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正>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儿童的常见病、高发病。早期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甚为重要。1腺样体肥大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机制腺样体肥大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引起SOM的机制及其大小与SOM之间的相关性,至今仍众说纷纭。1.1咽鼓管阻塞Takahashi等[1]研究表明,由于肥大的腺样体压  相似文献   

2.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70例和腺样体大小正常、患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58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鼻咽X线侧位片A/N比值的结果将全部病例按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腺样体正常组、中度肥大组和重度肥大组。分析各组间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腺样体正常组与中度肥大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腺样体正常组与重度肥大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腺样体越大对鼻咽腔阻塞的程度越大,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杨光 《吉林医学》2011,32(26):5446-5446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08例和腺样体大小正常、患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结果:腺样体肥大组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为39.8%,显著高于腺样体正常组(8.0%),P<0.05;随着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增加,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差异增加。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56例104耳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所有患儿均行中耳置管术,并行腺样体刮除和扁桃体除术,术后所有患儿均复查声导抗,鼓室压图均为A型曲线。认为中耳置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合并有腺样体肥大时;此外,同时行腺样体刮除和扁桃体切除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以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诊的12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实验组,另取120例腺样体大小正常,慢性扁桃体炎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具有显著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影响、生理影响、依从性、自身影响等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与腺样体肥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的淋巴组织,增生肥大时可引起鼻塞、打鼾及张口呼吸等症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疾病,已经成为儿童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近来研究认为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相关。本研究从流行病学、生理解剖及发病机制上对腺样体肥大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耳鸣消失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听力恢复时间、中耳存在积液时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18(OSA-18)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住院、耳鸣消失、鼓膜愈合、听力恢复、中耳存在积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OSA-18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OSA-18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62例腺样体肥大并发104侧患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按病程将患儿分为3组,观察其手术前后鼓室图的变化。结果第1组(病程3个月~1年)手术有效率为100%;第2组(病程1年~2年)手术有效率为90.63%;第3组(病程2年~3年)手术有效率为68.75%。结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病程有关,病程愈长,分泌性中耳炎愈顽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328例,其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56例229耳,观察手术治疗前后鼓室功能图的变化.结果疗,其中治愈177耳;好转37耳;复发或无明显改善15耳,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12耳,持续病程超过2年.结论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临床病程的持续时间有关,腺样体切除术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关系。方法:40例患儿采用全身麻醉下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40例患者27例(32耳)治愈;11例(17耳)好转,2例(3耳)无效。结论:腺样体肥大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腺样体切除+鼓膜穿刺对鼓室图为“C”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37例患儿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结果:患儿术后听力均提高,拔管后随访13~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对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关系。方法:对96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与53例正常儿童,进行声阻抗检查,分析SOM的发病情况。结果:两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变应性鼻炎患儿易伴发SOM,并导致听力下降,对变应性鼻炎患儿SOM的防治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腺样体的不同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样体的不同形态同分泌性中耳炎(OME)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切除咽鼓管咽口周围的腺样体组织对OM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12月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腺样体的患儿,均行听力测试,手术中根据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间接触的紧密程度,作者将腺样体的形态依次分为以下4组:Ⅰ组(无压迫型)、Ⅱ组(挤压型)、Ⅲ组(紧贴型)及Ⅳ组(混合型),伴OME的患儿术后1个月行听力复查,分析各种分型在伴OME和不伴OME的患儿中的差异以及手术对OME预后的影响。结果 191例患儿中有145侧(包括54例双侧OME患儿和37例单侧OME患儿)伴OME,另237侧(100例)无OME;Ⅰ组无压迫型腺样体伴发OME比例较低(P〈0.05),而Ⅱ组、Ⅲ组及Ⅳ组腺样体是否伴发OME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对37例单侧OME的患儿进行比较,3侧无压迫型腺样体都位于无OME侧,Ⅱ组伴发OME的比例较低(P〈0.05),而Ⅳ组以伴发OME为显著(P〈0.05),Ⅲ组在两侧间无明显差异;OME患儿术后1个月复诊,痊愈率85.5%,总有效率92.4%。结论腺样体与咽鼓管咽口间存在的不同毗邻关系,压迫越严重越易导致与OME,有效切除压迫咽鼓管咽口的腺样体可有效治疗OM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鼻内窥镜直视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36 0例、4 0 0耳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 2 5 2例 ,占 70 % ;好转 90例 ,占2 5 % ;总有效率 95 %。治疗前听力平均损失 4 5 .4± 8.2dBHL ,治疗后平均为 33.0± 8.2dBHL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鼓室功能曲线治疗前B型 32 0耳 ,C型 80耳 ,治疗后转变为A型 30 3耳 ,占 75 .8%。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 ,在直视下进行 ,患者痛苦小 ,不破坏鼓膜的正常生理结构 ,可改善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 ,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群体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119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声导抗、鼻咽侧位摄片及电测听检查情况,经70度鼻内窥镜口腔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声导抗及鼓膜形态变化.[结果] 119例患儿中分泌性中耳炎44例(中耳炎发病率达36.97%),术后3个月内声阻抗及鼓膜形态恢复正常42例,手术治愈率达95.4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治疗上更强调去除病因;常规对此类儿童进行声导抗检查,可避免因漏诊而贻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和原因及对治疗的意义。方法 :动态观察分泌性中耳炎 5 1耳的咽鼓管功能。用鼻内窥镜检查咽鼓管咽口 ,根据咽鼓管功能状态行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以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 :5 1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 36耳 ,正常 15耳。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8耳 ,异常组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 32耳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咽鼓管功能异常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 ;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和局部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结论 :咽鼓管咽口病变影响咽鼓管的功能 ,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35耳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行常规声阻抗、纯音测听及鼻咽镜检查。在鼻内窥镜下切除增生组织,咽鼓管置管,并结合药物治疗。结果:复发18例、35耳中10例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生,6例咽鼓管扁桃体增生,2例咽鼓管咽口形成瘢痕。经治疗,16例、32耳治愈,1例、2耳好转,有效率97.1%。结论:传统腺样体手术由于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故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的范围、深度不能确切保证,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周围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也是重要因素。内镜下直视手术及咽鼓管置管,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药物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63例76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6耳,予以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抗菌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照组33例40耳,单纯口服抗菌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疗程结束1个月后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及相关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9耳,占52.8%(19/36),好转13耳,占36.1%(13/36),无效4耳,占11.1%(4/36),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12耳,占30.0%(12/40),好转13耳,占32.5%(13/40),无效15耳,占37.5%(15/40),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 (SOM)的关系 ,以便有效地预防与治疗儿童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方法 :为儿童鼻窦炎 96例与正常儿童 73例进行声阻抗检查 ,分析SOM的发病情况。结果 :两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儿童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密切相关 ,防治SOM中 ,须重视儿童鼻窦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36例经保守治疗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术前施行了耳部检查、鼻咽侧位片与鼻内窥镜检查,确定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然后施行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手术后跟踪随访。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3年余的随访,26例在1~6个月听力恢复正常,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在40~80之间;6例听力基本正常,只是某些频率下降了10~20dB;4例遗留轻度的气导听力下降。鼻咽侧位片显示已无肥大腺样体,部分患者鼻咽镜检查示咽鼓管咽口的压迫已经解除。结论:腺样体肥大压迫或接近咽鼓管咽口是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鼻内窥镜检查是确定二者是否有关的有效方法。鼓室置管可较快地提高听力,腺样体切除则可防止中耳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