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方法学。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温:40℃,流速:1 mL·min-1,流动相:甲醇-水=55∶45,检测波长:254 nm,内标:对氯苯乙酰胺。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结果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血浆中伏立康唑在0.1~10.0μg·mL-1内线性良好(r=0.999 2),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mL-1。血浆中伏立康唑日内、日间RSD均<10%,提取回收率为89%~92%。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高效,适用于人体内伏立康唑的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清中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临床该药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方法采用乙腈沉淀处理血清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以硝西泮为内标,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25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32∶68),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5℃,波长为256 nm。结果伏立康唑质量浓度在0.3-12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低、中、高质量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5.0±3.6)%,(101.9±3.3)%,(101.1±3.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定量限为0.3μg/m 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32):4501-450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稳定的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方法,用于伏立康唑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乙腈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为Phecda C18,流动相为20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 H=6.0)-乙腈(50∶50,V/V),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5 nm,进样量为50μl。结果:伏立康唑和卡马西平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34和6.24 min;血浆中伏立康唑线性范围为0.10~20.00μg/ml(r=0.999 5),定量下限为0.05μg/ml,日内、日间RSD分别为≤1.57%、1.45%,低、中、高梯度浓度提取回收率在81.40%~128.29%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伏立康唑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方法 Syncronis C18柱(5μm,4.6mm ×250mm);流动相:0.025M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5.25(加三乙胺62.5μL):乙腈:甲醇=35:45:20;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以酮康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20μL进样检测。结果 伏立康唑血浆浓度在0.2~1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LLOQ为0.2μg.mL-1,标准曲线为As=0.4609C 0.0301(r2=0.9996,n=5),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均小于7%,准确度范围为98%~103%,提取回收率在86%~95%。稳定性考察RSD<8%。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稳定性好,适用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检测,为临床实施伏立康唑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RP-HPLC法,并测定AIDS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方法留取患者稳态谷和稳态峰浓度时的血样,以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1醋酸铵-乙N(50:50,V/V),流速0.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5nm,内标为酮康唑,柱温40℃,进样量50uL。结果色谱峰分离良好,血浆内源性杂质无干扰,回归方程为Y=8.4002x+2.26×10-2(r=0.9999),血浆中伏立康唑在0.10~19.87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人腹腔积液中伏立康唑浓度,并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方法: 腹腔积液样品经纯乙腈沉淀蛋白后,通过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纯乙腈(60∶40,V/V);流速0.4 mL·min-1;柱温30 ℃。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定量:m/z 350.0→281.0(伏立康唑)和m/z 353.1→284.1(伏立康唑-d3,内标)。结果: 腹腔积液样品中伏立康唑浓度在0.05~1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提取回收率为(100.35±4.37)% ~(107.68±3.97)%,内标归一化基质效应因子为(98.36±1.69)%~(100.57±1.10)%且RSD小于2%。此外,各项稳定性考察结果均合格。利用该方法测得4例重度肝硬化患者静脉用伏立康唑首剂给药(约滴注1 h)的腹腔积液0~12 h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和血浆AUC0-12的比值平均为0.54(范围0.49~0.61),提示肝硬化患者中伏立康唑具有较好的腹膜腔渗透性。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人腹腔积液中伏立康唑的检测和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苏涌  杨春兰  黄燕  夏泉  许杜娟 《安徽医药》2017,21(2):244-247
