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级质控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成效.方法 实施手术室护士长-专科组长-专科护士三级质控管理模式.结果 手术安全核查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手术器械清点正确率均为100%;术中压疮发生率为4%;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达95%,术毕器械完好率为98%,手术医生的满意率达98%.结论 三级质控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孙珊  冒文盈  杨美玲 《现代医学》2021,(12):1460-1463
目的: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方法,简化满意度测评内容,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效用,以期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依据.方法:将改良前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纸质版现场发放(对照组1)给外科医生进行评分;将改良后的满意度测评量表分别运用微信平台推送(对照组2)和运用医疗行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一级质控工作责任到人,实现一级质控体系的控制职能。方法由高年资的责任组长2—3人组成,每人独立承担科内所负责的相应护理责任组包干护理的病人的整个护理过程中基础质量、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级质控体系,深化服务内涵。结果与过去广泛开展的护理三级质控体系相比,护理一级质控管理病区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护理一级质控管理模式的运行,以科学的护理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出护理价值观,护理质量也得到持续、稳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三级质控模式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患者在病房护理管理中采用三级质控模式,对照组39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护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护理指标评价方面差异性较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与实施前前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实施前后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三级质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在各科病房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院科内逐级护理质控管理要求、组成方案、具体应用措施和执行程序,说明建立完善的科内逐级护理质控,不仅可以坚实基础,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设立6个质控小组,通过构建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四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有效、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比较质控前后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医生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季度检查各质控小组评分情况。结果(1)质控后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率分别为1.67%、2.50%,均显著低于质控前(6.67%、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质控后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6.28±15.38)分、(95.25±14.09)分]均显著高于质控前[(82.79±12.11)分、(79.96±11.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质控后各小组总体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质控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率及护理纠纷率,有效提高医生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魏亚莉 《吉林医学》2011,(34):7411-741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实施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部分,护理质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内容,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控、反馈、评价,不断发展和改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发挥护理人员的整体和个体化能力,保  相似文献   

8.
护理质量管理促进组在医院护理质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申萍  孙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2):1150-1150,1152
为了增强护理管理队伍的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成为质量管理的主体力量,自2003年开始,我们通过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促进组的质控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稳步提升,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唐静 《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43-144
在广大群众卫生保健需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而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之后,作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应该从保障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护理缺陷,减少医疗及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0.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中重要的子系统,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必须加强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在医疗制度深入改革和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在手术室实施护理质控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在服务优势的构建上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大提升了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行手术全过程监控管理。结果实施查对制度,健全手术室护理质控体系。结论查对制度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过程控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业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2):45-45,51
目的将“过程控制”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探索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一种可行性方法。方法将实施“过程控制”前1年设为对照组,后1年设为管理组,采用三项考核指标(“三基考试”成绩、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手术室护理综合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成绩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过程控制”实施1年后,将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过程控制”能够确保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有效控制。结论实践证明将“过程控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促使手术室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工作向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建立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将2015年7月后建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15年7月前施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58±1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2±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31.02±10.58)分、(32.57±9.05)分和(36.44±11.24)分、(37.84±8.24)分,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作为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择期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BC分析法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推广应用ABC分析法管理模式提供方法。 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住院患者8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0例与对照组4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ABC分析法护理管理模式,观察2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9.8%)和护理文书合格率(99.5%)高于对照组(92.6%、92.1%),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0.7%)低于对照组(7.2%),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对专业技术(98.45±4.08)、护理环节(98.87±3.13)、护理认知(95.34±3.98)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0.34±3.78、88.93±4.10、85.03±3.34),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病区环境的评分(95.34±3.12)与对照组(94.09±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在生理(18.18±4.00)、心理(22.57±3.18)、社会(19.30±3.10)、环境(12.88±2.45)四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6.88±4.04、17.88±3.20、16.00±2.99、10.85±2.36),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ABC分析法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护理质控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某医院手术室将"1+6"质控模式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手术室麻醉医生、外科医生、护士、患者共计200人参与护理工作日常过程动态管理,形成月质量简报,修订成季度服务手册.以改善患者结局为目标,借助问卷星等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稽查.各指标专人负责,弥补日常督导盲区,行政主任、护士长全面把握,及时反馈,有效激励,形成全员参与、专项负责、及时反馈的质控模式.〔结果〕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外科手术消毒合格率由88%上升到97%,安全核查率由78%上升到97%,切口标记率由67%上升到91%,术前抗生素正确执行率由76%上升到100%,手术体位摆放合格率由77%上升到92%,手术室仪器设备准备合格率由79%上升到94%,标本差错率由3.45%下降到0.07%,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由1.2%下降到0.01%,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由0.78%下降到0.04%,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2.21%下降到1.17%.患者满意度由85%上升到98%,医生满意度由73%上升到99%.〔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1+6"质控模式,有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沈桂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25-1127
“零度宽容”即绝不宽容,毫不宽恕,缘自“被打破的玻璃”理论。一块完整的玻璃窗被打破后,若得不到及时修理,则会向周围发出一信息,说明无人关心玻璃的缺损,造成更多的玻璃被打碎。它揭示的是真正负责的、有效的管理必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折不扣、近乎苛刻的“零度宽容”。自2007年3月以来,我们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零度宽容”的理念,把护理工作当成“玻璃窗”,把“零度宽容”用于护理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曾孔芳 《吉林医学》2009,30(6):552-553
手术室是医院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技术部门,在医疗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工作上的疏忽、技术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重大事故或伤害。为了保证手术室内有良好的工作秩序和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必须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有秩序、有节奏、高效率地运转。手术室的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管理、手术配合中的质量管理、手术室环境管理、消毒灭菌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器械敷料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为改进前组,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改进护理管理后为改进后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理念"的相关培训,对两个时期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①改进后组急救药品和器械、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合格率(99.79%、99.67%、98.99%),医生总满意率(100.00%),患者总满意率(99.13%)均高于改进前组(93.17%、95.16%、96.05%、95.19%、9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改进后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范知晓率(100.00%)、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98.23%)、规范操作合格率(98.19%)、手卫生合格率(98.76%)、机器及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100.00%)、分机分质量用物合格率(100.00%)、感染阳性区域护士考核合格率(98.41%)均高于改进前组(81.13%、87.26%、88.54%、88.32%、97.24%、89.17%、8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对实际工作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