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各地公私进呈本、各地献书人、各地禁毁书、四库所收地方文献、四库收录各地著述等多个角度,对<四库全书>成书之后有关<四库全书>区域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呈现了四库学研究现状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编纂山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三大四库系列丛书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本文对各丛书的特点与学术价值进行了评析,并就收录范围、编辑体例、印刷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九十年代“三大四库文化工程”:《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四库禁毁书丛刊》的缘起、建设及其意义做了较全面的概述,从而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库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对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郎菁 《图书馆杂志》2005,24(10):64-69,36
清乾隆时被列入四库禁毁书目的,有陕西人所著三部诗文集:《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其作者孙枝蔚、李柏、屈复,是清初陕西诗坛的中坚人物,其中孙枝蔚、李柏在遗民诗界也享有盛誉,屈复虽生于清初,因其同样强项不屈的民族气节,也被误归入明遗民,同出一脉的反清思想是三部诗集遭禁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在保存了大量中国传统文献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献和人们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摧残。文章系统介绍了乾隆借编纂《四库全书》之名,而大兴查检、禁毁图书之实的全过程,同时也指出书籍能否流传,完全在于书籍本身之价值,封建专制者“寓禁于征”的愿望只能是—厢情愿而已。  相似文献   

8.
“笔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至宋代才日臻成熟.流传至今的宋人笔记大约有500余种,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文献价值.清代开馆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37种宋人笔记.这些笔记多是旧本久佚或湮没不传者,或可补史传之阙、于考证有益者.此外,四库馆臣还对所辑宋人笔记做了大量的校证工作,为后人的深入整理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四库馆<永乐大典>所缺卷次,有两种目录详细记载.目录证明四库馆时<永乐大典>缺二千四百零四卷的记载有误,缺二千四百二十二卷的记载更加可靠,亦为考量<四库全书>中"水乐大典本"价值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首考《书画题跋记》作者郁逢庆之生平;次考其成书过程与抄传印行,认为四库本在诸本中质量最高,因其所据为清初学者汪森校订作序本;最后论定郁书之价值、阙失与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元主始末志》是一部署名明朝文史大家王世贞的稀见文献。这部书在很多文献目录中有所著录。近年来,随着王世贞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有少数学者将《元主始末志》在大体上做了分类和馆藏查询的研究,尚未有学者关注此书真实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元主始末志》抄本的研究,发现此书实为明代焦竑《献征录》第120卷《四夷》和明代《粤大记》《黄萧养传》的合集抄本。《献征录》《四夷》因为内容涉及女直及西域部落,在清代被列为禁毁图书目录,存世较少。《元主始末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民间秘密流传的“伪装书”。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证了清代禁毁书<静悱集>成书、刊刻及遭到禁毁的原因和经过,并对作者身世及本书的版本流传递嬗做了简要考订.通过对诗集中有关词语的剖析,阐述了清代文字狱中对"语涉违碍"类书籍禁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四库馆开,清高宗向全国征集图书,河南宋瑞金献出家藏抄本九种.但在目前的四库学研究论著中,尚未有人论及此事.宋瑞金家藏本被湮没不闻,原因就在私人献书被并入了地方官员所征的图书中.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图书馆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本《周易辨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四库底本”,业界确信无疑,且有文章论证。经研究发现,此本与翁方纲所作提要有矛盾,继而与文渊阁、文津阁等四库本比对,内容差别甚大,基本认定此本非四库底本。遍查海内外藏本,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吴玉墀进呈本与四库本同,此本即为四库底本。此重要发现使之得以正本清源,为研究者提供巨大帮助。在遍览海内外藏本的基础上,将《周易辨录》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比对,对藏于中科院图书馆及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版本进行更正。山东省图书馆藏本虽然不是四库底本,但作为三大进呈本之一,经藏书家李文藻、周永年先后收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清初南洙源点阅,加之金彩集参,具有独特的价值。经考证,确定了其准确版本,更正了山东省图书馆著录错误。  相似文献   

15.
赵龙 《图书与情报》2012,(4):141-144,2,145
宋人笔记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极高的史料价值而备受四库馆臣的关注,约有500余种传世至今。四库馆臣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精神,严格著录"广见闻"、"资考证"、"裨劝戒"的"说部之佳本",并公允评论之,从著录中可以管窥四库馆臣对宋人笔记的学术认知。  相似文献   

16.
谶纬文献是我国古代谶书文献与纬书文献的合称,是始于西汉、盛于东汉并延至隋唐五代的谶纬思潮的文化载体.东汉时期,对谶纬文献的整理以及对宗室私造谶纬文献的打击已包含禁毁的因素.魏晋六朝时期,出于政治目的,加之谶纬文献自身的缺陷,谶纬文献屡遭禁毁.然而,谶纬文献仍具有一定的研习群体与传播受众,拥有一定的卷帙.谶纬文献的渐趋消亡主要缘于兵燹的损毁与后世经学的汰洗,与政府禁令的关系并非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荟要》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衍生书籍,是四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深入研究四库学大有裨益。《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著录书籍数量相差较大,编纂蒇工时间不同,编书要求也不尽一致,导致它们的体例内容略有差异,在四库学上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从《四库全书荟要》中著录书籍的缮录校勘、分类编排、选录原则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四库全书荟要》的四库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家图书馆藏《惜抱轩四库馆校录书题》钞本源自姚鼐四库提要分纂稿之稿本。其与现通行整理本《四库提要分纂稿·姚鼐稿》之间存在较多异文,其中更是多出了四篇分纂稿,分别是《却扫编》《桯史》《西溪丛语》与《辍耕录》分纂稿。通过将新见的四篇分纂稿与不同时期的四库提要进行对比,可以发掘出姚鼐四篇分纂稿的学术价值,亦可管窥《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过程中的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9.
清廷借编修《四库全书》之机,在全国征集图书的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查禁,对违碍之书加以销毁,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亘古未有。姚觐元将其汇辑为《清代禁毁书目四种》,开清代禁毁书目研究的先河,具有重要的文献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卢小薇 《图书馆学刊》2011,33(12):118-120
概述了我国古代政书——“三通”的编撰者、主要内容、编撰方法和编纂体例,并对各书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