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第三家国家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公司,于1997年1月24日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是国务院于1996年12月7日批准成立的由国家投资组建的国有独资石油公司。它主要从事国内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等经营活动,在国家资源统一配量的前提下,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国内销售业务;在国家批准的对外合作区域或区块内,与外国企业合作进行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等活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海天然气开发前景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南海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已达到3 235×108 m3,天然气年产量为60×108 m3,占我国海上天然气总产量的88%。在该区的勘探开发实践证实:①我国南海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②南海是我国海上最重要天然气生产基地;③深水天然气勘探所获得的重大突破,使得南海天然气勘探开发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是,南海天然气开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勘探开发投资大、成本高,深水勘探开发经验不足,存在海域争端等。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继续坚持自营与合作并举,加快南海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②以开发荔湾3-1气田为突破口,全面掌握深水勘探开发技术;③建立自己的深水研发和装备队伍;④努力推动南海争议区的共同开发工作进程。结论认为:南中国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望建成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如果战略目标明确、规划落实、勘探开发资金到位,2020年前后南海有望形成400×108~500×108 m3的天然气年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下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中国天然气工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大幅下跌,全球油气市场疲软。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于对近期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成绩的回顾和对未来发展形势的分析,认为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将双双趋缓,供需基本面呈现出宽松态势;低渗透致密、深层-超深层和非常规储层将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资源劣质化趋势难以改变;油价持续低迷和替代能源价格大幅下降将使得气价下行的压力增大;严格控制投资和大幅降低成本将成为提升效益的常态化手段。针对新常态,提出了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5点建议:①始终坚持加强勘探,确保工作量和投资到位,不断夯实发展基础;②高度重视开发前期评价,突出方案部署设计,把握产能建设节奏;③抓好老气田开发调整顶层设计,突出精细描述和管理,提升整体开发水平;④加大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力度,突出技术的简化和实用性,有效降低成本;⑤全面总结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经验,突出关键指标论证及设计,加强滚动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的投资及运营特点,选取基于现金流的收益法,建立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价值评估模型,并对其关键价值驱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针对某综合性石油公司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价值评估模型能够有效评估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并识别关键价值驱动因素;结合我国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原油处于勘探开发中后期、天然气上产潜力较大的油气勘探与生产企业,在低油价形势下,提升投资效益的两大最为关键举措为降低单位原油操作成本和提高天然气产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中国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天然气产量逐年上升。为保证中国天然气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应坚持立足国内7大盆地,寻找大型气田;加强技术攻关,完善发展适合中国复杂条件的天然气勘探配套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勘探节奏,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开展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和前期研究,为长期、持续发展准备接替资源;开展南中国海天然气勘探的前期准备;参与分享世界天然气资源,积极介入国外天然气勘探。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天然气业务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按期实现,总结回顾了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经验,分析了能源环境政策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影响,剖析了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展望了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巴黎气候协定承诺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环境下,中国天然气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天然气资源基础丰厚、资源探明率低、增储上产目标领域明确,与此同时,由于资源复杂化、勘探开发成本升高,天然气规模效益上产难度亦增加;尽管如此,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标,国家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按照当前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40年全国将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6×10~(12)~20×10~(12 )m~3,2030年左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峰值目标2 900×10~8~3 300×10~8m~3,届时国内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率在14%左右,发展目标具备可持续性。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提出以下5点建议:(1)保持天然气勘探开发持续稳定投入,确保勘探持续获得新突破和新发现、开发能够在弥补产量递减的同时保持产量箭头向上;(2)强化科技攻关,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突破勘探禁区、提高气田开发效益;(3)加强对已开发气田的综合治理,提高气田最终采收率;(4)统筹优化国内外气源、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构成,提高应对供气风险的能力;(5)对非常规天然气持续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支持,加快非常规天然气规模效益上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形势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分析全球能源消费现状入手,研究了全球天然气资源量、储量、产量、贸易量及消费量变化趋势,探讨了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的宏观政策、资源条件、输配气设施建设及市场需求等情况。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储量进入增长高峰期,已基本形成八大天然气主要探区:即陆上的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松辽、准噶尔盆地和海上的南海、东海探区;②天然气开发取得长足进步,产量大幅度快速攀升,预计2006~2015年间年均增长100×108 m3以上,到2010年产量突破1 000×108 m3,跻身天然气生产大国行列;③骨干输气管道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天然气干支线管道约3×104 km,干线基本覆盖了主要产气区和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全国天然气干线系统初具规模,但储气库建设仍有待加快与完善;④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加,国内生产不能满足需求;⑤ 进口气工作进展顺利,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规模不断扩大。此外,还对加快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①加强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②充分利用国内外天然气资源,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③统筹规划,尽快建设完善天然气运输、储存和利用等配套基础设施;④建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对天然气行业从政策、法规和导向性等方面的支持与监管。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作为新兴业务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长庆油田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通过对2000~2003年长庆天然气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及勘探效益、开发效益、生产效益的分析,指出: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效益,呈现出储量、产量大幅提高,规模迅速扩大,效益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挑战,提出以市场促天然气发展的建议:①加大投资力度;②建立市场投资体制;③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④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优化能源结构提出新目标,天然气使用比例将由"十一五"末的4%提升到8%。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成为中国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它的开发将有效缓解中国环境压力,中国将成为全球重要的页岩气产业示范区。但非常规天然气产业面临如下挑战:资源还需进一步落实、政策体系需要持续健全和完善、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亟待突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市场培育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促进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策略是:①建立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政策法规体系;②加强非常规天然气国际合作与交流;③加强天然气产业整体规划与实施;④培育非常规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⑤积极培养非常规天然气科技与管理拔尖人才;⑥建立天然气现货与期货交易市场。