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4(IL-24)即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除具有免疫刺激应答功能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本研究观察了pET-21a-IL-24重组质粒表达系统的表达产物——部分纯化人重组IL-24(rhlL-24)蛋白,在体内外对肺癌A549细胞、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温郁金为常用传统中药材,研究发现其组分具有抗癌作用。目的:研究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种植于裸鼠皮下,建立胃癌移植瘤模型。待瘤体长至约2mm时,1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温郁金提取液0.3ml和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2次,连续7周。每周测量一次瘤体大小,7周后处死裸鼠,测定肿瘤重量。以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肿瘤组织COX-2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抑瘤率为42.5%;肿瘤组织COX-2阳性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肿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周南翔  周艳艳  霍继荣 《胃肠病学》2010,15(11):661-664
背景: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是原型TNF-α的改构体,前期实验显示其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目的:初步研究rmhTNF对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BALB/c裸鼠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构建移植瘤模型,随机予rmhTNF、TNF-α,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和0.9%NaCl溶液(阴性对照)进行干预,观察各组裸鼠一般情况、移植瘤生长情况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建模裸鼠成瘤率为100%。各药物干预组移植瘤生长均明显减慢,其中rmhTNF组生长抑制最为明显,生长曲线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移,抑瘤率显著高于TNF-α组和阳性对照组(83.1%对59.8%和50.1%,P0.01),一般情况与接种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移植瘤组织中可见较多凋亡和坏死细胞。结论:BGC-823细胞在BALB/c裸鼠皮下有良好的成瘤性。rmhTNF在体内能直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坏死,对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及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m blot法检测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COX-2、VEGF表达的影响;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阿司匹林20天,观察肿瘤大小,免疫组化检测阿司匹林对肿瘤组织中COX-2、VEGF表达及MVD的影响。结果 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表明阿司匹枳主要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阿司匹林能降低胃癌细胞COX-2、VEGF蛋白的表达;阿司匹林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显示阿司匹林能降低移植瘤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及MVD。结论 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及裸鼠移植瘤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COX-2和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抑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娜  张树友  王辉  牛国梁 《山东医药》2011,51(12):33-34,118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放疗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塞来昔布联合放疗治疗后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测定移植瘤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塞来昔布联合放疗治疗后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减小(P〈0.01),COX-2、VEGF表达下降(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放疗能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李海  徐军  俞愉  陈婷  冯怡燕  章鹏  邱德凯 《胃肠病学》2008,13(6):345-348
背景: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联合化疗药物对肿瘤的疗效较单独应用更佳,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的: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模型行脂质体介导的TNF-α基因瘤内转染,研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情况及其机制。方法:经脂质体介导,以真核表达质粒pSVK3-TNF-α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裸鼠皮下SMMC-7721细胞移植瘤。测定SMMC-7721细胞的TNF-α浓度,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测定细胞杀伤率,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TNF-α转基因治疗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结束第5d,移植瘤体积为(75.28±35.35)mm^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45±103.64)mm^3(P〈0.05)。TNF-α基因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24、48、72h后,基因转染组每106个细胞的TNF-α表达量分别为(1680±187)pg、(1702±205)pg和(1650±164)pg,细胞杀伤率分别为(37.1±2.4)%、(79.4±4.3)%和(84.2±4.6)%。基因转染72h后,SMMC-7721细胞增殖指数为(30.5±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3.9)%(P〈0.05);凋亡指数为(10.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0.4)%(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TNF-α基因转染裸鼠人肝癌移植瘤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为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构建靶向COX-2表达质粒和在BALB/c裸鼠皮下建立SGC-7901人胃癌细胞动物模型,用COX-2表达质粒基因转染治疗.结果 构建的COX-2表达质粒在体内、外均可稳定表达.COX-2基因治疗可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和淋巴管的生成.COX-2基因转染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结论 通过构建靶向COX-2 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淋巴管生成,COX-2对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治疗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导人胃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转导人胃癌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用真核表达载体,将人IL-2cDNA转导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表达,并观察了基因转导和表达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特性和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的影响,以及基因转导细胞的体内致瘤性。结果表明,人IL-2cDNA可以转导入人胃癌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IL-2,基因转导不改变胃癌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并能增强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降低或消除胃癌细胞的体内致瘤性。本研究结果提示:IL-2基因转导胃癌细胞可能是防治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配体罗格列酮(ROZ)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探讨ROZ活化PPARγ,下调NFκB,从而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建立人结肠癌细胞HT-29裸鼠移植瘤模型,2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Western Blot法分析PPARγ、NF-κB、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PPARγ活化依赖性。结果 ROZ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ROZ通过上调PPARγ蛋白表达,下调NF-κB蛋白表达,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艾迪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娟  张贵林 《山东医药》2010,50(47):34-3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BGC-823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BGC.823接种于30只裸鼠皮下,复制荷瘤裸鼠模型。制模成功后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和艾迪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环磷酰胺组隔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艾迪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艾迪注射液9.45、4.72、2.36g/kg,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14d。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取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CD。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检测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结果环磷酰胺组和艾迪组MVD值以及VEGF、bF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艾迪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均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P均〈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裸鼠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为抑制VEGF、bFGF表达。  相似文献   

11.
12.
