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剑锋 《电视技术》2011,35(22):42-45,52
CDN+ P2P技术是目前IPTV系统的研究热点,但P2P技术同时又存在一些缺陷.通过分析P2P技术的本质,提出了一种新的CDN和P4P结合架构的IPTV系统,能够充分发挥P2P技术在媒体分发方面的去中心化优势,规避了在信令层面的去中心化弱势.  相似文献   

2.
IPTV网络中CDN和P2P结合的技术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CDN中引入P2P技术是IPTV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之一。P2P技术在解决CDN技术的缺点的时候有可能会引入新的问题。通过分析P2P技术所带来的问题的本质,并借鉴了P4P技术解决P2P缺陷方面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和CDN结合的方案,使得在IPTV网络中引入P2P技术的同时并能有效控制P2P的盲目流量。  相似文献   

3.
P2P和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案。本文首先对P2P和CDN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二者融合的优势,然后介绍并分析了P2P和现有CDN融合实现流媒体业务的几种解决方案,并分别描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适合运营商网络现状的P2PCDN流媒体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CDN系统中应用P2P技术实现流媒体点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前IPTV网络中普遍采用的CDN技术及系统的应用方案,分析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CDN系统中结合P2P技术的混合流媒体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流程。并针对客户节点加入、离开的随机性及失效节点给出了一种动态节点算法。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和分析CDN与P4P技术的基础上,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将两者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CDN与P4P技术的流媒体分发网络模型和系统结构,讲述了客户端请求及响应过程,另外,文中给出了一种缓存服务器选择及各节点状态判断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CDN与P2P结合的技术在流媒体分发和交付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分析了CDN技术和P2P技术在流媒体分发和交付系统中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将CDN与P2P技术相结合,提出CDN+P2P架构,并阐述了该架构实现流媒体分发和交付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分析了CDN技术和P2P技术在流媒体分发和交付系统中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将CDN与P2P技术相结合,提出了CDN P2P架构,并阐述了此架构作为流媒体分发和交付系统的应用实现和优点。  相似文献   

8.
侯成宝  宋建新 《信息技术》2008,32(3):102-105
首先阐述了IPTV的基本概念及传统IPTV传输技术的限制,接着研究分析了CDN内容分发技术及P2P技术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CDN与P2P结合的IPTV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9.
P2P与CDN结合实现IPTV点播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亮 《电信快报》2007,(1):39-41,44
介绍了当前网络电视(IPTV)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打破传统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的新技术——对等联网(P2P)模式,并将其应用到IPTV系统中。文章分析了P2P流媒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响应流程,同时对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描述,进而提出了一种结合了P2P和CDN技术的混合流媒体系统,以实现IPTV中的点播业务为例,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CDN与P2P相结合的流媒体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简要介绍了当前IPTV网络中普遍采用的内容分发网络(CDN)系统,并针对其局限性介绍了一种在CDN系统中结合对等网络(P2P)技术的混合流媒体系统设计方案及功能模块,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流程,并针对客户节点加入、离开的随机性及失效节点给出了一种动态节点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P2P的CDN新型网络及缓存替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容分发网络和P2P网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P2P的CDN新型网络自治缓存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自治缓存区域中智能缓存替换问题并给出了智能缓存替换方法和双关键字缓存替换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可以找到以运算复杂度低命中率高的关键字来实现缓存替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前互联网电视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基于CDN+P2P可管可控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分发的设想,设计了系统的内容分发网络。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P2P)是一种构筑于底层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虚拟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的、具有互操作性的自组织系统。现在,运用P2P技术的软件比比皆是,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P2P技术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它也浪费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为了让P2P系统更高效的运行,同时降低网络的流量,本文介绍了P4P技术的相关理论。通过对P2P技术的研究,指出了P2P应用与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并对其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P2P技术在短短几年之内经历了从初生到成熟再到大规模普及的飞速发展,其为广大互联网网民带来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和高速的体验,然而面对P2P带来的侵犯版权、信誉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P4P技术的出现似乎带来一些生机。本文从当前P2P技术的基本情况、面临难题谈起,介绍了P4P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宽带网络应用中带宽紧张的问题,对CDN流媒体网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环路节点及P2P的CDN流媒体模型.通过使用OPNET仿真软件研究该网络的流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对于主干链路的流量压力相比P2P CDN流媒体网络具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P2P与IPTV     
目前,多数IPTV网络采用CDN作为支撑,即将内容根据需要传递到一个或一批用户端。CDN不仅可以完成对多媒体内容的存储、调度、转发、播放等,还可以降低服务器和带宽资源的消耗并提高服务质量。由于现有的CDN是从基于PC的流媒体业务发展而来的,在多个用户同时选择吲一内容时存在服务效率低、重定向机制复杂等问题,因此它对直播电视、时延电视等增值业务的支持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7.
P4P技术加强了ISP(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P2P(点对点)应用程序的通信,降低了骨干网络传输压力和运营成本,并提高了P2P应用程序的传输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4P技术的网络监管服务器(iTracker)的设计思路,利用iTracker中的p4p-distance接口进行节点的优化选择,同时引入epoll模型来提高iTracker的并发性,引入memcached缓存技术减少iTracker的数据处理时延,并详细描述了iTracker的系统构架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广华  朱志祥 《通信技术》2009,42(5):169-171
P2P网络的出现,成功地实现了可扩展的网络应用设计,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范式。然而,P2P也面临着如何高效和公平地利用网络资源的挑战。特别是,缺乏明确地与网络供应商进行沟通,P2P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消耗太多的带宽,使网络运营商负担不起,导致供应商采取很多限制P2P的措施。文章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地与网络供应商合作,最终更加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9.
P2P流量检测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P2P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增加了网络的负载,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因此,对P2P流量进行分析及控制十分必要。在介绍P2P流量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目前几种主流P2P流量识别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阐明了流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将不同检测方法相结合以满足一定准确率和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P2P流量是互联网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造成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拥塞。而P4P作为一种互联网流量管理技术在现网中有着良好的实验效果,可以有效地疏导优化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流量,但是由于P4P技术需要提供网络拓扑信息才能运作,这对于电信运营企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风险。为了让电信运营企业能够引进此类效果良好但同时具有巨大风险的技术。通过建立重复博弈模型,提出了电信运营企业对于风险惩罚力度及惩罚期的相关策略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