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Q启示录     
QQ,腾讯Open ICQ(网络寻呼机)的昵称,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来到每个电脑网络用户的身边,每天传递着无法估量的情感和信息。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残酷是空前的,但在网络寻呼服务业,上个世纪QQ无疑是笑到最后的,而在2001年推出移动QQ收费服务项目之后,腾讯笑得更甜。但如果说过去是时势造就英雄的话,那么明天就等待着英雄去造就新辉煌了。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如何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一点.传递的内容更多一点,是人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从烽火台到飞鸽传书,从电报到电话,再到现在的电脑网络,信息的传递经历了从实物到光电信号再到数字信号的变化。信息传递的速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传递的信息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信网络就像人的神经一样。将整个世界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电脑》1995,(11)
由广东科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主办的“科德投资信息电脑网络(证券专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情况良好.该网络采用先进的电脑远程联网方式向加入网络的证券商提供实时新闻报道、投资策略分析、证券市场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的电脑网络出现问题时,可能要对电脑网络中的各项参数,如网卡、网络设置、网络连通性等一一排查,这样既麻烦又不好统计。其实系统自身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诊断工具,只需一个命令,即可对系统中的网络故障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数字化技术大量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利用电脑网络工作和学习的人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电脑网络为主要交往形式的新的社会群体。通过电脑这种高科技手段,一种未来的虚拟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正在开始建立。由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交往方式的独特性,因而具有了不同于一般社会生活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化网络对社会心理的演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网络的出现消除了信息传递冲突,当Intrtnet成为人类至今为止最在的互动出版工具时,传统新闻媒体的基础被解构了。人们蓦然间发现:一个“对话”的时代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与网络》2000,(7):12-12
(一)数据备份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兴建网络的热潮。从Internet到Intranet,网络已经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目前,美国95%以上的计算机已经进入网络。即便是在中国,网络计算机也正在以极高的速度增长。网络的普遍建立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空前简化,同时也刺激了信息量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在享受网络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时候,也不应当忽略它给人类埋下灾难性隐患——网络不仅简化了大规模信息的传递,也同时简化了大规模信息的毁灭。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商务系统也是如此。因此在电子商务系统中要有很好的系统的数据备份设备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0引言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众遭遇的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改变该状况,让大众的工作、生活免遭黑客的攻击或蓄意侵犯,应增大对电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研发,让大众的信息不至于外泄。所以,通过对电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探讨,让大众远离病毒或木马,确保电脑的正常运转,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电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推行,大众会获得安全感;通过网络,信息公开化已经变得极为普遍,而怎样在顺畅沟通的同时兼顾安  相似文献   

9.
“网络”即指两个以上相连在一起的计算机。计算机连接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让人类相互通信;共享资源。 你一旦启用Internet,你可把信息传递给网络上任何一个人,甚至可以把信息传递给与Internet相连的其它网络上的人们。使那些原本昂贵或维护困难的资源能被网络中任何人使用。在Internet上,我们共享的是信息资源,而不是共享硬件。局域网(LAN)是由某种类型的电缆把计算机直接连在一起的网络。把局域网连在一起所组成的网络叫广域网(WAN)。大多数的广域网是通过电话线路连接的,少数的也采用其它类型的技术,如卫星通讯。Internet中大多数广域网连接是通过电话系统。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建立Internet服务的瓶颈通常是缺乏快速可靠的通信系统。 在一个学校,有很多的局域网。例如,心理学系有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数学系、计  相似文献   

10.
自从Internet出现以来,首先解决7信息传递的标准问题,那就是,通过HTML语言描述了信息的标准格式,结果是,在TCP/IFtb议网络互连的灵活性的支持下,信息可以自由传递了。在!nternot上的任何一个结点,只要使用刑览器这种通用的软件工具,就可以看到信息。形成了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发布方式,这种方式的出现,导致对现在的媒体的冲击。可以想象,当计算机网络的传输速度达到了多媒体要求的时候,各种书目就可以在电脑上实时播放了,而电脑的互操作性,可以允许人们主动要本观看节目和查阅信息,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节目的出现。当然,…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科学家莱布尼茨早在300年前曾设想:人类总有一天会发明一种科学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图形符号将会像1+1=2那样,能够被使用各种语言的人们所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网络的出现,为视觉符号成为人类思维交流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提供了可喜的条件。其实,人们只要使用符号,就会不知不觉地传递和维护某一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网虫无疑是构筑当  相似文献   

