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CCD医用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分辨率CCD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越来越受医疗机构欢迎的X射线数字诊断系统,与目前传统的DR和CR相比,其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动态范围和可靠性.介绍了基于CCD医用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曝光量在GIS设备X射线可视化无损检测中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GIS设备缺乏有效检测手段且其在电网中的重要性,云南电网在全球率先将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技术应用到GIS设备的可视化无损检测中。目前,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还没有现场试验操作规程、X射线机参数选择标准、图像处理系统等理论支撑。然而,在X射线成像过程中,曝光量直接影响着X射线数字成像质量,由此基于大量的现场试验及计算,提出了曝光量在GIS设备X射线可视化图像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脉冲X射线波形采集和剂量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Cs I耦合Si PD探测器,通过FPGA控制高速ADC快速采样脉冲X射线波形,实现在线实时分析X射线波形参数;通过与热释光探测器相互配合,实现单脉冲波形与剂量数值的可靠传递。经试验验证,脉冲X射线波形采集和剂量分析系统能够实现X射线波形的快速采集、实时分析和剂量传递,具有灵敏度高,一致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拓展,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线阵CCD扫描X射线成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数字化线阵CCD扫描X射线成像系统的原理性样机,其主要特点是用窄束X射线成像,从系统结构上抑制了散射对成像的影响,在满足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了成像所需的X射线剂量.介绍了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讨论了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并测量了系统的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6.
X射线辐照合成无机纳米粒子具有简单、清洁、高效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X射线技术,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等,特别是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探索纳米材料的结构信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利用X射线辐照合成金纳米颗粒及利用X射线技术原位探索金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X射线和中子联合成像能够极大的提升针对不同种类违禁材料的鉴别能力。光中子源具有中子产额高,系统稳定性好,既是X射线源又是中子源的优点,其不足之处在于中子探测会受到X射线脉冲的干扰,而为了避免这种干扰采用慢化中子延时错开X射线脉冲的解决办法又将带来新的问题,即中子探测空间分辨率的恶化。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探测慢化后光中子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光中子探测的空间分辨率,并设计了一套光中子成像原型系统,通过模拟手段评估了系统的各项参数性能,获得了理想的模拟成像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嫦娥工程是我国重大空间项目之一,是我国开展深空科学探测的标志性工程.空间X射线成像谱仪系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重要科学载荷之一.它包括太阳X射线监测器、X射线成像谱仪和电子学电路系统三部分.本文介绍空间X射线成像谱仪的工作原理、软件结构、主要性能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0.4mm像素X射线阵列探测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像素大小为0.4mm的X射线阵列探测器系统的设计,探测器以闪烁陶瓷材料Gd2 O2S:Tb耦合光电二极管阵列构成,可应用于几十到100keV的X射线数字辐射成像系统,可作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平台中的探测器系统.介绍了探测器的信号处理方法,给出了用该系统获取的实际图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利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对电力设备变压器进行透照检测时可能造成变压器中绝缘油绝缘性能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利用X射线对变压器油进行辐照的研究。该研究利用不同管电压下的便携式高频X射线机分别对带电压和不带电压的变压器油进行定时间的照射,实验结果表明在经常使用的几种管电压下X射线机对绝缘油的照射不会对绝缘油的油色谱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在经常使用时的较高管电压下X射线的照射会对绝缘油带电倾向性产生较大影响。该研究发现将会对今后X射线数字成像透视检测技术形成标准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对保证电网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监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岚  朱海君  张硕成  王丹  乔卫民 《核技术》2006,29(5):384-387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控制系统中,需要监视现场和环境的场合很多.设计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现场智能控制设备,阐述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设计,描述了监视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人机交互性好、研制成本低且操作使用简便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监视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低噪声,数字化,集成度高的数据采集系统是当今辐射成像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这些要求提出了一种不同传统的阻容反馈式的前置放大器电路形式。  相似文献   

13.
DR图像的区域分割是箱包DR-CT检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二维直方图阈值化方法,在一维直方图灰度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局部空间的信息,利用分水线算法在二维直方图垂直投影上求取分割阈值,取得了较好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放射诊断学的快速发展,当前许多医院都在购置或使用医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机房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临床使用。本文结合日常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从DR机房的规划设计、放射防护设施施工、放射防护验收监测方面探讨了DR机房建设过程中的要点,为医院的机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for radial plasma position on HL-2A based on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 principl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PID control system, it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he better dynamic response, the smaller quantity of calculation and the better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核反应堆设计效率低、资源集成度不高、创新能力受限等问题,提出了数字化反应堆技术研发的实施构想。通过对数字化反应堆技术在核反应堆研发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情况,发现搭建灵活可扩展的数字化基础平台框架、建立基于系统工程的三维协同设计体系以及基于知识工程的大数据管理是数字化反应堆技术应用在反应堆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了基于非完全Beta函数的遗传算法以及基于此遗传算法的自适应灰度变换,在此基础上,使用3种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实现了辐射图像的自适应灰度变换,比较了3种方法的处理时长、稳定性、遗传代数的影响等,将其应用到集装箱DR/CT检测系统图像处理模块中,实现了有效的自适应图像增强。  相似文献   

18.
韩赞东  刘继国  罗晟 《核动力工程》2008,29(1):14-18,24
介绍了一种基于控制Petri网(CPN)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将库所与输出和操作关联,将变迁与输入和条件关联,并引入了宏库所和宏操作,实现了对复杂控制系统的分层次设计.在分析燃料元件装卸系统(FHS)基本功能和装卸流程的基础上,利用CPN对其进行了分层设计.根据变迁的触发条件,设计的CPN可直接转换为PLC的LAD程序;该程序在FHS模拟控制系统试验台上进行了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结构清晰,描述严格准确,程序设计高效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球床式高温气冷堆(HTGR)燃料装卸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a validation method of a stability monitor using a BWR model with multiple Wiener noise sources, of additive and multiplicative nature. This model is solved using the modern methods to integrate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systems, that are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Îto-Taylor expansion, and developed by Kloeden and Platen (1995), Kloeden et al. (1994). The synthetic signals generated with this BWR reduced order model with multiple Wiener processes are then used to obtain what are the optimal ways of filtering the signals for the different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decay ration (DR) and the natural frequency (ω) of the system. Also, for each DR estimation method, we study what is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algorithms to obtain the order and coefficients of the AR model that yields the best prediction of the reactor stability parameters for a broad range of DR values.  相似文献   

20.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作为一种不同于CPU技术的数字电子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核电厂安全级仪控系统。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技术的核电厂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NuPAC及反应堆保护系统的结构,分析了NuPAC平台在简化系统设计、独立性和多样性等方面对反应堆保护系统结构的改进。此外,分析了FPGA技术在提升反应堆保护系统的确定性、安保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介绍了反应堆保护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其挑战。本文将为今后国内其他基于FPGA技术的核安全级仪控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