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浙江省天目山常绿阔叶林1 hm2样地调查数据,应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3种优势种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杉木(Cryptomeria fortunei)、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比了优势种不同生长阶段(幼苗、幼树、中树、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生长阶段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3个主要优势种并未受到明显的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总体呈现随机分布格局,其中短尾柯由于具有较高的根蘖率,导致在中树种群阶段于2~10 m处呈现聚集分布;(2)3个主要优势种在不同生长阶段之间1~25 m尺度范围内总体表现为无关联性,其中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1~3 m)上均表现为正相关,细叶青冈中树与大树阶段之间存在潜在的负相关趋势,杉木幼树与大树阶段存在潜在的正相关趋势;(3)3个优势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均未明显受到密度制约造成的自疏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于2009年8月下旬晴朗天气,对千岛湖次生林优势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 glabr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在林窗、林下2种生境中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窗中马尾松光合日进程为"单峰"曲线,其他3种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在林下这4种幼苗的光合日进程均为"单峰"曲线,但曲线平缓,峰值不明显.在林窗中青冈的日均Pn显著低于其他3物种,而在林下马尾松的日均Pn显著低于其余3物种.4个优势种的日均Pn在2种生境中均差异显著.(2)LCP、LSP、Amax、Rd均是马尾松最高,苦槠次之,青冈、石栎较低;青冈、石栎的AQY显著高于马尾松和苦槠,苦槠的AQY也显著高于马尾松.(3)在林窗中,青冈Fm最高,与其他3种均差异显著;Fv/Fm为马尾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物种.这说明马尾松属强阳性树种,苦槠为阳性树种,青冈和石栎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随着进展演替,群落郁闭度的增大,马尾松、苦槠将逐渐退出群落,而青冈和石栎将成为群落演替顶极阶段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青冈常绿阔叶林中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群落与种群的调查,对浙江北部几个地区的青冈常绿阔叶林中青冈种群的数量特征,从分株和分株 萌生枝两个层次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种群的大小结构在分株层次上,有两种类型:纺锤形结构和不典型的金字塔形结构(倒“J”型),在分株 萌生枝层次上,都为金字塔形结构;青冈种群主要是集群分布格局;动态分布格局是从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江西、广东等地不同纬度、不同演替阶段的不同类型群落的种群多样性、规律和意义,结果如下: (1)种群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类型有关。它随群落的一致性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优势种的优势度的增加而递减。从灌草丛、针叶林到常绿阔叶林,随演替过程的进展,种  相似文献   

5.
以蛋白核小球藻820为实验材料,研究了3种盐度(15、30、45)对其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两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了解该小球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820的生长随盐度增加而变慢;而油脂含量随盐度增加而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盐度升高下降,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随盐度升高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大致趋势是低盐和高盐下活性较高,碳酸酐酶(CA)活性则随盐度升高而降低,第5 d时45盐度是30盐度培养的0.43倍.因此,认为高盐一定程度地抑制了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CA活性,但是促进了总脂含量和抗氧化酶SOD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样方法对不同资源位群落进行调查,通过计算群落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分析浙江省7个自然保护区18个常绿阔叶林的1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探讨了各优势种群在次生林和原生林中生态位宽度、相似性和重叠的差异,比较了乔木树种与小乔木或灌木生态位宽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浙江省各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多以木荷或甜槠为建群种或共优种,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高的特点,且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2)次生林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明显高于原生林,原生林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均高于次生林;(3)常绿阔叶林中小乔木或灌木的生态位宽度趋中,次生林的情况基本相似,而原生林中小乔木或灌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整个生态位宽度列表中位置提前了. 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浙江省水平分布的现状森林植被分常绿阔叶林(以红楠林;甜槠、木荷林;细柄蕈树、青冈、红楠林为代表),常绿,落叶阔叶林(以青冈,麻栎林;苦槠,枫香林;石栎,化香林为代表)及落叶阔叶林(以化香,黄连木、麻栎林;白栎,短柄枹林,枫杨林为代表)并以西天目山,括苍山及龙泉风阳山的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为例,说明浙江省的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 最后提出,植被的分布,因受人为及小环境的多种因子的影响,不能机械地以当地的大气候条件,作出绝对的界限划分的见解,以及恢复浙江山地植被的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正> 一、江西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类型江西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栲类林、青冈林、石砾林、润楠林、木荷林,红淡林和杂类林等7个林系组,包括26个林系,其中部分林系已经报导,未见续报以下诸林系。(一)细叶青冈、云山青冈林(Cyclobalanopsis glauca,Cyclobalanopsis  相似文献   

