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 1年6月确诊并符合研究要求的肺癌化疗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避免了直觉性、经验性护理的盲目性,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改善和缓解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本院肺癌放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无疲乏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癌放疗患者系统化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常规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健康教育、认知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等系统化护理干预.简易疲乏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比较两组病人的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4 w后,干预组病人较对照组疲乏程度减轻,生活质量功能提高.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肺癌化疗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 将40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肺癌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肺癌患者一般状况调查量表、简易疲乏量表、症状评估量表,分别在于预前,干预1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及肿瘤相关症状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2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肿瘤相关症状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有氧运动、心理疏导、疲乏日记、健康宣教等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消除或减轻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肿瘤相关症状,提高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86例,依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癌性疲乏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癌性疲乏、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癌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癌性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对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肺癌化疗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给予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的肺癌化疗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功能、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特异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可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钦  曾凡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275-3277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十预质控小组中的专职护士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抑郁焦虑状况、睡眠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5天后,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焦虑状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目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认知干预、休息和睡眠干预、社会心理支持、早期有氧锻炼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70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5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癌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53例纳入对照组,2019年1月~2020年3月开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5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癌因疲乏性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癌因疲乏性量表评分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肺癌患者癌因疲乏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围术期各指标得到优化,进而促进术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至2019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洁颖  吕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215-1217,1220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EORTC-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EORTC-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与运动功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6例,未合并睡眠障碍,观察组54例,合并睡眠障碍,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定量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评估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认知行为;采用心理健康评估量表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情况,主要从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估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ESS、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FMA、MMSE与LOT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GQOL-74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显示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指标分值更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较低,对运动功能与认知行为、生命质量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需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规范化健康护理教育对发热门诊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门诊发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健康护理宣教,采用自制健康知识评分量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庭康复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肿瘤科收治的8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iper fatigue fcale-revised, PFS-R)、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2组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疲乏总分低于对照组(t=42.859,P<0.001),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68,P<0.001;t=9.332,P<0.001;t=10.050,P<0.001)。结论 正念癌症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疲乏状态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于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肺癌化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正念减压疗法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得分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护理干预对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114例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肿瘤内科化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正念减压疗法为基础的护理干预,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欧洲癌症研究生存质量核心问卷(European Core Questionnaire on Quality of Life,EORTC QLQ-C30)等工具比较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8周后RPFS量表4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QLQ-C30量表5个维度及总评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RPF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和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降低老年丧偶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和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陈霞 《天津护理》2022,30(5):564-568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肺功能及疾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应用目标管理护理干预模式,两组护理周期均为2个月。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护理2个月后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护理2个月后肺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得分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2个月后,干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均随干预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干预方法与干预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此外,护理2个月后,干预组肺功能分级<Ⅲ级率及疾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增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骨二科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肿胀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肿胀程度、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显著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