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机化学的建设思路、内容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具体做法,提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流程,探索了与混合式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陶瓷装饰·彩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进行介绍,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类实践课程的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超星学习通"是一个集监督教学、课程建设、资源管理、课堂互动、学习交流、在线答疑、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于一体的在线教学平台,它支持移动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就是将线上学生自学与线下课堂讲授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单向的知识传递到通过交流、协作达成主动的知识建构.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辅助管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考核标准的构建,包括线上预习、线上作业、线上实验结果、线下考勤、实验报告、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建立更加规范、公平、公正的实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制药工艺综合实训实验”是一门紧密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教学课程。为了提高“制药工艺综合实训实验”的教学质量,作者探索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课前采用在线预习教学内容和规范化实验教学视频,课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并将思政理念贯穿于每个实验的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可为同类实践性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药物化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预习效果差、学生自主性不强等问题,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善上述情况,就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教学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行结果显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所提升,教学效果良好,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游赟  王中一 《广州化工》2022,(21):232-23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以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课程建设为例,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构建了混合式教学的策略设计,探讨了课程实施情况和效果。实践证明,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对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质量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伟  李芊  张丽  张雅茹 《广州化工》2022,(21):240-242
在当前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建设具有地方高校专业特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作者在化工类专业课程“化工原理”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论文列举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实施结果,分析了部分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过程控制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PLC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模块课,文章基于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特点,探索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 学模式,将教学活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建设在线学习资源、优化课程教学 方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立足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环境工程实验技术"一流课程建设。坚持内容创新、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合理进行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与学时比例分配。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后续线上拟融入思政元素,增加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准入测试环节,使课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高职院校建筑识图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设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介绍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建筑识图类教学中的创设为主要依据,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特点、课前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互动和翻转课堂融合进行、实践拓展教学环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实施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建筑识图类课程中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霞  王亚琴  金杰 《安徽化工》2021,47(5):126-128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要求,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和实体实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线上实验与线下实验相融合的混合式实验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以《有机化学》专业基础课程为例,通过课程线上的教学资源,课程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设计,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课前发布学习任务、课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后作业辅导和答疑情况等的实践,探析了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创新创业元素、教师完善教学信息化手段和线上资源、学生增强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成效;同时对创新创业元素与课程教学的衔接性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进勇  余倩云 《生物化工》2023,(1):133-135+138
为响应教育部打造“金课”的要求,顺应“双万计划”建设,微生物学教学结合课程定位,以立德树人为原则,以教书育人为根本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通过应用雨课堂及中国MOOC(慕课)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主要从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预习,线下课中采用雨课堂互动教学,课后复习检测、完成实践作业、查文献做项目。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借助智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互动性增强,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传统的线下单一教学方法存在许多不足,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本文比较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单一教学的优缺点,提出了生物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方法,可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专业群基础共享课程《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实践性课程中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建立包含在线演示实验操作的网络课程设计体系,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阿司匹林制备实验项目为载体,深入挖掘该项目实验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完善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形成宝贵的教学经验,以期能在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19)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根据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高校实验课堂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线上实验课程资源的建设、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的创新、线下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验课程考核机制的完善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物理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催化化学知识点多、难度大,研究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构建并实践了催化化学研究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线上线下学习的特点,对催化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知识点的分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催化化学课程质量、培养研究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并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催化相关知识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石油炼制工艺学》为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经过多年的建设,课程教学团队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双师型”教学团队和良好的课程实践教学条件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开展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开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化学类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实验"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探究.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和微瑞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线下实验课程与线上平台有机结合.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高效运用.  相似文献   

20.
文成  田玉琬  王贵  胡杰珍  余江 《广州化工》2022,50(9):211-213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和慕课学习的优势相结合,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课程的优势互补,提升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基于工程认证要求提出的“以学为中心”原则,本文以“工程材料及成形”课程为例,通过对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探讨了混合式课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线上线下教学的建设思路,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环节设计和课程考核评价方面,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