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怀理论是一种以爱为核心,注重关怀关系,尊重生命个体的理论。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防治当今中小学校园的欺凌问题。从关怀理论视角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同学关怀关系的疏离、学生个体的抽象化和学生关怀道德的失落。基于关怀理论的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路径在于重构学生的关爱关系、培养学生的包容品格和提升学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2.
3.
校园欺凌的实质是学生缺乏关怀导致的道德行为偏差,进行严厉的惩戒的确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但并不能让学生意识到欺凌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校园欺凌治理的关键应该是让未发生欺凌的学生断绝欺凌的念头,形成道德自律;让被欺凌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关怀教育理论主张以关怀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其教育思想与防治校园欺凌的感化、教育、挽救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从关怀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学生缺乏自然关怀体验,阻碍了伦理关怀的激发;学校缺乏关怀氛围,部分学生道德异化;关怀榜样缺失,部分学生道德冷漠。由此提出校园欺凌的防治之道:加强自然关怀,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育成关怀品德,消灭欺凌的种子;营造关怀氛围,切断欺凌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5.
<正>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1])欺凌行为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正常社会化进程。~([2])近年来的调查显示,校园欺凌行为日益走向低龄化,欺凌手段也更具有隐蔽性。~([3])对于校园欺凌存在的原因,学界及社会各界基本达成一致,即社会、学校、家庭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会、学校、家庭在各自应行使的职责中存在的缺位和错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4])在国家层面,有关部门亦认识到家庭在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中的重  相似文献   

6.
校园欺凌现象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对584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学生占到6.1%,"偶尔被欺负"的占到32.5%,男生较之女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2006年,有关部门对西部某地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3):137-144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归因在校园欺凌行为应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欺凌行为中主要角色的归因特点、道德情绪归因及归因偏向进行了系统剖析,详细梳理了归因方式与应对策略间的关系,阐述了归因干预训练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行了归因干预训练程序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特殊性,大多研究集中于对客观因素的探讨而忽视了心理动因。从小学生归属感缺失的角度切入,结合实际案例,详细探讨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点和成因。与此同时,通过将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和校园欺凌现象作类比剖析,发现归属感缺失为两者的共同诱因。这启示我们,小学生归属感的塑造和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有效遏制学生的负面行为,帮助构建班级和谐生态。  相似文献   

9.
黎琳武 《林区教学》2023,(5):115-120
中小学校园欺凌是当前较为严重的校园问题,寻求校园欺凌的破解之道是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要职责。基于黑羊效应的视角,发现群体高压下的中小学校园欺凌是黑羊效应的实际体现。从分析中小学生群体高压的原因以及危害入手,审视黑羊效应下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中学生的角色适配以及相应的形成机理,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在校园欺凌之前,有效预防黑羊效应的发生;在校园欺凌之时,积极应对黑羊效应的进行;在校园欺凌之后,有效减轻黑羊效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频次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有效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为青少年学习和身心发展提供舒适健康的校园环境是我们的共识。从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产生原因以及校园欺凌的特点分析,结合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发挥法律的规范性、权威性、可预见性,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现象。  相似文献   

11.
12.
对于现在我国初中校园的安全问题而言,其中部分是因为校园欺凌造成的,它们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同时也让他们心理素质朝着错误的方向恶化发展。而对于学校欺凌的现象调查,不难发现,对于这些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学校周边的一些地区。对于欺凌行为的认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应对措施。对校园欺凌行为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加强认识,学会去避免,促进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基础在于明确校园欺凌的具体行为。当前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探讨,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学界普遍采用的主观意图恶劣、违背他人意愿和重复性、持续性等传统特征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校园欺凌问题的实际情况。校园欺凌是当前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政府管理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确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校园欺凌定义,明确校园欺凌的具体行为,对于现有政策法规的进一步修订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校园欺凌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发生频率、后果的严重性、手段的隐蔽性和残忍性都有逐年增强之势,背后原因令人深思。针对校园欺凌现象,须德法兼治,从法治教育、心理教育、压力疏解等方面着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发力、多措并举,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校园欺凌深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防治刻不容缓。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C镇某普通中学的24位欺凌者展开调查,使用SPSS数据分析总结校园欺凌的角色特征、类型和危害。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社交网络的微观影响;家庭、学校、社区的中观影响;法律、教育、文化的宏观影响。研究表明,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需联合多方共同改变学生的环境系统,从而改变个人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青少年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场域,打造阳光、安全校园是社会以及亿万家庭的共同诉求,然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却让学校教育教学面临重重挑战。学校场域中规章制度的过度“规训”、教师教育惩戒权不明、师生课堂交往的失衡、同伴群体对游戏规则的漠视以及家庭场域中不良惯习的迁移都会促使校园欺凌的滋生,通过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育人因素、明确教师治理校园欺凌的权利与义务、重构师生交往的良性环境、转变同伴群体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建立学校与家庭场域的联动机制来优化学校场域环境,以期发挥学校场域在校园欺凌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欺凌者的人格发展走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产生校园欺凌现象既与欺凌者的同情心缺失、基本需求匮乏有关,也与家庭监管缺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和惩罚机制不完善有关。应从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满足儿童需求、纠正公众认知偏差、增加欺凌者的违规成本等着手。  相似文献   

19.
张红霞 《学周刊C版》2019,(19):186-186
“逃离文化”理论主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审视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学生由于跟不上学校教育进度,过早地被流水线式教育所淘汰,无法获得教育的乐趣,往往会产生逃避的心理,通过欺凌他人获得快感并深陷其中。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构建包容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终身受益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注重于学习成绩,需要破除传统教育的限制,落实素质教育。文章主要针对基于“逃离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治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校园欺凌可以看作是部分学生群体道德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但欺凌事件发生受到扭曲的快感、渴望被认同、找回自尊、唯我独尊、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影响。校园欺凌中学生群体的心理行为包括群体归属心理、群体认同心理、群体促进心理等。其群体心理的形成可能源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社会与网络的误导与激化和道德推卸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必须从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引导等方面重塑学生自身的道德感知与理性处理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