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晓虹  曾春芳 《心脏杂志》2007,19(5):581-58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可以评价人体内自主神经活动情况,定量测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1]。本研究旨在了解HRV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符合WHO 1997年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48(男86,女62)例,年龄(63±15)岁。按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和WHO临床命名标准,心绞痛型45例,心肌梗死型27例,心力衰竭型17例,心律失常型55例,原发性心脏骤停型4例。无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疾病者(对照组)140(男80,女60)例,年龄(53±10)岁。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B rentwood 8800型24小时D…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RV)改变,并观察疾病状态下HRV改变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对26例冠心病、31例糖尿病患者及25例健康者24小时、白天段和夜间段HRV长程时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冠心病组与糖尿病组及两组内白天与夜间HRV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两组患者HRV昼夜节律性丧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52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功能衰竭组),33例冠心病心功能代偿期患者(心功能代偿组),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比较三组间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和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昼夜频域指标变化;分析此类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变化与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功能代偿组24 h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和5 min窦性R-R标准差平均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除以整R-R间期的个数的百分比和三角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组的各时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也低于心功能代偿组(均P<0.05),且昼夜频域指标变化无差异;将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组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32)和心功能≥Ⅲ级(n=20)两个亚组,结果发现心功能≥Ⅲ级组心率变异性各时域指标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能在心功能代偿期自主神经平衡就已受到损害,当出现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时交感活性增强,迷走张力进一步下降,自主神经调节昼夜节律功能丧失,心率变异性指标的下降与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因此心率变异性指标可作为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对照组用阿司匹林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基础上,稳心颗粒组加服稳心颗粒1袋,tid,连用2周。对2组的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稳心颗粒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稳心颗粒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CHD患者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性早搏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61例做过Holter监测的冠心病患,对不同程度室早分级与心率变异关系,有、无室早患间的心率变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Lown Ⅲ级室早患HRV指标SDNN和SDANN index较Lown≤Ⅱ级的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有与无室早患间HRV各项指标无差异。结论:多源性室早患存在HRV异常。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DCG)中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LF、HF、Q-T间期变异等指标,对75例冠心病者(A组)和52例正常人(B组)的24h 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24hHRV指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 冠心病者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3组: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正常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闭塞组);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结果①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SDNN、SDANNind、SDNNind逐渐下降,完全阻塞组这些指标下降最显著;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有进一步下降趋势,但只有3支病变HRV下降才有统计学意义;③左冠状动脉病变SDNN、SDAN-Nind显著下降,而右冠状动脉病变下降不显著。结论冠心病患者HRV显著下降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范围广、病变在左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8.
心率变异性减低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两院1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资料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HRV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查体者有和无心血管事件组各时域和频域参数有无差别。结果有1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心血管事件组),180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无心血管事件组),有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HRV各参数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一般老年冠心病患者如HRV明显降低,则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9.
马志强  成蓓  王毅  狄明 《心脏杂志》2003,15(6):530-53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神经肽 Y(NPY)含量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 2 5例冠心病患者和 2 7例健康志愿者作 2 4h动态心电图并做 HRV分析 ,同时测定其空腹血浆 NPY浓度。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 ,冠心病患者 SDNN,SDANN,HF,L F显著下降 ,L F/HF和血浆 NPY显著上升 ,NPY与 HF,L F,L F/HF呈明显相关性 (r=-0 .9,P <0 .0 1;r=-0 .6,P <0 .0 5;r=0 .9,P<0 .0 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 NPY与 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及35例心脏、肾功能正常者进行比较,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的DC值和HRV各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血液透析组与肾功能正常组 DC、SDNN、rMSSD和pNN50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血液透析组与肾功能正常组间DC值、SDNN、rMSSD和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的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但与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努尔古  薛卫虹 《心脏杂志》2007,19(3):364-364
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无创性检查。定量分析、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本文分析HRV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标与冠心病(CHD)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者,按CAG结果分组,分析HRV各项指标与CHD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显示:SNDD、TRI、VLI下降程度与CHD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PNN50、VAI及LF/HF与CHD及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CHD的SDNN、rMSSD、TRI、VLI下降,且SDNN、TRI、VLI下降程度与CHD及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是预测CHD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任春霖  李东峰 《心脏杂志》2005,17(6):581-582,585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按有无冠心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B组为原发性高血压组,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血压及心率下降幅度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小,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时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化减小,提示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丽萍  张莉莉 《心脏杂志》2003,15(6):571-571
心率变异性 (HRV)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性检查 ,定量分析、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为了解 HRV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对冠心病患者 HRV与室外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探讨。1 对象和方法 根据 WHO诊断标准确诊冠心病患者 68例 ,按 2 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进行 L own分级 ,L own分级≥ 级为高危室早组 ,3 1(男 2 5,女 6)例 ,年龄 45~ 75(61± 10 )岁 ;L own分级≤ 级为低危室早组 ,3 7(男 2 7,女 10 )例 ,年龄 47~ 78(64± 6)岁。采用美国 Brentwood-880 0型 3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 ,连续检测 2 4h心电信号 ,专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对健康人(对照组)和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心绞痛组和前壁心梗组的正常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连续5min时段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及其平均值(SDNNindex)、心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下壁心梗组的SDNN,SDNNindex和LF低于对照组(均P<0.05);前壁心梗组的SDNN,SDANN和LF低于心绞痛组(均P<0.05)。心率变异诊断冠心病的阳性标准取低于对照组上述任一项指标95%区间下限值,则其特异性为93.9%,心绞痛组敏感性为51.2%,心梗组为71.4%。提示心率变异下降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可以作为一项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调控的无创性指标.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硬化)己表现出明显的心率变异特性,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HRV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期望对临床病情的估计和治疗提供参数.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冠心病组122例,男66例,女56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对30例健康、35例冠心病患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患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结论:冠心病患有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 : 对 5 9例原发性高血压 (EH)、5 4例冠心病 (CHD)和 38例 EH并发 CHD患者与 34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 (HRV)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EH组和CHD组与对照组除 EH组的 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 (SDNNIndex)外 ,其余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EH并发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 ,参数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但不同疾病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当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时这种受损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率变异性分析作为一种检测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状态的无创性方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日益广泛。许多心血管疾病均存在心率变异性的异常。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心肌梗死后的预后评价,阐明疾病发生的部分机理、药物疗效研究等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规律及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206例冠心病患者发作心肌缺血情况并根据其是否伴有心绞痛,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Ⅰ组)和SMI(Ⅱ组),并与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对比。结果检出单纯SMI例数占冠心病心肌缺血例数的71%,SMI发作次数占心肌缺血次数的81.2%,SMI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均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峰在06∶00~12∶00,00∶00~06∶00最少;各组HRV的特点:SMI时各时域指标依次减少,Ⅰ组、Ⅱ组与对照组比较,Ⅱ组与Ⅰ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I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最常见表现形式,心肌缺血改变了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而SMI的发生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加重有关,SMI缺血程度、持续时间是引起急性心脏事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