9.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几种蕨类植物的能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类植物广泛分布于浙江省的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是林下草本层中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林和木荷+栲树林内主要蕨类植物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紫萁(Osmunda japonica)和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的地上部分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等能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蕨类植物中,里白、狗脊、芒萁和乌蕨在木荷+栲树林中的去灰分热值高于马尾松林,而紫萁在马尾松林中的较高;蕨类植物叶片热值高于叶轴的热值,叶片的去灰分热值与叶片年龄有关,较老叶片中贮存能量较多.狗脊含孢子的叶片热值高于不含孢子的叶片.里白、狗脊、芒萁等广布于该地草本层中,与其较高的热值有关.同其它4种蕨类植物相比,里白在该地的分布更加广泛,在林下占绝对优势,通过热值分析发现,里白的热值高于狗脊的,说明里白在能量利用和贮存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得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用FT-IR、XRD、S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在共混纤维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得到改善;聚乙烯醇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保水性能有明显影响.壳聚糖脱乙酰度为90.2%时,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在聚乙烯醇含量为20%(wt)最大,其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达到1.82cN/d和0.81cN/d,比纯态壳聚糖纤维的干、湿态抗张强度分别提高21.3%和14.1%;共混纤维的保水值均高于170%,大于纯态壳聚糖纤维的保水值(120%).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及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 (耐 )菌核病显著强于中油 82 1的中R 888、中R 783、宁RS 1作供体亲本 ,中油 82 1作受体亲本和回交亲本创建了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的近等基因系 经离体叶片接种菌核病菌抗性鉴定 ,结果表明 3个近等基因系 (NIL)与回交亲本抗菌核病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其中以供体亲本中R 888品系抗病性最强 ,NIL的抗病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与抗性亲本的相一致 油菜种子带菌率的测定结果显示 (中油 82 1×中R 888)BC5的带菌率为 0 也与供体亲本的带菌率大小顺序相一致 随机选择的油菜品种 (系 )种子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分析 ,结果表明 3大类型油菜的脯氨酸含量差异极显著 ,芥菜型油菜 >NIL(甘蓝型油菜 ) >白菜型油菜 >极感病甘蓝型油菜 .  相似文献   

12.
韭山列岛海域虾类群落结构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韭山列岛海域2015年11月(秋)、2016年2月(冬)、5月(春)、8月(夏)的调查资料,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数量生物量曲线(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curve,简称ABC曲线)及W统计量(W-statistics)等方法,分析了该海域优势种虾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共调查到暖温、暖水性虾类16种,隶属于8科12属;其中,各季节优势种(IRI > 1 000)变化明显。虾类相对资源密度呈春、秋季高,夏、冬季低的季节性分布。秋季主要优势种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和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虾类群落的分布主要受底层水温影响(r2 = 0.726 2,P = 0.001);冬季优势种主要为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葛氏长臂虾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此季节虾类的分布主要受水深的影响(r2 = 0.543 7,P = 0.009);春季优势种为日本鼓虾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此时物种的分布与表层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夏季优势种以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为主,此时研究海域环境较为稳定,环境因子整体对虾类群落的分布影响显著(P = 0.008)。4个季节W统计值均小于1,其变化范围为-1.772×10-3~-2.47×10-4。秋、冬和春季数量优势度曲线高于生物量优势度曲线,表明虾类群落受干扰较为严重;而夏季两曲线相交,受干扰情况较另外3个季节有所好转。通过比较数量、生物量优势度曲线斜率,还可以推测虾类的体型大小:当相邻两排序物种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上对应值连线的斜率大于数量优势度曲线上对应值连线的斜率时,该物种个体相对较大,反之较小。进而可推知:当物种数量足够多时,可通过比较某一物种在生物量优势度曲线和数量优势度曲线上对应处切线的斜率判断个体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3.
