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估输尿管镜虚拟模拟器在手术培训教学中的作用。方法20名无输尿管镜手术经验学员随机分成模拟器训练组和传统教学组。模拟器训练组学员接受模拟器操作培训,传统教学组学员不经过模拟器培训。随后学员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25台输尿管镜取石术操作,术后上级带教老师给予相应操作评分。比较两组学员掌握手术所需要的最少台次及每台手术操作分数。结果模拟器训练组学员相比传统教学组学员有着更高的初始手术熟练度。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模拟器训练组学员对手术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P<0.05)。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面两组近似。结论输尿管镜虚拟模拟器可提高初学者对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操作技能,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系统化模拟训练模式在软性输尿管镜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培训课程分解为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操作、套石篮抓取结石以及使用钬激光碎石3个部分。前瞻性选择我院2017年3月软性输尿管镜培训班学员30名,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和自主练习组,每组15名。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学员利用体外培训干式模拟器,严格按照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逐一完成3个部分的训练内容,每个训练部分操作学习60 min。自主练习组学员利用体外培训干式模拟器自主操作学习180 min。完成训练后,分别对两组学员在体外培训干式模拟器和猪动物手术下进行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动物手术集合系统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和干式模拟器下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套石篮抓取结石、钬激光碎石。记录并比较两组学员的操作时长以及导师对操作情况的整体评价量表(GRS)评分。结果 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学员在动物手术下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和干式模拟器下软性输尿管镜移位定位、套石篮抓取结石、钬激光碎石考核中的操作时长均短于自主练习组学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规范化系统训练组学员考核中导师对各考核项目操作的GRS评分均优于自主练习组学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系统化模拟训练模式模块化分解了软性输尿管镜学习过程,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有助于学员快速掌握软性输尿管镜的操作技巧,缩短了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3.
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输尿管镜被广泛地运用于腔内探查、碎石、止血、肿瘤烧灼等疾病的诊治[1],成为泌尿外科重要的诊治技术之一[2].但由于输尿管镜操作难度大,技巧要求高[3],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制约了初学者对该项技术学习和掌握的进度[4].为了缩短低年资医生对输尿管镜操作的学习曲线,探讨输尿管镜操作的临床教学方法,本研究自行设计并制作出透明泌尿系统模型,运用于本科进修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镜术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在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7月14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内引流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顺利置入双J管引流后治愈,漏尿分别于术后1—4周停止;1例患者输尿管镜下置管失败改开放手术修复治愈。全组病例留置双J管于术后1~2个月后拔除,术后随访6个月~2年,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证实患侧尿路连续性恢复,输尿管通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或正常。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内引流术是处理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陈宝芝 《华夏医学》2002,15(5):622-623
输尿管内窥镜手术是泌尿外科诊断和治疗尿路疾患的重要手段 ,也是尿路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无创口、损伤小 ,术野清晰 ,疗效直观可靠 ,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 ,而为多数患者所乐意接受。我院自 1992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 ,使用德国狼牌输尿管镜 ,共行输尿管镜诊疗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会师手术在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连续收治因妇科腹腔镜手术导致输尿管损伤患者14例,平均年龄46(24~71) 岁,双侧损伤1例,右侧损伤10例,左侧损伤3例。全部15侧损伤中输尿管瘘合并梗阻9侧,单纯输尿管完全梗阻6侧。腹腔镜术后确诊输尿管损伤中位时间20(0~207) d。B超显示患肾平均积水宽度3.0(2.5~4.2) cm,9例尿瘘患者引流液或阴道溢液肌酐水平平均值2 439(655~6 317) μmol/L。逆行加肾造瘘造影显示患侧输尿管完全梗阻,部分可见尿瘘,导丝无法通过损伤段输尿管。经肾穿刺于近端输尿管留置导丝,使用输尿管镜于透视下切开梗阻段输尿管,将损伤部位近、远端输尿管会师,留置输尿管支架,共行手术15次。术后复查B超、立位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并长期随访。结果:14例患者手术顺利,均成功放置输尿管支架。术后复查B超及立位腹平片,显示肾积水消失、支架位置良好,支架保留时间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48(185~964) d,随访期间肾积水未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应增强对输尿管的保护意识;输尿管镜下输尿管会师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可有效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并避免二次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学技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的28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1例,中段3例,下段24例,分别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6例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顺利置入双J管后治愈,同期行经皮肾穿刺造瘘4例.12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明确诊断但置双J管失败,改行开放手术修复治愈.双J管于术后1~2个月后拔除,4~6周拔除肾造瘘管.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侧尿路连续性恢复,输尿管通畅,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或正常.7例术后出现狭窄需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输尿管镜检利于明确诊断,置入双J管是处理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致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 350例施行输尿管镜术病例及发生医源性损伤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医源性损伤病例中输尿管口损伤34例,发生率0.8%,粘膜下假道形成47例,发生率1.1%,输尿管穿孔12例,发生率0.3%,输尿管撕裂伤6例,发生率0.1%,输尿管粘膜袖状撕脱3例,发生率0.07%,无输尿管断裂发生;本组输尿管损伤病例置入双J管内引流保守治疗95例,开放手术2例,二期行后腹腔镜手术5例。结论:严格掌握输尿管镜诊疗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把握术中镜下输尿管异常情况,可以避免医源性损伤发生,出现损伤后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疗设备的进步,许多医学领域中,微创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输尿管软镜是泌尿微创腔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因此其在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输尿管软镜术术后清石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仍是阻碍输尿管软镜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上尿路疾病的诊治上,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肾结石的治疗方面,输尿管软镜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泌尿外科医师倾向使用输尿管软镜技术处理上尿路结石。但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过程中肾盂压力的测定、肾盂解剖等一系列问题未来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腔镜技术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并且提高了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微创和术后较短的康复住院时间,大大降低了住院成本等优势,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而输尿管镜术更是泌尿系内腔镜技术上的重要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输尿管及以上部位难于进行直观检查及输尿管与肾脏疾病必须行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的传统概念。现就近年来输尿管镜术运用于上尿路的结石、上尿路肿瘤诊治及其他非结石病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模拟器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周围血管介入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修医师30人,随机分为模拟器CBL组(15人)和传统教学组(15人)。模拟器CBL组采用CBL教学并结合使用血管介入模拟器,传统教学组采用固有培训方式。培训后对两组进修医师实施理论考试和真实环境下操作技能考核;并向模拟器CBL组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进修医师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模拟器CBL组进修医师理论成绩平均为(84.5±7.7)分,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2.6±8.7)分(P=0.024);模拟器CBL组进修医师技能成绩平均为(85.3±9.3)分,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0.2±10.2)分(I^2=-0.013)。模拟器CBL组医师平均操作错误率、术中造影剂平均使用剂量、平均造影时间、术中X线平均透视时间、术中X线平均累计曝光剂量、单位面积X线累计曝光剂量均少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0%(15/15)的模拟器CBL组进修医师认可CBL结合血管介入模拟器的教学方式。结论 血管介入仿真模拟器结合CBL可有效激发进修医师的学习兴趣.使之较快地掌握周围血管介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吴桂强  刘成倍  徐伟 《广西医学》2013,(12):1635-1638
