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核桃叶片为试材,探讨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和某些培养基成分对其离体培养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片外植体在MS纸桥培养基上培养10天发生褐变率较低,1/2MS次之,MS、B5和N6培养基外植体褐变率最高。添加200~500毫克/升柠檬酸可有效减轻外植体褐变;添加2000~2500毫克/升活性炭对褐变有作用但没有柠檬酸效果好;而抗坏血酸对减轻外植体褐变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核桃组培中防止组织氧化褐变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组织褐变是阻碍核桃组培快速繁殖正常进行的关键因子。本文分析了核桃组织褐变的原因,并运用不同方法对核桃外植体进行预处理和培养基中加入抗氧化剂,防止核桃组织褐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核桃组织处於适宜浓度的硫酸钠溶液的保护之中,可有效地防止核桃组织褐变,效果最好;而用硫脲处理效果较差;用自来水处理效果最差。进而为核桃组织培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苹果汁的褐变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个不同品种苹果汁褐变能力及其不同抑制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苹果汁的 OD值和褐变能力不同 ,其中黄元帅和乔纳金苹果汁的 OD值和褐变能力较低 ;不同处理对 3个品种苹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各异 ,制汁时对黄元帅、乔纳金和新红星苹果分别用添加 0 .32 g/ L和 0 .48g/ L的 Vc以及 90℃ 2 min热烫处理能较好地抑制苹果汁的褐变  相似文献   

4.
针对汾阳核桃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碰到的污染和褐变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80μg/ml青霉素和3 g多菌灵浸泡处理核桃外植体,控制污染效果显著;而用250 mg/L的PVP预处理核桃外植体和用100 mg/L的PVP作为培养基附加成分,外植体褐变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苹果汁的褐变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不同品种苹果汁褐变能力及其不同抑制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苹果汁的OD值和褐变能力不同,其中黄元帅和乔纳金苹果汁的OD值和褐变能力较低;不同处理对3个品种苹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各异,制汁时对黄元帅、乔纳金和新红星苹果分别用添加0.32g/L和0.48g/L的Vc以及90℃ 2min热烫处理能较好地抑制苹果汁的褐变。  相似文献   

6.
“金薄香”核桃组培中灭菌及防止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薄香"核桃的茎段为外植体试验材料,对其外植体材料灭菌和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防止措施做了探讨。结果表明:于较细的外植体A用0.075%HgCl2处理4 min效果最佳;对于较粗的外植体B用0.1%HgCl2处理4 min效果最佳。采用前期暗培养、缩短转瓶时间(以10 d期)和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2.0 g.L-1的方法能使褐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兰科植物在组培快繁时 ,存在着易褐变死亡的问题。在培养基中添加1~2g/L活性碳 ,适时切除培养物的褐化部分及时更换新鲜培养基 ,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褐变死亡的发生。培养基中加入10 %椰子水 ,能促进原球茎的生长 ,减少原球茎增殖过程中的褐变  相似文献   

8.
甜叶悬钩子植物组织培养褐化现象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治友  钱绍方  罗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48-8850
[目的]寻求甜叶悬钩子组织培养中的最佳抗褐化剂。[方法]以甜叶悬钩子的茎和叶为外植体,必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褐化剂(20%Na2S2O3、Vc和AC),研究不同抗褐化剂对甜叶悬钩子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AC和Vc都能对不同外植体起到抗褐化作用,在加入20%Na2S2O3的培养基上,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与Na2S2O3的浓度成正比,培养基中20%Na2S2O3的添加量达20ml时,外植体褐化最为迅速;在加入Vc的培养基上,随着Vc添加量的增加,培养基变成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接入的外植体容易死亡;在加入AC的培养基上,AC的添加量为5g/L时,外植体的褐化率可控制在5%以下。抗褐化控制处理后,可以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培养出大量的愈伤组织。1结论IAC是较为理想的抗褐化剂,用量为5g/L。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香水月季(R. odorata var. gigantea)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抗褐化剂以及不同时长黑暗低温预处理对组培过程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PM培养基为适合的基本培养基;添加有3 g/L活性炭(AC)的培养基中褐化率降至最低的9%,但外植体萌发率远低于2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下的78%,硝酸银(AgNO3)未达到预期效果;24 h的黑暗低温预处理可减轻褐变。试验表明:大花香水月季外植体于4℃下黑暗低温处理24 h后,接种于含有2 g/L PVP的WPM+6-BA 1.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3周后褐化率为15%,萌发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10.
板栗不同品种罐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板栗罐藏加工中减少褐变问题,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试验样品采自浙江省诸暨良种场共6个品种,选用3种添加剂,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重复3~4次试验,找出影响褐变的因素。其结果是:其中毛板红品种,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护色,在90℃温度下处理10min为好,即品种影响最大,其次是添加剂种类、处理时间和温度。  相似文献   