12.
结点的移动性、传递信息的随机性和无链路连接传递是机会网络的一些信息传递的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与人类社会中人类传递信息的过程极为相似。传统的机会网络算法用于社会网络时会因为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特有的关系属性等问题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随机性、移动性、无连接性等特征作为连接机会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桥梁,设计了一种选择最优化动态合作树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建立动态拓扑结构树的方式,并建立可靠性、可用性、衰减因子、权重因子等作为拓扑结构中的权值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最优合作对象和最优合作路径。仿真实验表明,与经典的机会网络算法相比,该算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材质的创建 赋予Maya造型物体的材料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材料组是一个带有各种层次关系节点的网络集合(Shade Network Group);而节点(Node)是一个能够处理信息的管道,管道一方面接受外界(别的节点)输入的信息,同时另一方面经过自身的处理功能把输入信息转化为输出信息传递给另外的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各种连接关系组合起来即可形成某一种特定的材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网络控污与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信息环境的异变,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弥散性,乃至严重污染,使网络信息环境的内在良性运动受到窒息。控制网络信息的污染是人类科技水平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除了利用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等手段控制网络信息污染外,更重要的就是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其战略重点则是抓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包括防污意识、控污能力、拒污道德三个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和新中国证券业同时诞生的黎明网络与证券信息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交所成立之初,黎明网络就为其成功设计建设了电脑网络交易系统,在世界率先实现电脑无纸化交易。现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黎明网络确立了证券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终极目标: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接入方式,使得任何对象,获得任何所需信息,享受任何相关服务(6A)。  相似文献   

16.
正当人们把视线的焦点集中在“B2B”和“B2C”等立足销售关系的电子商务模式时,一种以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形态为目的的新电子商务形式已经悄然出现。广州地球村电脑网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evsoft.com.cn)把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C to E(company toemployee)和 E to C(employee to company)运用于实践,并取得了成功。在 C to E 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中,企业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通过互联网招募员工,并依托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管理,组织成一家网上的虚拟公司(Virtualfirms/Virtual Corporation)。而公司员工称为虚拟员工,虚拟员工熟悉互连网,他们扮演着传统企业中员工的角色,协同工作,完成公司统一目标。地球村公司率先在1998年10月开始了在网上设立“虚拟公司”的尝试,1999年3月,地球村第一名全职虚拟员工申请得到批准;1999年10月和12月,地球村虚拟公司通过互连网络与日本客户先后达成两项合作项目。自虚拟公司运作以来,虚拟公司很好地完成了软件合作开发、设计、实施和汉化等工程,并为地球村先后完成了员工管理系统、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支持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为了使这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信息必须迅速而精确地在各种型号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终端机、电话机、传真机之间传递。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配置布线系统把上述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组织的信息传输网络。早期的各种布线系统不是从整体出发考虑配置的,不仅互不兼容,而且重复投资,浪费惊人。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一种标准的布线技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  相似文献   

18.
电子邮件(email)出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它是自计算机网络形成以来人们所使用的最早、最广泛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之一。1982年,ARPANET电子邮件建议发表于RFC821(传输协议)和RFC822(消息格式),经过10年的发展,基于RFC822的电子邮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早已踏入了信息时代,而网络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媒介正悄无声息地占据了我们生活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这给我们的日常交流及信息传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即快速便捷的传递信息的速度以及大量的数据输送量,但同时,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出现了更多的隐患.因此,网络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将对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与如何对其进行加密进行简要论述,希望可以为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存储,就是对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存储的目的是使信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求各种方法来记录信息,从最古老的结绳纪事和岩画,到甲骨文、蔡伦造纸、照相术、印刷术等,到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人类找到了革命性的方法,在特定的规则下,通过01序列组合.能够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形式的记录。网络的发明,则奠定了以光速进行01数字信息传递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