目的比较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RP)和开放性手术(OP)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度BPH患者3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uVRP组(156例)和OP组(1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引流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残余尿量(RUV)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TUVRP组术中出血量低于OP组,术后膀胱引流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OP组(P〈0.01);手术时间TUVRP组长于OP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IPSS、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Qmax增大(P〈0.01),RUV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VR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4.74%)低于OP组(31.37%)(P〈0.01)。结论与传统OP相比,TUVRP治疗重度BPH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新生儿仿真模拟人在儿科住院医师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1名新生儿病房住院医师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培训前进行评估;利用新生儿仿真模拟人以案例模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成绩与培训后成绩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住院医师的反馈意见。结果培训前住院医师考核平均成绩为(37.82±1.17)分,培训后平均成绩(39.18±0.87)分,培训前后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 P〈0.01)。问卷调查显示,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均认为模拟装置辅助的教学方式很好。结论应用新生儿仿真模拟人,结合案例模拟教学,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20例拟行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活跃期采用常规平躺体位,干预组活跃期采用自由体位管理,观察两组活跃期胎先露下降速度,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最终采用的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 h出血量、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阴道分娩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阴道助产、剖宫产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分娩活跃期实施自由体位更有助于胎先露下降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邱智  张小东 《中国病案》2014,(11):71-72
目的:探讨评估前列腺电切模拟机在前列腺电切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参加前列腺电切模拟机培训的泌尿外科住院医师40人,进行前列腺电切模拟机2日培训,模拟电切25-80 g前列腺,通过问卷调查,包括前列腺腺体切除率、出血控制率、视觉真实性和全面评价,比较培训前后评分的差异,评价前列腺电切模拟机对住院医师培训的教学效果。结果前列腺电切模拟机用于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学员主观评分:手、眼、脚配合7.5±1.3分,视觉真实性8.2±1.1分和声音真实性7.3±1.5分。客观评分前列腺腺体切除率(85.2±13.7%)、出血控制率(93.3±9.8%)和安全性(95.3±11.6%)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计算机模拟手术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教学效果,减少初学者的手术失误率,缩短学习曲线,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邓雪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62-4363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阻滞效果、母婴安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分为两组:A组采用CSEA、B组(对照组)采用EA。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快于B组(P<0.05或P<0.01),运动阻滞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A组优于B组(P<0.05或P<0.01)。A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CSEA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可获得快速完善的麻醉镇痛效果和良好的肌松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母婴安全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广西基层医院推广"尿路结石治疗的规范诊疗技术"的必要性及推广效果,制定适合我区基层医院使用的尿路结石诊疗规范.方法 选择马山县为试点,对县、镇、乡村等各级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对培训前后医生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水平进行考核,评估培训效果和意义.结果 前期调查发现马山县各级医院的医生对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知识存在明显缺陷.经过培训,受训医生对"泌尿系结石"知识的知晓率由44.8%提高到82.3%,成绩从培训前(44.27±17.21)分提高到(80.07±5.77)分,培训后的各级医院成绩均有所提高(P〈0.01),培训效果良好.结论 广西基层医院医生的尿路结石诊疗知识存在明显缺陷,急需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受训医生尿路结石的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广西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患者心理状态、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0例行PKR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在PKRP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结果术后5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舒适护理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P〈0.05);舒适护理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7.89,P〈0.01)。同时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和RU均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和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较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行PKRP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膀胱痉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疗效;并能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增加尿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内白介素-6(尿IL-6)水平与肾小球、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本院肾内科50例IgA肾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尿的IL-6水平,并对IgA肾病组肾小球、小管间质病理损伤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IgA肾病组尿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gA肾病患者尿IL-6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r=0.35,P〈0.05)、尿NAG酶/尿Cr(r=0.45,P〈0.01)呈正相关,并与肾脏病理中的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r=0.32,P〈0.05)、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r=0.28,P〈0.05)、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数(r=0.41,P〈0.01)均呈正相关;尿IL-6水平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活动性指数无关。结论:尿IL-6水平增高可以反映IgA肾病患者肾小球慢性病变、肾小管间质尤其是近端肾小管的损伤程度,对IgA肾病病情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6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腹腔镜组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P〈0.01),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24 h、48 h时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1),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且胃肠动力恢复较快,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