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2006年阜城县有部分地块发生了大斑病,病害影响不太大,经调查发病玉米是个别品种.防治玉米大斑病应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是伊通满族自治县玉米的主要病害,本文主要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分级标准、发病条件、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斑病是沐川县玉米生产上的常见病害之一,历年来由于发病较轻,没有引起重视。2003年,玉米大斑病在全县19个乡镇普遍发生,局部成灾,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病害大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县农业局的组织下,笔者对本县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并通过访问农户、与乡镇农技员和种子代销商座谈,从多方面分析了沐川县2003年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根本原因。1玉米大斑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1.1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是导致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玉米大斑病病菌是…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结合工作实践,该文着重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大斑病菌通过各种渠道互相传染,严重的影响着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就从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入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遏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斑病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常见病害,是世界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侵染机制、发病症状及发病条件进行了论述,指出利用抗病品种、改善耕作栽培环境、化学防治等措施,可以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刚毛座腔菌引起的一种叶枯性病害,是近年来制约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病原,发病原因,发生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义 《现代农业科技》2010,(6):154-154,156
玉米大斑病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常见病害。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侵染机制、发病症状及发病条件进行了论述,指出利用抗病品种、改善耕作栽培环境、化学防治、建立测报制度等措施,可以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9.
桦甸市玉米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桦甸市玉米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有玉米根腐病、玉米粗缩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灰斑病、玉米茎腐病5种。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技术措施对这5种病害进行有效防控,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生产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严重减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玉米大斑病就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文章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使玉米大斑病的预防成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生产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严重减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玉米大斑病就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文章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使玉米大斑病的预防成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240hm2左右。由于玉米病害的危害,年产量损失10—15%,大发生时达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素,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将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玉米常见病害症状特点1、玉米大斑病症状特点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严重减产。文章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促进玉米大斑病的预防成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中常受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严重减产。文章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促进玉米大斑病的预防成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害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会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玉米种植人员应该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并且找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对玉米种植业带来极大的损害,要想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玉米大斑病。本文首先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大斑病的防治提出几点有效措施,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1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2010、2012和2014年,玉米大斑病在北京市延庆县重发生,其中尤以2012年发生普遍,发病面积达90%以上。监测结果表明,先玉335等高感玉米品种的连年种植是玉米大斑病重发的主要原因;7月下旬-8月上旬降雨偏多,中温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控制该病害必须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情测报、适时喷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斑病在河西乡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上升为河西乡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玉米大斑病一旦泛滥成灾,可造成玉米叶片和幼苗枯死,进而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要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侵染循环途径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茎腐病发生和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对玉米茎腐病在桦甸市的发病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拔除病株、集中销毁秸秆、秋翻地等农业防治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科学》2017,(4):36-38
为充分了解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2016年选择在黑龙江8个地级市50个地点对玉米大斑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0个不同地理区域玉米大斑病均有发生,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庆市让胡路区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48,哈尔滨市双城区周家镇发病最重,病情指数为60.37,但8个地级市之间玉米大斑病发生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不同地理区域病害发生不均衡,田间病原物的数量丰富,预测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中等程度发生,局部地区玉米大斑病有严重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