11.
扁桃茎尖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低温锻炼、预处理浓度和预处理时间、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低温锻炼4周的莎车18号扁桃茎尖切2 mm长用3%海藻酸钠包埋后,在含有0.3 mg/L蔗糖+5%DMSO(二甲基亚砜)的MS培养基预培养1 d,装载液处理20min,在0℃条件下用PVS2处理50 min后迅速投入液氮,24 h后取出,放入40℃水浴锅中化冻1~2 min,用1.2 mg/L蔗糖的MS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接种于含6-BA0.3 mg/L和IAA 0.3 mg/L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暗培养15 d,转移至正常光下,存活率高达52%。  相似文献   

12.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香石竹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石竹"云恋蝶"离体茎尖为试材,研究玻璃化法对香石竹茎尖的高体超低温保存.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存活率的主要因素(预培养培养基中蔗糖浓度、预培养时间、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培养1 d,预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0.5 mol/L,装载40 min,PVS2液处理40 min,液氮处理1 d,在40℃水浴化冻后的香石竹茎尖,成活率达44.13%,且超低温再生苗与其常温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香石竹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技术,为香石竹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靳玲兵    高天健  李一杰    赵昕驰    彭少兵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1):108-114
为实现核桃品种的高效、准确鉴定,提高良种利用率,收集21个陕西常见的核桃品种,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核心引物,构建不同核桃品种的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6对荧光引物共检测出54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9个。21个核桃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9~0.93。进一步分析发现引物WJR265与引物WGA331结合后,再与WJR031、WJR281、WGA321、WGA032这4个引物之一任意组合即可将21个核桃品种完全区分开。用3对高效引物进行组合鉴定21份核桃材料,可以有4种不同组合。用6对引物构建供试核桃品种的分子图谱,为陕西地方核桃良种的快速鉴定和核桃指纹数据库建立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1号的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3~4 d,用玻璃化溶液PVS2室温下处理20~30 min,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然后接种在MS添加2.50 mg/L KT、1.25 mg/L IAA和1.25 mg/L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恢复培养,茎尖成活率可达42.8%.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证明核桃的叶片、叶柄、叶脉、茎尖等外植体在适合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核桃茎尖和胚可以诱导出多芽。讨论了培养基成分和外植体来源对核桃外植体生长与分化的影响,以及防止核桃组织氧化褐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莲茎尖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不同品种的“建莲”地下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对“建莲”地下茎茎尖培养 ,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筛选出了适合于“建莲”地下茎茎尖离体培养的分化培养基 ,即 MS+2 mg·L- 1 ZT+0 .5 mg· L- 1 GA3;增殖培养基为 MS+3 mg· L- 1 BA+0 .5 mg· L- 1 NAA;生根培养基为 MS+0 .5 mg· L- 1 BA+0 .1 mg· L- 1 IBA+1 .0 mg· L- 1 NAA,并对已生根的试管芽苗进行了成功的移栽  相似文献   

17.
影响“达赛莱克特”草莓茎尖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匍匐茎作为外植体,研究MS培养基浓度对初代培养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MS培养基浓度减半(1/2MS)可有效降低外植体褐化,成活率比MS培养基高,达71.8%,且试管苗生长良好.切取试管苗茎尖研究影响其成活的因素,结果发现茎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1mg/L+蔗糖30g/L;为获得脱毒苗,进行茎尖培养时茎尖以0.3mm为宜;“达赛莱克特”草莓试管苗在38℃下处理38d后切取茎尖0.5mm,既可脱毒又可提高茎尖成活率,是生产脱毒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冷冻技术保存徐薯18号的茎尖,结果表明,当剥取茎尖大小为1.0~1.5 mm,玻璃化处理时间为90 min时,茎尖存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杂交兰种苗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携带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杂交兰根状茎为试材,采用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法对杂交兰病毒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炼苗21 d的茎尖,在0.5 mol/L的蔗糖浓度预培养基中培养3 d,然后浸入0.4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加载90 min,之后转入玻璃化溶液PVS2(protect vitrification solution 2)中冰上处理6 h,再液氮保存1 h,最后于37℃水浴中解冻2~3 min,1.2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杂交兰茎尖成活率为64%以上,随机检测30个样品,两种病毒脱毒率均为100%。研究为杂交兰种苗脱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