象山港海域中定点漂浮物的大型海藻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山港浅海定点漂浮物上的大型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夏季群落的种类最为丰富(51种和48种),秋季和冬季群落较少(28种和24种),4个季节群落共有13种.各季节群落中均以红藻的种类最丰富,褐藻次之,绿藻最少.在4个季节群落中生物量的变化如下: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在不同的季节,藻类群落的存在生物量的差异,绿藻〉红藻〉褐藻.4个季节群落的物种优势度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Enteromorpha在春季和冬季为群落的第1优势种,而Rhizoclonium,Grateloupia filicina和Ulva在夏季和秋季为优势种.浅海定点漂浮物是研究大型海藻群落非常适宜的位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11年冬季(2月)对岱衢洋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分布以及生物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并用富营养化指数、水质综合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状况评价.经初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0属116种,其中硅藻门37属92种,甲藻门10属20种,绿藻门和蓝藻门各2种.全年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8<0.01),春季最少(33种),冬季最多(71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达67.66×106 cells·m-3,春季最低,为0.12×106 cells·m-3,两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3<0.01).夏季靠近衢山岛一侧的D03和D05站位,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大量增殖,但未达到赤潮水平.冬季岱衢洋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物种较丰富.春季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也较高,但丰富度指数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水温、盐度、透明度、叶绿素a及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富营养化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夏冬季多数站位均未发生富营养化,春秋季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春季富营养化最严重,多数站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质综合指数表明,整个海域处于轻污染状态,且夏冬秋季水质明显优于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该海域除秋季处于重中度污染状态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处理过程中互花米草湿地的净化效果和沉积物古菌群落的组成与分布,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沉积物环境因子、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环境因子与古菌群落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人工湿地深层沉积物的古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表层和根际沉积物;门水平上,互花米草人工湿地优势古菌为泉古菌门、广古菌门和奇古菌门;纲水平上,优势古菌为深古菌纲、甲烷微菌纲和热源体纲;目水平上,互花米草人工湿地中含3种氨氧化古菌和7种产甲烷古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互花米草根际沉积物与深层沉积物古菌群落差异显著(P<0.05),与表层更为相似.冗余分析(RDA)及Mantel检验表明,影响古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p H、铵氮(NH4+-N)、总有机碳(TOC)和总磷(TP).相关性热图表明奇古菌门和其中的亚硝基菌纲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最强.氨氧化古菌群落与pH、NH4+-N、总氮(TN)和TP呈显著相关(P<0.01),产甲烷古菌与环境因子则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录了1980年春夏季和冬季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鸟调查的74种鸟,隶属于10目24科,其中14种为本省当时的新记录,留鸟占总数的70%;东洋界种类占63.5%。区系组成上具有华南区的特色。 以大田坪(1220米)和夏边(650米)两地为调查点。两地春夏季鸟类的群体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大田坪的多样性指数(H′)高而群落的优势度指数(C)小;冬季两地的群体密度具极显著差异,夏边的H′值高而C值小。 此外,在春夏季观察了鸟类的繁殖活动并记述了采到的五种鸟巢及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分别在2013年夏季及2014年冬季采集宁波象山海域7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 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季节性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 宁波象山海域海洋沉积物细菌群落主要由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酸杆菌门、α-变形菌纲、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 沉积物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同时受地理距离、季节和环境理化因子等影响, 其中地理距离占主导地位, 且冬季地理距离对群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吉木萨尔县园林鼠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5年5月~12月,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林木良种试验站,对国林鼠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依不同的生境选15个样地.以铗夜法捕获的952只鼠作分类.经聚类分析,该地鼠类群落由根田鼠(5859%)、小家鼠(18.15%)、灰白鼠(18.46%)、小林姬鼠(3.52%)、红尾沙鼠(0.80%)、草原兔尾鼠(0.48%)组成,可划分为根田鼠+灰白鼠群落和小家鼠+灰白鼠群落两种.  相似文献   

19.
2020年9月对梅山岛附近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分析了梅山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的群落组成和数量特征,包括群落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优势种,并对大型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的群落组成、数量特征与水深、悬浮物、营养盐等重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梅山岛附近海域共有大型底栖动物5门16种,其中环节动物门5种、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门各4种、棘皮动物门2种、脊索动物门1种;梅山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2.7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87 g·m-2,其中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为研究海域唯一的优势种.游泳动物共有55种,其中鱼类29种、甲壳动物23种、软体动物门中头足纲动物2种、腔肠动物1种;游泳动物在整个研究海域的尾数密度为24.77×103ind·km-2,重量密度为144.53 kg·km-2;游泳动物优势种共9种,其中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的优势度最高,口虾蛄(O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