水,在6000 mg/L石灰和2000 mg/L硫酸亚铁(FeSO4)的混凝作用下,COD的脱除率为77.2%;对混凝出水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随初始pH值的升高,臭氧氧化效果增强,随COD值降低,臭氧指数(Ozone Index, OI)显著增大;在pH值为12.5下氧化5 min, COD的氧化去除率达81.2%;混凝-臭氧氧化法两步反应的COD总去除率为95.7%,出水无色,COD<100 mg/L,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糖精钠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糖精钠废水的特点,本研究从物化法与生化法两种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预处理研究。物化预处理中,采用铁氧化法,可使铜去除率≥98%,CODcr去除率≥40%,色度去除率≥80%;混凝法可去除CODcr≥60%,色度去除率80%左右;Fenton试剂氧化可使BOD5/CODcr由原水的0.15提高到0.5,同时去除CODcr40%左右,色度80%以上。生化预处理采用厌氧膨胀床工艺,当进水CODcr浓度<3500mg/L时,CODcr去除率≥80%,当进水CODcr处理>3500mg/L时,BOD5/CODcr比值由进水的0.2提高到0.3以上。依据上述研究,经过适当的工艺组合,可使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从而为该类废水实验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Fenton试剂法氧化处理黄姜皂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姜皂素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试剂深度氧化技术进行降解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原水COD的质量浓度为34676mg/L,色度为3500倍,浊度为475NTU,在Fe2+投加量为2.92g/L(绿矾14.48g/L),H2O2投加量为70g/L,pH值为1左右,反应时间0.5h的最佳条件下,COD、色度、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1.15%、95.71%、94.74%。通过甲基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浓度,为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0.5h),无需调节pH值,不受SO42-浓度影响,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选用实际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臭氧协同内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效应,然后探讨了协同作用下铁碳比、铁碳量、进气量、溶液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协同内电解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比内电解单独作用,臭氧单独作用时的效果好。实验结果显示,染料废水初始pH=3,铁碳比为1:2,铁碳量为100g,进气量为300L/h,反应时间为90min时处理效果最佳,脱色率达到98.25%以上,COD去除率达88.10%。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iveness of ozone and ozone-UV processes on effluents containing chlorophenol was evaluated.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3.06 mM of 2,5-dichlorophenol in distilled water and wastewater at pH 7 with ozone dose of 37 mg/L. An ozone dose of 1.2 g/h was effective in completely degrading 2,5-dichlorophenol and reducing the toxicity of its by-products. Overall, ozone-UV process was more effective in the oxidation of 2,5-DCP. Ozone-UV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showed the highest mineralization (53%), dechlorination (100%), COD removal (75%), and biodegradability (BOD5/COD = 0.85). The organic/inorganic matters in wastewater seem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xidation of 2,5-DCP and supports the use of ozone and ozone-UV processes for industrial effluent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臭氧对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预氧化效果及其对后续生物处理过程的强化作用。实验表明,臭氧对废水的色度去除很有效,<160mg/L的臭氧投量就可去除90%的色度,废水pH较小时色度去除效果较好;臭氧氧化对废水残留COD(化学需氧量)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不同的pH条件下去除率有差异,总体每毫克臭氧可去除0.44mg ̄0.64mg的COD;臭氧氧化对废水NH3-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臭氧有效投加量为240mg/L时,废水COD去除率降低,氧化后出水BOD(生化需氧量)上升,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7.
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的水处理工艺,通过各种强化技术更快、更多地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使其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链式反应,从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快速高效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盐。采用两种典型的高级氧化技术:电芬顿和臭氧,一体化处理船舶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20 mA/cm2,芬顿试剂n(H2O2):n(Fe2+)=3:1,C(Fe2+)为0.01 mol/L,氧气速率2 L/min,臭氧投加量6 g/L时,电芬顿-臭氧一体化装置能有效降解船舶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当处理时间为120 min时,对COD去除率可达86.4%。  相似文献   

18.
臭氧化降解给水系统中磺胺甲噁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臭氧对难降解的磺胺甲口唑(SMZ)的氧化效果,考察了pH、臭氧投加量、SMZ含量、自由基清除剂的去除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在强碱性溶液中,O_3分解产生·OH,通过·OH的强氧化作用,质量浓度为200μg·L~(-1)的SMZ废水在臭氧投加量为4mg·L~(-1)条件下,去除率可达56.83%.臭氧氧化对SMZ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尤其在高pH条件下,·OH可将SMZ氧化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主要是对氨基苯磺酰胺、NO_3~-以及有机酸.  相似文献   

19.
臭氧预氧化强化煤气废水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存在着色度、NH3-N和COD等指标超标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然而单独依靠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的COD和NH3-N需要较高的臭氧投加量,处理成本很高。探讨了臭氧对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预氧化效果及其对后续生物处理过程的强化作用。实验表明,臭氧对废水的色度去除很有效,投加<160mg/L的臭氧就可去除90%的色度,废水pH较低时色度去除效果较好;臭氧氧化对废水残留C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不同的pH条件下去除率有差异,总体每mg臭氧可去除0.44~0.64mg的COD;臭氧有效投加质量浓度为240mg/L时,废水COD去除率降低,氧化后出水BOD上升,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臭氧氧化对废水NH3-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对比原水与臭氧氧化出水的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发现废水经臭氧氧化后其成分有两种变化趋势,既有一定量的小分子物质产生,又有大分子物质聚合生成,因此臭氧预氧化后续处理工艺应以生物处理为主,同时配合混凝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