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开展《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与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进行的对比试设计工作,验证新编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所采用的公式和多数参数的取值是正确的,提出的设计要求是合理的;部分设计要求高于建筑行业相关基础设计规范,反映了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所受载荷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风电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软件(简称"WTF软件")由圆形扩展基础设计、圆形承台桩基础设计、八边形扩展基础设计、八边形承台桩基础设计、方形扩展基础设计和方形承台桩基础设计6部分构成,是FD003-2007<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的配套软件.通过输入地质资料和风机荷载等参数,软件可生成基础设计报告和配筋图,是一套专门为风电场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而研制开发的软件.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法是风电工程项目在开展后评价工作中比较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通过前后对比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风电场项目在实施后与原可研设计间存在的差异,对原有可研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印证和判断,进而为后续风电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经验。  相似文献   

4.
风电项目应用BIM技术进程落后于建筑工程领域,参照国外BIM的发展趋势,风电项目BIM设计是必然趋势.利用BIM模型数据形成数据中心,构建风电场BIM设计信息应用平台,在BIM应用平台上实现了数据的调用,解决了各专业设计软件的数据接口问题,实现了风电项目设计分析计算、碰撞检测、工程量提取等BIM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福建和广东的近海风电场常存在浅覆盖层地质,在其风化岩层中普遍存在的孤石给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根据工程实践,一是适当增加前期地勘费用,提高地质参数和地质分布的准确性,降低孤石带来的风险;二是根据地勘资料比选最优基础结构型式;三是加强设计与施工单位的密切联系和配合,后期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案,有效保证桩基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6.
就兆瓦级风电增速齿轮箱的结构设计以及齿轮箱齿轮副的接触强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大大增加,主要体现在风电机组设备成本的增加,工程前期、勘探、设计费用的增加,附属工程增加引起的投资增加,施工费用的增加,运行维护成本的增加等几方面.从风资源的准确性和风电设备质量两方面对海上风电场的工程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风轮在旋转的过程中,风轮获取的风能中需要消耗一部分来克服空气阻力,因此,叶片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空气摩擦对设计的影响。结合1.2 MW风电机组叶片设计参数,应用黏性流体边界层理论,分析空气与风电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叶片受到的摩擦阻力,建立了叶片表面摩擦阻力计算模型,得到在摩擦力作用下,输出同样功率需要用弦长来补偿的结论,进一步修正了叶片弦长设计理论~([1])。最后通过Fluent仿真,分析气流摩擦阻力对叶片出力的影响,并与Glauert设计方法和Wilson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摩擦力后弦长增加,且在不高于9 m/s的风速下原弦长和桨距角设计理论比Glauert理论和Wilson理论具有更高的功率和风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珠日河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属西辽河和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该区地基特性为中软土第四系地层,地下水埋深浅,土层不均匀,风机基础采用桩基础进行处理。文章以该风电场一场四期工程为例,对桩基础设计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夏婷  张木梓  陈杨  申新贺  朱明亮 《水力发电》2022,(6):105-108+118
近年来,全球风电开发的重心逐渐向低风速地区转移,充分挖掘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潜力成为突破风电发展瓶颈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指导全球低风速风电开发,在总结全球风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低风速风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低风速风电发展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2020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4%,增长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疫情下的逆势增长。全球新增装机中低风速风电占比快速提升,从2015年的6.7%增加到2019年的37.3%。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和北美是低风速风电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中国低风速风电装机占全球的72%。未来低风速风电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由于风资源能量密度低、靠近负荷侧等特点,低风速风电开发需在机组设计、开发模式、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世界风电继续蓬勃发展,截至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达7422万kW,比上年增加H1520万kW,增长25.6%。[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课题基于STC15F2K60S2单片机控制设计使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对风电机组变桨超级电容备用电源状态检测。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以及CAN总线数据传输系统;软件部分包括单片机主程序、电压检测程序、电流检测程序、温度检测程序以及CAN总线数据传输程序。设计采用STC15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比市场上常见的51系列单片机更加先进,拥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同时,设计使用CAN总线技术作为数据传输系统,增强了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确保了系统传输数据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邸南思 《湖北水力发电》2022,36(2):49-53,78
通过对海上风机基础内平台三种典型结构特性对比分析,明确不同结构形式内平台在施工及安装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各自适用的场合,为后续内平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应用SolidWorks软件的"配置"及"设计表"功能生成不同基础直径下内平台系列模型,可实现一次建模重复利用,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6年加拿大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657MW,创历史新高,总投资10亿多美元,打破了2005年装机容量240MW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专门设计和优化用于近海的首台风轮机在西班牙投入商业运行 ,装机容量超过 3MW。 2 0 0 2年 9月 ,该原型风轮机开始向西班牙Iberdrola供电公司的电网送电。由GE风能公司制造的 3.6MW机组是世界上安装的最大风轮机之一 ,安装在西班牙马德里东南 2 30km处GE风能公司租用的农田上。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其风况十分接近近海风况。一旦原型试验完成 ,预计新的风轮机将于 2 0 0 4年面市。根据该公司 1.5MW风轮机系列的可靠技术 (在世界上已有 115 0多台 1.5MW机组投入运行 ) ,新机组是专为高风速地区设计的 ,增大了发电机的尺寸 ,转子直径为 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东莱州风电一期工程地处沿海地区,风电场地基为软基,承载力较小的特点,采用桩基础设计.通过桩型比选,布桩优化,最终方案为:每个基础采用17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中心布置一根,内圈4根,外圈12根.  相似文献   

17.
恶劣气候条件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礼达  任腊春 《水力发电》2007,33(10):67-69
在我国,恶劣的气候条件是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此,详细分析了低温与结冰、台风与雷击等恶劣自然条件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供今后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壤丘陵区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电项目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批风电项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建设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问题.以浙江山地风电项目为例,对南方红壤丘陵区风电项目的水土流失成因和水土保持专项措施设计进行初步探讨,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3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在巴基斯坦实施的第一个风电EPC总承包项目的组织经验为背景,分别从设计、采购、施工3个方面,对海外风力发电EPC总承包项目控制关键点进行论述,为将来其他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贵州风电项目的投资特点,站在设计院的角度,分析了风电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以及EPC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阶段投资的控制。希望通过对投资的全面控制,使总承包商在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获得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