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锯齿缘断离是一种特殊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文对我科五年(1988-1992年)手术治疗21例力跟随访总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47岁,平均24岁。11-30岁17例(80.95%),31-40岁3例,41-50岁1例。正视眼11眼、近视眼10例12眼,其中近视:轻度6眼、中度1眼、高度5眼。有外伤史5眼,无原因16例。双眼有病2例,并且锯齿缘断离呈对称状,不过其中1例1只眼有锯齿缘断离而无视网膜脱离。有家族史2例。1.2视至就诊时间2天~1个月9例,2个月~半年5例,1年内4例,1年半~6年3例…  相似文献   

2.
锯齿缘断离28例临床分析肖立春刘文敬(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637000)1987年1月———1996年1月我科收治了锯齿缘断离患者28例(30眼),占同期视网膜脱离的11%。此病常被基层医院误诊。治疗方法也有考究。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齿缘断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有别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我科1988年5月~1996年10月收治12例(13眼),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13眼),男性10例(11眼),女性2例(2眼...  相似文献   

4.
尽管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拓宽了治疗手段;但巩膜扣带术仍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应用双目问接检眼镜在直视下冷凝,使巩膜扣带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降低。我院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对138例(13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行巩膜扣带术,较以往直接检眼镜下手术时间缩短,疗效提高,现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冷凝联合眼内光凝治疗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借助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联合眼内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对手术疗效、冷凝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一次手术治愈率91.4%(32/35),盲目率从术前74.2%(26/35)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34.3%(12/35).手术平均冷凝时间(2.0±1.1)min.术后发生高眼压5例,白内障6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冷凝联合眼内光凝治疗锯齿缘离断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视网膜复位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术后晚期再脱离的原因、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7例(657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外路手术治疗6个月后再脱离的16例患者(1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术后晚期再脱离的发生率为2.44%。手术至再脱离的时间为6~45个月,平均(23.87±18.46)个月。16例再脱离患者中,11例出现新的裂孔,5例原裂孔再次裂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4例,C级10例,D级2例;15例接受再次手术,其中4例仍行巩膜外路手术,1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13例再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4~16个月,未出现新的脱离。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术后晚期再脱离的发生率较低,原因可能为PVR的加重或玻璃体基底部的牵引。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再次手术方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对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89例(89眼)孔源性视网膜病例施行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治疗,随访4个月~4年,观察其手术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89例中一次手术成功80例,二次手术成功3例,总治愈率为93.3%;手术失败病例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术中裂孔定位不准导致裂孔未能封闭。结论: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的有效手段,查找并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单纯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住院的28例(28眼)视网膜脱离病人行巩膜外垫压结合巩膜冷凝术,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结果术后随访中27例视网膜复位,1例视网膜脱离复发.1次手术成功率96.43%.术后随访两个月以上,视力≥0.3的有20眼,其中≥1.0的有7眼.结论巩膜外垫压结合巩膜冷凝术治疗单纯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满意.本手术应用于早期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或者视网膜裂孔不复杂的病例,术后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87例(87眼)巩膜加压环扎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3~6个月随访,其中治愈率为82.8%,并对环扎的作用、适应症、并发症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巩膜硅胶带环扎术或巩膜硅胶带环扎加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4例。临床疗效较好,术后3个月随访,治愈率为91.2%,与其病程、范围、增殖粘连有关  相似文献   

