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和安排、质量检测、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影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因素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李彰 《科技咨询导报》2011,(13):141-141,143
本文根据工程施工实践,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施工技术作浅析.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面层离析问题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程华 《工程与建设》2006,20(3):228-230
在破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水侵害而造成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离析现象,造成面层有层间水。随着黑色路面的快速发展,其在高速公路面层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解决沥青混凝土面层离析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桂峰锐 《科技信息》2013,(1):363-363,341
本文主要结合A15公路某一标段的施工案例,对标段中的一桥梁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做了探讨,主要从透层油、稀浆封层、粘层、桥面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施工等做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高等级公路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控制沥青路面平整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防军 《科技咨询导报》2012,(13):135-135,137
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采用了全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依据沥青混合料初始设计和最大旋转压实次数时的密实度以及在设计压实次数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填隙率、填料与有效沥青之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它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首先依据石料的性质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油石比的选择。本文就结合徐州市三环南路的施工情况针对SUP-20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施工应用问题加以研究说明。  相似文献   

7.
牟海泳  杨玉波 《科技信息》2010,(18):307-308
沥青稳定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否会出现严重车辙,为人们所担忧。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沥青层中最大剪应力发生在深度8cm处,且随着基层厚度的增加剪应力降低,故采用沥青稳定柔性基层不产生结构性车辙;当基层模量增大时,沥青层中下层剪应力反而增大;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高模量材料能有效降低剪切应变,而当采用复合基层时也有利于面层剪应力的减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摊铺与缺陷补救,总结了施工单位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的有关因素,以便更好地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摊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对沥青混凝土温缩裂缝发育规律的观测及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研究表明:低温变化速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产生温度庄力的大小和性质起决定性作用。沥青的性质和矿料的性质及组成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温缩裂缝发育状况的两个控制性因素,而环境因素如气温,路面结构,变通量及路龄则决定温缩裂缝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0.
魏本民 《科技资讯》2008,(36):72-72
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尤其是青莱高速公路临沂段的施工经验,从原材料、沥青路面结构、以及配比施工等方面,对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沥青面层和基层的最佳配合设计原则,对路面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类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半刚性基层、柔性基层及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不同力学分布特征,以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 3.0为计算工具,并用Mathlab 7.0软件将三类沥青路面结构、各主要力学响应量进行三维化处理,并对力学响应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路面整体受力的角度看,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各项力学响应均介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之间;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较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有较大的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在有效碾压作用时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平行四边形推进法压路机前进距离L1与倒退距离L2确定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行四边形推进法,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均匀度;前进距离L1和后退距离L2要根据压路机运行的速度、摊铺速度、始终点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适当选择L1和L2就可实现四的倍数的多遍压实,便于自动控制;并且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减少路面地表径流,发挥透水性沥青路面的透水功能,明确空隙率、有效空隙率及渗透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确定符合地域降雨特点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目标空隙率,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和水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有效控制路面地表径流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渗透-蓄水简化模型。通过试验分析,明确了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有效空隙率及渗透系数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设计降雨量、透水性沥青路面计算面积和路面综合坡度等为计算参数,得到了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降雨特点,计算出满足透水功能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模量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荷载作用下,柔性基层(级配碎石)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下面层产生的较大拉应力,考虑了级配碎石材料的非线性特征,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吉林通化试验路级配碎石和半刚性基层模量对沥青下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议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的模量应分别在400~500MPa、1500~2000MPa.与试验路结果对比表明了计算分析结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道路基层贫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而且是暴露面积较大的工程 ,容易发生较大的干燥收缩。为探索贫混凝土的干缩特性 ,通过室内试验 ,研究分析了贫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特性及不同种类贫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干缩系数值 ,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贫混凝土的干缩小于普通混凝土 ,而且掺加优质粉煤灰后 ,可降低收缩值。  相似文献   

16.
改性沥青玛蹄脂及沥青玛蹄脂碎石路用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其中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研究分析改性沥青及纤维玛蹄脂PG指标.结果表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从连续级配理论变化到间断级配理论,骨架结构与玛蹄脂填充度是间断级配的关键;改性沥青及玛蹄脂PG指标性能对混合料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粉胶比应高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且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适合作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方法和两对Paris疲劳裂纹扩展公式,考虑裂纹表层对裂纹扩展的阻碍影响,研究拉伸载荷作用下平板表面裂纹和对接接头纵向及横向表面裂纹扩展特性.结果表明:对接接头纵向表面裂纹在裂纹初始扩展阶段迅速向极扁长型发展,最终形状为扁长型;平板表面裂纹与对接接头横向表面裂纹扩展规律相似,在裂纹初始扩展阶段迅速向极近半圆形发展,最终形状为近半圆形;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对接接头纵向表面裂纹长度方向上的扩展快于平板表面裂纹和对接接头横向表面裂纹长度方向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反射裂缝问题,提出了采用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OLSM)作为裂缝缓解层的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设置普通沥青混凝土与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2种类型裂缝缓解层的贫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热-荷载耦合应力对比分析,并进行了试验路观测与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OLSM的耦合应力明显小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应力;OLSM中大粒径矿料多、沥青含量少及空隙率大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消解及吸收裂缝处路面应力,可有效防止或减缓贫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是一种可以缓解反射裂缝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1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连云港高速公路南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和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加铺层结构为4cmSMA13+8cmSUPERPAVE25+10cm的沥青稳定碎石LSM25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表面的竖向位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应力的影响较小;高温稳定性是沥青稳定碎石LSM25层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的重点;SUPERPAVE25混合料设计的重点是控制材料的疲劳性能;加铺层厚度h=19cm时,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最大,增加和减小加铺层厚度,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模量的提高,加铺层中各深度处的竖向压应变和水平方向应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在沥青面层和基层沿道路纵向布设锚头丝,对路面结构施加预应力防止路面开裂。通过室内试验,对加锚头丝和不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分组做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并对不同锚头形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比不加锚头丝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和疲劳性能分别平均提高了60.74%、46.40%、134.02%;锚头形式为直径1.3 mm的钢丝焊接角铁试件的抗拉强度值最大,而锚头形式为直径为1.1 mm的铁丝加小螺丝帽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值和疲劳次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