目的 建立适用于病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内标为艾司唑仑.结果 伏立康唑及内标艾司唑仑的色谱峰分离良好,伏立康唑在0.06~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及日间RSD在1.49%~2.91%之间,绝对回收率在87.07%~96.82%之间.检测15例使用伏立康唑的病人血浆药物浓度,其均值(4.99±4.77) mg·L-1.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伏立康唑的血浆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1):25-2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方法。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用蛋白沉淀前处理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35∶65),流速为0.4 mL/min和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并考察其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20.0μg/mL(r=0.997 0),定量下限为0.1μg/mL,提取回收率为93.22%~95.43%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2种伏立康唑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样品经酸化后用甲醇沉淀蛋白,经Waters Atlantis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内含20 mmol.L-1醋酸铵)(60∶40,v/v),流速为0.2 mL.min-1;选择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质荷比m/z350.9→281.4(伏立康唑)和m/z307.9→220.3(内标氟康唑)。18名健康志愿者以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单次口服伏立康唑分散片T或伏立康唑片R 0.2 g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样品以新建立的HPLC-MS/MS法测定,研究比较两制剂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伏立康唑与血浆中内源性杂质分离度好,伏立康唑浓度在27.35~3 500 ng.mL-1与峰面积比线性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27.35ng.mL-1。蛋白沉淀绝对回收率为86.2%~88.8%,相对回收率为97.9%~105.7%,日内精密度(RSD)〈9.8%,日间精密度(RSD)〈9.4%。单剂量口服伏立康唑分散片T和伏立康唑片R 0.2 g后2种制剂的Cmax为(717.9±325.1)、(671.8±243.3)μg.L-1;tmax为(1.1±0.5)、(1.1±0.4)h;AUC0~24为(3 729.1±1 887.7)、(3 811.2±1 836.6)μg.h.L-1;t1/2为(6.7±1.9)、(6.7±1.7)h。与R相比,T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3±13.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伏立康唑的体内过程研究。方差分析表明伏立康唑分散片T与伏立康唑片R中伏立康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来检测人体中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并应用于临床中伏立康唑用药监测,以促进其个体化用药。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150 mm,5 μm),柱温:35℃,流速:1.0 mL·min-1,流动相: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57 nm,内标:酮康唑。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该方法专属性良好,血浆中伏立康唑在0.1~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定量下限为0.1 μg·mL-1。高、中、低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0.68±10.32)%、(92.82±8.26)%、(97.47±4.58)%;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5.87%、7.85%、4.10%;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5.64%、3.30%、2.74%。对某院20例(男12例,女8例)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的患者运用该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浓度范围在0.71~13.51 μg·mL-1之间。结论:本方法专属性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临床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检测,从而促进其个体化用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人肝细胞L02内、外液中金丝桃苷(Hyp)含量的方法。方法:以80μg·mL-1的Hyp与L02共孵育0、3、6、12、24h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细胞内、外液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细胞外液中Hyp的标准曲线为Y=35.412X-8.586(r=0.9999),表明Hyp检测浓度在2~2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细胞内液中Hyp的标准曲线为Y=35.759X-7.422(r=0.9999),表明Hyp检测浓度在0.1~1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细胞外、内液中Hyp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00±2.43)%、(97.18±4.62)%,平均日内RSD分别为1.98%、4.36%,平均日间RSD分别为1.75%、2.86%。样品溶液处理后室温放置22h,未处理样品溶液于-20℃放置6d,平均RSD均<5%。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可为进一步研究Hyp的抗氧化作用与机制奠定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建立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法检测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注射剂的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Supelco Discovery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A为磷酸缓冲液(pH 3.9)-90%乙腈甲醇溶液(92∶8),流动相B为磷酸缓冲液(pH 3.9)-90%乙腈甲醇溶液(52∶48);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2 mL.min 1。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主峰与其相关物质峰分离良好,供试品中含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磷酸酯,克林霉素及其他非特定杂质的量为0.006%~1.137%,0.016%~0.157%,0.005%~0.195%及0.016 3%~2.933%时,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磷酸酯,克林霉素以及非特定杂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LOD分别为0.170 5 g.mL 1,0.160 0 g.mL 1,0.146 2 g.mL 1和0.488 8 g.mL 1。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磷酸酯,克林霉素各杂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104.0%(RSD=1.8%,n=9),106.8%(RSD=1.8%,n=9)和104.9%(RSD=1.8%,n=9)。