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是2种常见的伴随高发病率、死亡率和健康经济负担的心脏疾病。两者常常共存,心衰患者中房颤的患病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5%,Ⅱ~Ⅲ级10%~26%,Ⅳ级可达50%~([1])。虽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很多大型队列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88例房颤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5例;射频消融组44例,药物治疗组44例.所有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随访期间主要观察患者的全因...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二者关系密切并可相互影响.近年来,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在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也日益提高.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导管消融在不同条件下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后的心功能变化. 方法 2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消融治疗和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时有15例患者仍为窦性心律或阵发性心房颤动,比较该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X线胸片中心胸比例和6min步行距离. 结果 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LAD缩小而 LVEF增加(均P〈0.05=,其他参数无明显变化(均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LVEF和6min步行距离增加(均P〈0.05=,而LVEDd,LAD和心胸比例缩小(均P〈0.05). 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消融治疗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正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常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1])。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衰的房颤患者,每年有3. 3%发展为心衰~([1])。心衰是房颤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因此房颤合并心衰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房颤合并心衰的发病率并不低,但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心衰症状明显的房颤患者,节律控制常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但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AAD)维持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发生与维持机制研究的深入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逐步进入临床。为提高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 ,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作者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晨阳 《心电学杂志》2009,28(2):125-127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6%,85岁以上则接近10%。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心房颤动疾患的社会负担将加重。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该病患者总数约800万。心房颤动通常不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但可导致中风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与正常同龄人相比,该病患者的中风机会增加50%~70%。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入选2005年至2012年共57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采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附加二尖瓣、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及左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以改良基质。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管消融术,平均手术时间(192±36)min,X线曝光时间(28±8)min,随访时间(3.1±2.0)年,单次消融成功率42.1%,多次消融成功率61.4%,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消融成功率36.4%,非梗阻性患者成功率67.4%(P=0.031)。结论环肺静脉消融结合基质改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常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射频导管消融术在治疗房颤伴心衰中的表现优于传统药物,但消融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研究表明,左心房内径、容量和球形度、术后早期复发、左心房疤痕组织与纤维化以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等可用于预测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后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中房性心动过速是否消融终止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持续心房颤动行分步法消融术中转为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86例,43例继续消融终止房性心动过速(消融终止组),43例消融不能终止房性心动过速而行电复律(未终止组).随访2年,比较两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结果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55例(63.95%),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31例(36.05%).复发率消融终止组(27.91%)与消融未终止组(44.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左心房前后径窦性心律组[(41.78±7.95)mm]小于复发组[(45.85±8.5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术中房性心动过速能否消融终止不影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目的评价经导管消融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35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组),合并的器质性心脏病类型包括肥厚型心肌病4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1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心脏瓣膜病5例;冠心病9例。同期7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非器质性心脏病组)。消融方法为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消融终点为同侧肺静脉电隔离。结果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平均左心房内径大于非器质性心脏病组[(42±5.7)mmvs(36±5.3)mm,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实现消融终点。器质性心脏病组平均随访(8.7±5.6)个月后,77.1%(27例)的患者为稳定的窦性心律;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平均随访(7.2±3.7)个月后,84.6%(66例)的患者为稳定的窦性心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无症状性肺静脉狭窄3例,其中器质性心脏病组出现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出现2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发生1例心脏压塞,经紧急行心包穿刺引流后恢复。结论CARTO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伊布利特对胺碘酮转复失败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共63例,52例(A 组)先行胺碘酮转复,失败后行伊布利特转复,11例(B 组)只接受伊布利特转复.结果 A 组45例(86.5%)患者转复成窦性心律;其中25例经胺碘酮转复,20例加用伊布利特后转复.B 组7例(63.6%)转复成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 A 组和 B 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房颤动转复成功率 B 组为57.1%,显著低于 A 组胺碘酮和伊布利特合用的84.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胺碘酮单药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1例患者伊布利特转复过程中出现7.4s 窦性停搏.结论伊布利特能提高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转复的成功率,两者合用时需注意窦房结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