11.
郭雷  赵平 《辽宁医学杂志》2007,21(3):169-17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再次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后,裂孔位于巩膜嵴前坡,但仍有视网膜脱离。其中3例患者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嵴前坡,观察脱离程度变化,于术后4~6个月因脱离加重行放水冷凝术。另13例术后视网膜全脱离。其中3例因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行玻切加激光封闭裂孔治疗;另10例行双眼包扎,促吸收药物治疗,其中3例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行激光封闭裂孔;7例网膜下液部分吸收,视网膜脱离局限于巩膜嵴前坡,行放水冷凝术。结果16例患者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裂孔完全封闭,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位于巩膜嵴前坡的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应依据眼内情况决定手术时机与方式。如果PVR严重应行玻切术。如果PVR在C1级以下应先行保守治疗,视网膜下液吸收后可行激光治疗。局限于嵴前坡的持续脱离行单纯放水冷凝术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应遵循视网膜脱离最小量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县级医院开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总结1999年10月~2001年5月间进行的18例孔源性网脱巩膜扣带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国产二氧化碳冷冻机对18例患眼裂孔及格变区进行冷冻,术中引流视网膜下液(SRF)6例。所有病例均进行环扎加压术。结果:术后18例患者术眼均完全复位,术后视力在0.05以上者16眼,1例0.04,最好视力0.8,术后1例一年后因PVR复发。结论:基层县级医院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掌握要领,可以开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巩膜扣带术。  相似文献   

13.
巩膜和带术后眼轴长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芝清  姜节凯 《浙江医学》1999,21(10):578-579
为探讨巩膜扣带术对眼轴长度变化的影响,对41例孔源性视网膜离行巩膜扣带术后,用A超进行眼轴测量,分析眼轴长度变化。结果显示:术后1周、1月用3月与术前比较,眼轴长度单纯外加压组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间接眼底镜直视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27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治疗,术中采用在间接眼底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巩膜外冷凝、放视网膜下液、巩膜扣带或环扎术,术后观察裂孔封闭及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27例(27眼)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改善22眼(81.48%)...  相似文献   

15.
眼外伤是目前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其中巩膜裂伤后致视网膜脱离、PVR(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使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我科收治 30例巩膜裂伤患者 ,术中应用视网膜冷凝术 ,术后有效的预防视网膜脱离 ,减少了远期并发症 ,收到良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5~ 1998年收治巩膜裂伤患者 30例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7例 ,平均年龄 19~4 9岁 ,平均 31 2 6± 3.4 2岁 ,眼睑挫伤合并巩膜裂伤14例 (其中 4例裂伤位于锯齿缘前 ,8例均超过锯齿缘部 ,2例裂伤达赤道部 ) ,角、巩膜裂伤者 13例 ,合并球内金属异物 3例 ,术前患者…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以来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192例(203眼),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74例(7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61例(68眼),眼外伤33例(33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14例(14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10例(14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196眼联合行视网膜光凝术,98眼联合硅油填充术,85眼行C3F8注气术,15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192例203眼患者7眼视力无提高,其余196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2例DR患者和3例外伤术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二次玻切术网膜复位。3例DR患者发生视网膜再次出血,予药物治疗,出血渐吸收。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是有效、可靠的方法,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将巩膜扣带术中冷凝改为间接眼底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和适应证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巩膜扣带术接受532倍频激光间接眼底镜下光凝治疗RD患者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36眼中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将巩膜扣带术中的冷凝改为532倍频激光间接眼底镜下光凝可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是治疗R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改良板层巩膜下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张祖凤辛兵(曲阜市人民医院眼科,273100)关键词板层巩膜切除;垂直窄条切除;青光眼本文介绍一种在传统巩膜板层下咬切术的基础上加垂直巩膜窄条切除术式。我科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采用此术式对60例76只眼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术后晚期再脱离的原因、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57例(657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巩膜外路手术治疗6个月后再脱离的16例患者(16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 首次术后晚期再脱离的发生率为2.44%.手术至再脱离的时间为6~45个月,平均(23.87±18.46)个月.16例再脱离患者中,11例出现新的裂孔,5例原裂孔再次裂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4例,C级10例,D级2例;15例接受再次手术,其中4例仍行巩膜外路手术,11例行玻璃体切割术,13例再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4~16个月,未出现新的脱离. 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术后晚期再脱离的发生率较低,原因可能为PVR的加重或玻璃体基底部的牵引.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再次手术方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研究巩膜外加压术手术治疗上下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140例14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裂孔位于上方者74眼、裂孔位于下方者66眼的术后疗效差异。结果:行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下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要低于上方裂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结论:视网膜裂孔位于上方的患者行巩膜外加压术治疗的疗效要好于裂孔位于下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