D27kip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27kip1基因转移能显著抑制食管癌和胃癌细胞生长,该基因疗法在体内实验中是否同样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p27kip1腺病毒重组体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携带人p27ki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导人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中.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中p27kip1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结果:经p27kip1基因治疗的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达64.1%,移植瘤中p27kip1呈高表达.生存素呈低表达。结论:p27kip1腺病毒重组体能显著抑制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上调p27kin1和下调生存素的表达可能是其雷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杨勤  张亚声 《胃肠病学》2011,16(2):72-76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5-Fu)节律化疗可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降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但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5-Fu节律化疗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两者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5-Fu节律化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5-Fu+复方苦参注射液).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VEGF、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移植瘤、肝和肺组织SDF-1蛋白表达.结果:5-Fu节律化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移植瘤、肝和肺组织SDF-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5-Fu节律化疗组和复方苦参注射液组(除肝组织SDF-1表达).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5-Fu节律化疗可能通过协同抑制移植瘤组织的VEGF、CXCR4和SDF-l表达,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对人胆囊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观察罗非昔布对人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COX-2的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建立裸鼠胆囊癌移植瘤模型,给予罗非昔布8周,观察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的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罗非昔布能诱导胆囊癌细胞的凋亡、降低胆囊癌细胞的COX-2的表达。罗非昔布对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抑瘤率为89.4%;肿瘤组织的COX-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罗非昔布能抑制人胆囊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罗非昔布能显著抑制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蔡东红  张颖  唐棣 《山东医药》2008,48(32):60-61
通过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观察白细胞介素21(IL-21)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IL-21对SKOV3细胞周期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L-2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IL-21对SKOV3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IL-21浓度升高,VEGF的表达水平逐步下降.认为IL-21可以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方志  李俊  张琍  王清平 《胃肠病学》2013,18(7):402-405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可激活淋巴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3,诱导淋巴管生成。体外研究显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可通过抑制VEGF-C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的淋巴管生成。目的:明确ROS在体内能否抑制胃癌生长及其淋巴管生成。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组ROS组,后者分别予50、75、100 mg.kg-1.2 d-1ROS灌胃42 d。处死裸鼠,测定移植瘤体积,D2-40淋巴管内皮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50、75、100 mg/kg ROS组移植瘤体积、肿瘤组织LMVD以及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并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ROS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胃癌细胞祼鼠移植瘤生长,并通过下调VEGF-C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IK细胞对裸鼠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给予多种细胞因子(rhIFN-γ、CD3mcAb、rhlL-2、rhlL-1), 诱导生成CIK细胞.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接种至40只裸鼠右腋皮下, 10 d后随机分2组, 每组20只, 分别为CIK组和对照组. 连续5 d在接种肿瘤细胞部位处给予CIK细胞和生理盐水注射治疗, 观察CIK细胞对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结果: CIK组胃癌肿块质量和生存期与对照组相比,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1.21±0.34 g vs2.73±0.45 g, 65.8±6.2 d vs 44.3±4.8 d, 均P<0.01). 裸鼠体内实验表明, 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其抑瘤率可达47.6%,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CIK细胞在裸鼠体内对人胃癌移植瘤有特异性抑瘤作用, 并可以延长裸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ART)在体外以及荷瘤小鼠体内对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在体外环境下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经过不同浓度的A RT处理后的人胃癌S G C-7901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凋亡情况.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探讨ART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探讨ART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具体机制.结果:MTT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ART对该株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P0.05),分析应用的A RT变化、作用时间和细胞不良反应变化关系发现,ART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杀伤作用呈现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特性(P0.05);FCM检测结果表明,ART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主要是在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使其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ART组对人胃癌S G 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P0.05),抑瘤率分别为34.5%和41.0%.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A R T处理后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antigen,P C N A)、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ART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效应,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ART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RT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PCNA、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破壁灵芝孢子(GLS)粉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移植瘤生长增殖作用和TMSG-1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把30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分别为不同剂量破壁GLS组(1.5、3、4.5 g/kg)、磷酰胺(CTX)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用药4 w后观察破壁灵芝孢子粉对裸鼠移植瘤体积、瘤重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水平;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TMSG-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和高剂量破壁GLS组(3、4.5 g/kg)、模型组的移植瘤重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中剂量、高剂量破壁GLS组和模型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6.7%、44.5%、54.2%;用药4 w后,癌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相应的G0/G1期细胞增加,药物抑制了细胞的正常增殖,凋亡实验显示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药物组总体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PCR结果,破壁GLS组(1.5、3、4.5 g/kg)可使TMSG-1 m RNA表达明显上调,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破壁GLS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上调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TMSG-1 m RNA的表达发挥潜在的抗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靶向CD44的短发夹RNA(shRNA)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CD44 shRNA细胞及对照细胞株建立裸鼠原位移植瘤及皮下种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变化,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体内CD44表达的变化,并进一步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CD44 shRNA转染荷瘤皮下及原位裸鼠模型。与对照shRNA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比较,CD44 shRNA组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皮下种植瘤及原位移植瘤质量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T-PCR结果发现,CD44 shRNA组CD44mRNA表达在皮下种植瘤及原位移植瘤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44 shRNA组细胞EMT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 CD44 shRNA可以有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并下调CD44的表达水平,这可能与CD44基因参与EMT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