结论认为: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假以时日必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未来天然气产量增长的现实领域,实现其规模效益开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在剖析深层页岩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进展与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规模效益开发面临的4大机遇和5大挑战。4大机遇是:①中国天然气市场空间巨大,页岩气发展前景广阔;②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并支持页岩气勘探开发;③深层页岩气具备上产和稳产的资源基础;④技术进步将加快深层气规模效益开发步伐。5大挑战是:①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较浅层更大;②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的能力不足;③勘探开发成本较高,降本增效难度大;④生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⑤企地协调面临新的挑战。结论认为,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共建共赢、市场运行、继承创新等基本原则,在借鉴国内外典型页岩气区块规模效益开发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我国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推进措施:①完善生产组织模式,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②加强技术攻关,推进科技引领;③建立市场化工程技术服务机制,激发页岩气开发活力;④深化企地合作,推进共建共赢;⑤加快培育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推动页岩气就地利用;⑥积极争取政府产业支持,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开发投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几年天然气开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占勘探开发总投资的比例不断增长,投资效益虽然良好,但投资成本呈快速上涨趋势。通过对天然气开发投资的实际资料分析,认识到影响气田开发投资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条件、天然气组分、地理条件、经济环境、开发技术等。针对当前天然气开发面临投资总量增长快、探明储量类型复杂致使开采难度大、投产区块品位变差、气田产能建设开发工作量急剧增加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以下建议:①有利的价格税收政策能促进低品位储量开发;②调整融资方式,拓宽资源渠道;③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以保证企业对天然气开采的合理投资,促进天然气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十三五”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75×108 m~3。为了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分析了天然气发展的有利条件:1天然气资源丰富;2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日趋成熟;3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4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然后梳理了长庆油田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2已开发气田稳产能力减弱;3低产井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4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显现。进而指出了"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天然气勘探围绕上古生界致密气、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新区新领域3个层次展开,实现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及勘探领域的有序接替;2合理进行开发规划,重点做好老气田稳产工作,提高致密气采收率,加强新区产能建设,实现长庆气区天然气年产量稳中有升;3预计到"十三五"末,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00×108 m~3。  相似文献   

13.
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特征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基本特征作了全面分析,其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程度不高,资源相对丰富,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气区;②天然气成藏特点明显,类型差别较大;③目前天然气勘探进入大发现时期,天然气产量大幅度增长,储采比暂时较高.根据目前勘探开发状况,今后加快天然气发展的策略应是:①突出重点,继续加强天然气勘探;②加强提高单井产能的工程技术攻关,降低开发成本;③转变开发理念,提高管理水平;④通过体制创新,提高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是潜力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通过对北美页岩气藏的深入研究并系统总结其勘探开发历史与成功经验,指出页岩气藏是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探讨了页岩气藏在地质特征、开发特征上与常规天然气藏的明显差异。北美油气生产商把页岩气藏作为重要天然气开发目标,其有效勘探开发的关键在于有政策引导和水平井、水力压裂等先进钻、完井技术的成功应用。借鉴其经验,认为我国对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古生界海相与中、新生界陆相两大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在地质理论和钻、完井等生产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将成为中国现实的天然气资源。建议加快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外合作,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美页岩气藏的深入研究并系统总结其勘探开发历史与成功经验,指出页岩气藏是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探讨了页岩气藏在地质特征、开发特征上与常规天然气藏的明显差异。北美油气生产商把页岩气藏作为重要天然气开发目标,其有效勘探开发的关键在于有政策引导和水平井、水力压裂等先进钻、完井技术的成功应用。借鉴其经验,认为我国对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古生界海相与中、新生界陆相两大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在地质理论和钻、完井等生产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将成为中国现实的天然气资源。建议加快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外合作,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中国石油始终把天然气作为战略性和成长性工程,高度重视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建设、生产销售和下游利用,并在资金、技术、体制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确保快速发展的天然气业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效益贡献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新技术将有着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①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降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的方向发展; ②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着重于节约费用,并且需要开发能改善水基泥浆性能的新技术; ③三维地震勘探仍将继续处于重要的地位; ④水平井钻井技术很有发展前景,它是立体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 ⑤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将转移到开发储量小,水位更深的油气藏,这就需要发展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3年4月24-2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非常规油气峰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多家从事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开发相关业务的大公司以及准备涉足参与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领域的国内跨行业大公司出席了会议。会议针对未来10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政策导向及前景展望、国外页岩气开发特点及状况、勘探钻井采气技术、水资源管理、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模型建立、地面工程专利专有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2月修订)《天然气地球科学》(双月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其宗旨是评述天然气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报道世界各国开发地壳中常规天然气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我国天然气科技攻关和勘探新成果,促进我国天然气地质学学科的发展,推动我同天然气田的勘探与开发。近期目标以报道烃类气体的研究和勘探开发为主;长远目标是报道地壳和大气圈中的一切有用气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这些气体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目前,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有关天然气研究和勘探开发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方法和新成果,设有综述与评述、天然气地质学、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勘探、天然气开发、非常规天然气,天然气与环境、天然气资源与经济、研究前缘等栏目。欢迎国内外天然气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天然气产量也不断增加,市场开发规模迅速扩大。但根据天然气市场规模、供气结构、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认识到天然气资源有限、管网建设滞后等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为此,采用经济学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发展竞争态势——自身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认为中国石化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外部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指出中国石化天然气市场应采取WO——扭转型发展战略。进而提出了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对策建议:①加大资源开发和引进LNG;②加大管道、储气库基础设施及调峰体系建设;③充分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优化供气结构,合理选择高端或直供用户;④积极与多方合作,竞争中求共同发展;⑤建立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外部协调机制;⑥加强天然气市场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