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面神经的再生机制对于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面神经修复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对于面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神经营养因子与面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缺血损伤是脑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脑缺血后神经营养因子(NTFS)在神经元损伤和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神经的生长、发育、再生以及突触功能的维持和递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神经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缺血/再灌注等病理损伤下,AS形态和功能会发生相应变化:一方面,通过分泌炎症因子等,加重脑损伤;另一方面,激活的AS会释放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其大量表达能支持和营养受损神经元,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心脑舒通胶囊是由蒺藜地上全草部分经干燥提取后制成的胶囊剂,具有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正>神经营养因子4(neurotrophin 4,NT4)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种分泌型蛋白,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损伤修复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NT4为研究对象,在NT4的分子结构、分布、受体及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NT4在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中的作用进行重点阐述,为今后对NT4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神经营养因子4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只作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提取MSCS;制做脊髓横断损伤模型,细胞移植组24只,PBS(磷酸盐缓冲液)液组24只,空白对照组12只。于脊髓损伤后第7天,无菌条件下,细胞移植组以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入含MSCS的培养液5μl,磷酸盐缓冲液组5μl,对照组未加任何干预因素。分别于术后7d、14d、28d麻醉下行心脏灌流固定取T10节段脊髓,细胞移植组与磷酸盐缓冲组取出损伤节段的脊髓,空白对照组于同一节段取出相应脊髓。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MSCS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区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有一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后7d、14d及28d,细胞移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均高水平表达,与缓冲液组相比较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在移植后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轴突的再生,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药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概述近十余年来闪气活血药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从胶质细胞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毒性、细胞内Ca^2 超负荷、一氧化氮的调节、氧自由基损伤等方面阐述其对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说明益气活血药对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GD-NF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另外,GDNF还参与中枢和外周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该文主要就GDNF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物质是神经细胞生长、存活和分化所依赖的物质,是神经元发育成熟的调控物质。它们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创伤愈合、免疫调节及肿瘤发生等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调节作用。自首次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来,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物质相继被发现。从目前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来看,都证明了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物质来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就常见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他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对β-样淀粉蛋白(amyloidβ,Aβ)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在h UCMSCs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on)、Aβ溶剂对照组(v-con)、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h UCMSCs-con)、Aβ损伤组(injury),以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h UCMSCs)。双侧海马CA1区定位注射Aβ制备阿尔茨海默样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硫堇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区形态;通过ELISA分析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结果侧脑室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Aβ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抗Aβ损伤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增加Aβ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对抗Aβ的神经毒性作用,改善Aβ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神经保护作用与增加海马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IGF-1在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剑峰  钱锁开 《江西医药》2006,41(11):926-92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是一种结构和功能都与胰岛素类似的多呔类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在全身各处表达,在正常成熟脑组织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低水平表达.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均有IGF-1表达。它可调节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维持成年脑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它可抑制细胞凋亡,有助于细胞受损后的功能恢复.现已确认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的营养保护作用.现就IGF-1对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蒋涛  任先军 《中国药师》2006,9(5):457-458
随着对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相继发现了多种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 NTFs)的存在,并肯定了其在神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由于神经营养因子无法通过血脑屏障(BBB),不能由血  相似文献   

12.
神经营养因子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及其药物调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系统起营养支持作用的蛋白质 ,当神经细胞受损伤时 ,可引起不同种类的神经营养因子释放 ,从而参与脑损伤的内源性保护过程。外源性施用神经营养因子可保护神经组织免受损害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观点。因此 ,利用药物等手段诱导它们适时适量地释放 ,可能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1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ors,NTF)家族成员之一,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BDNF还能够调节神经元静息膜电位、神经兴奋性和突触传递,在突触可塑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与其对离子通道的调节有关。BDNF不仅可以与TrkB受体结合激活第二信使级联反应和蛋白磷酸化过程调节离子通道的性质,还可以直接调节钠通道活性。可见,BDNF还具有神经调质和兴奋性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是参与调控神经系统多种生理功能的一种蛋白质。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在脑内合成的小分子二聚体蛋白质,对中枢系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功能、疾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合物zome wermel 1-2(ZW1-2)对小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以及对脑源性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并分别于脑缺血后2.5 h和7.5 h,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化合物ZW1-2,脑缺血后24 h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各个脑缺血易损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ZW1-2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的行为功能评分,可以显著提高皮质、纹状体和海马脑区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显著降低这些脑区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论 ZW1-2具有抗实验性脑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而起到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情感及健康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目前为止,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等都属于神经营养素的蛋白质生长因子家族。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神经营养因子3(NT‐3)是由星型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维持神经元的存活、损伤修复等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MRI评价NGF对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勇  刘怀军  杨桦 《河北医药》2003,25(8):587-589
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是神经系统最主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 ,也是最早被发现、目前唯一被阐明其结构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 ,兼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作用[1 ] 。NGF的作用十分广泛 ,它的效应细胞具有十几种 ,它能够控制神经细胞的存活数量及分化 ,促进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再生和功能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观察NGF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后有效程度的研究可以用来确定评价NGF对脑缺血损伤防治作用的影像学指标 ,以及探索利用影…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近况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已引起当今生物医药界的重视。NGF兼有神经营养因子与促神经突起生长因子双重作用,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发挥调节作用,是参与损伤神经再生和功能修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复合神经营养因子应用于大鼠视神经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复合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成年大鼠、体重200~225g、雌性,随机分为对照组、CNTF治疗组、BDNF治疗组及复合神经营养因子(CNTF+BDNF)治疗组。各组又分为7、14、21d3个时间组,每组5只大鼠,每只动物进行单眼实验,另外一眼为正常对照。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7d后做成视神经损伤模型。4组术后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CNTF、BDNF、CNTF+BDNF。按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将动物灌注固定。做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每张视网膜距视乳头1mm部位随机取4个视野拍片,对每个视野中标记的RGCs进行计数,求平均值,计算视神经损伤后玻璃体腔内注射不同药物、不同时间所剩余的RGCs数。结果视神经夹伤后各组RGCs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CNTF治疗组、BDNF治疗组及CNTF+BDNF治疗组7、14、21d各组RGCs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CNTF+BDNF治疗组RGCs数亦明显多于单独应用一种神经营养因子的CNTF治疗组、BDNF治疗组(P<0.01)。结论在对大鼠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应用CNTF+BDNF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一种神经营养因子(CNTF或BDNF)。  相似文献   

20.
詹利 《重庆医药》2009,38(16):2093-209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神经科学领域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创伤之一,可直接导致神经元坏死、神经轴突中断、脊髓结构严重破坏。损伤后的微环境又有诸多不利于脊髓神经轴突再生的因素,如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胶质疤痕和多种抑制再生的物质存在等。近年来,随着对脊髓损伤机制、病理生理及损伤后局部微环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元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运用于SCI的实验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而转基因NSCs能克服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移植后存活时间短等不足,使得人们对攻克SCI越来越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