结论改进方法的杂质色谱性能明显优于现行标准方法和USP个论方法,更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注射剂的有关物质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麻黄碱溶液中2种组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水(含0.5%三乙胺,用稀磷酸调节pH值至3.0±0.1),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9 nm,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30℃,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盐酸麻黄碱在11.98~239.6μg mL-1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20%(n=6);盐酸丁卡因在4.06~81.28μg mL-1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3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盐酸丁卡因麻黄碱溶液中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丁卡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金钱草胶囊中槲皮素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为临床应用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4%磷酸溶液(40∶10∶50),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360 nm。血样提取方法,以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后,以乙酸乙酯提取,氮气流吹干后复溶进样。结果槲皮素保留时间约为8.8 min,金钱草胶囊中槲皮素的血药浓度线性范围0.08~12μg/mL,最低定量限为0.05μg/mL,检测限为0.02μg/mL。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50%~102.50%,水解提取回收率为76.46%~87.43%,日内精密度RSD为4.18%~6.17%,日间精密度RSD为5.08%~8.63%。结论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茴三硫(AT)及其代谢物对羟基苯基三硫酮(ATX)浓度的方法学。方法:用乙腈直接沉淀犬血浆样品中的蛋白质,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46nm。结果:AT和ATX与犬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完全分离且无其它干扰,保留时间分别为5.5、3.4 min。二者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54~3.392、0.125~1.664μg·mL-1(r分别为0.999 9、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89±2.39)%、(96.28±2.83)%;日内RSD分别为0.83%~4.11%、0.55%~1.23%,日间RSD分别为0.71%~4.51%、1.74%~3.92%;最低定量浓度分别为0.254、0.125μg·mL-1。结论: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犬血浆中AT及ATX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尿中草酸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Symmetry ShieldTM RP18(4.6 mm×250 mm,5μm),保护柱为Symmetry C18(3.9 mm×20 mm,5μm),以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02 mol.L-1四丁基硫酸氢铵,用KOH调pH2.7)(5∶9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40℃。结果:本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5μg.mL-1,尿中草酸高浓度线性范围为67.5~2 160μg.mL-1(r2=0.999 8),低浓度线性范围为6.75~216μg.mL-1(r2=0.997 8),提取回收率>75%,相对回收率为89.2%~105.3%,日内和日间RSD均≤10.2%。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大鼠尿中草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用乙醚提取血样,以卡马西平为内标进行检测。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3.9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柱温为30℃。结果多索茶碱血清浓度在0.7~28bt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3549X+0,0039(r=0.9997)方法回收率为100.4%,日内、日间RSD分别为1.10%~3.87%和2.11%~4.86%(n=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安全,可用于临床多索荼碱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脂必泰胶囊红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2℃,检测波长为236 nm,进样量为10μL。样品以75%乙醇超声提取10 min后进样测定,定量方法采用峰面积外标法。结果洛伐他汀质量浓度在0.011 83~0.473 2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1.77%(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测定脂必泰胶囊红曲中洛伐他汀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石杉碱甲浓度的HPLGM9MS测定法,研究2种石杉碱甲片在正常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盐酸伪麻黄碱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汉邦C18柱(4.6mm×150mm,5μm)分离后,采用HPLC-MS-MS联用法检测,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石杉碱甲片(T或R)0.2mg后测定两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石杉碱甲与内标分离度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在0.0508~5.080μg·L^-1(r=0.9998)石杉碱甲浓度与峰面积比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0508μg·L^-1,回收率为101.8%~109.8%(n=5),日内RSD为1.8%~3.9%(n=5);日间RSD为2.3%~8.7%(n=15)。单次服用0.2mg石杉碱甲片后T与R的AUC0~24分别为(16.35±3.42)μg·h·L^-1和(16.38±3.61)μg·h·L^-1;AUC0-∞分别为(17.53±3.80)μg·h·L^-1和(17.70±3.97)μg·h·L^-1;Gmax分别为(2.47±0.49)μg·L^-1和(2.514-_0.51)μg·L^-1;tmax分别为(1.3±0.4)h和(1.2±0.3)h;t1/2分别为(5.9±0.8)h和(6.2±0.7)h。与R相比,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0.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石杉碱甲人体内过程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2种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