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4年8月5日,纺织服装全球回收标准(GRS)3.0版颁布,纺织服装全球回收标准最初是由荷兰管制联盟制定,于2008年11月起实施,针对废旧纺织品回收后,再生纤维使用所建立的第三方认证标准。2011年1月,荷兰管制联盟将纺织服装全球回收标准的版权,转让给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纺织交易所。截止2014年5月,仍在GRS认证有效期的,获得GRS认证的全球纺织企业有206家。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人公司计划在中国扩大聚酯产品的回收利用业务。该公司2013年将委派专门负责人常驻中国,推动当地服装厂商等参与聚酯产品回收等计划。目前,在中国回收的废旧衣料将被运往日本用于生产再生纤维,然后作为布料和纱线出口到中国,今后该公司将讨论在中国建设回收利用设施。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在提高,因此该公司预计纺织产品的回收利用需求将会高涨。帝人旗下子公司帝人纤维将希望参与回收利用计划的企业组织在一起,建立了“ECOCIRCLE”机构。该机构与合作企业从商品开发阶段起展开合作,在店铺柜台回收旧衣服,然后制成再生纤维销售给参加合作的企业,再制造为纺织产品。参与该计划的企业包括在工装回收利用方面提供合作的企业在内,已经超过150家,但在中国则仍然只有运动服装厂商等2家企业。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包括纺织品服装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的服装产业链闭环概念。纺织品服装动脉产业链包括纤维生产、面料制造、纺织品服装生产、纺织品服装销售、纺织品服装消费到废弃等几个环节,服装废弃则产业链终止。而产业链闭环加入了对静脉产业的分析,动脉产业的终止则是静脉产业的开始,服装静脉产业链从服装废弃开始,包括废旧纺织品服装的回收、分拣、物流、仓储、再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几个环节,静脉产业链和动脉产业链相互融合,构成了服装产业闭环。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回收利用的认识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首先对大学生希望的废旧服装处理方式及回收方式、对废旧服装回收的认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然后对大学生二手服装购买的态度、购买二手服装时注重的因素、对穿着二手服装的认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多数学生期望废旧服装应由慈善公益机构或商业机构回收,捐给有需要的人或循环利用、或作为二手服装销售;多数学生购买二手服装时最注重的因素是卫生安全,能够认识到穿着二手服装和废旧服装回收是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需要.其研究结果以期对我国废旧服装的回收体系及回收渠道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大学生及家度对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认识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国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提出"零废弃经济"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把纺织品服装的循环利用作为其中的优先领域。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2015年"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t左右"的目标。在研究英国企业制服市场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英国企业制服回收及再利用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英国企业制服的回收渠道和再利用途径,提出企业制服的回收再利用是我国建立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的重要方面,并对我国开展企业制服的回收再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纺织服装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纺织品的年废弃量超过2 600万t,未妥善处置会造成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家十分重视废旧纺织品绿色循环体系的建立,已形成多种回收利用途径并实现了产业化。涤纶在化纤中占比最大,发展废旧涤纶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对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尤为重要。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有物理回收、化学回收、生物回收和物理化学回收等。综述了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技术,并介绍了企业实际案例,期望为建立绿色健全的废旧纺织品循环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到2020年山东全部工业增加值将达到40 000亿元,年人均工资收入将达90 000元。"记者从2015年4月13日召开的山东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了解到,山东将改造提升18个传统优势行业,其中造纸行业将探索废纸回收体系,促进再生纤维回收利用,食品行业将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法制体系。记者了解到,山东造纸、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家具、汽  相似文献   

8.
2017年12月28-29日,安徽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安徽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安徽双赢集团2018年全球供应链创新峰会暨新技术论坛在合肥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和国内多个地市的协会会员代表百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安徽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唐庆明,安徽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夏惠芬等领导和嘉宾到会祝贺并讲话.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检索法发现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是近5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服装生命周期能耗发现废旧纺织品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与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提出欧洲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二手服装、综合利用等基本情况;归纳总结了欧洲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第三方组织保障、专项经费支持、二手服装利用为主和大众较强的环保观念;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方向,未来要从加快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法制化进程,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与落实,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推行废旧纺织品分级利用,分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持续宣传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意义和理念,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在Na2CO3和助剂A存在下,采用一步沉淀法制备碱式碳酸铜。考察了反应pH、n(Na2CO3)∶n(助剂A)、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碱式碳酸铜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采用XRD、TG 及S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pH 7.0、沉淀剂配比n(Na2CO3)∶n(助剂A)=1∶2、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0 ℃的条件下,产品的w(Cu2+)达55.62%,w(Cl-)为0.013%,符合HG/T 4825—2015《工业碱式碳酸铜》的要求;蚀刻废液中Cu2+的回收率接近100%。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产品为单一组分CuCO3·Cu(OH)2,小颗粒为直径1.8~5.4 μm的不规则球形,团聚后的大颗粒呈姜块状形貌,粒径为48~75 μm。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某铅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选用多种稳定化药剂对土壤开展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着重探讨了不同单一药剂与复配药剂对土壤铅浸出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钠(MSP)、磷酸氢二钠、磷酸钠和石灰4种无机药剂中MSP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最佳,且磷酸盐类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整体上优于石灰;MSP与少量有机药剂腐殖酸复配施用的稳定化修复效果优于单独施加MSP;在MSP投加比(与土壤的质量比)为5%、腐殖酸投加比为2%、养护时间为7 d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土壤中铅的浸出浓度由41.70 mg/L降至0.16 mg/L,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规定的0.25 mg/L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含有二乙二醇(DEG)和乙醇胺(ETA)的双组分解交联剂降解废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硬泡),并利用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与木质素复合制备出性能增强的再生PU硬泡。通过对制备的再生PU硬泡的红外光谱、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热稳定性、导热系数、热重曲线等进行分析测试,考察m(DEG)∶m(ETA)对再生PU硬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EG)∶m(ETA)=1∶3时废旧PU硬泡的降解效果最好;木质素加入量为2.0%(w)时再生PU硬泡的密度低、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良好,达到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2008)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羊小玉  周律  王倩 《化工环保》2017,37(1):43-48
以马铃薯淀粉、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原料进行接枝反应,将接枝产物(TSI)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配,制得新型复合混凝剂PAFC-TS1。优化了复合混凝剂制备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PAFC-TS1的优选制备条件为:OH-浓度与铝铁总浓度的比(r)为0.5,铝铁总浓度与TS1的质量浓度比(Rm)为0.5 mol/g,铝铁摩尔比9∶1。在此条件下处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活性染料废水,当混凝剂投加量为24 mL/L时,染料去除率可达97%以上。相同条件下,使用PAFC-TS1比单独使用PAFC或PAFC-PAM的染料去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低渗透油田企业采出水,开展了现场膜处理小试实验,考察了采用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微滤膜工艺处理采出水达到回注标准的技术可行性,确定了膜前过滤介质及其最佳浓度,并就实际应用进行了工艺设计.采用膜前过滤介质,避免了采出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对膜产生污堵等负面影响.膜前过滤介质为吸附性介质硅藻土与刚性颗粒介质碳酸钙复配...  相似文献   

16.
微电解/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印刷电路板企业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对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后,采用微电解/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王刚 《化工环保》2019,39(3):354-359
为了满足严苛的污水排放标准,采用中试试验比对的方法,考察了4种石化污水提标处理工艺的特点和实际效果。针对炼化污水及烯烃污水的不同水质,分别确定了"均质调节罐—反硝化滤池(DNF)—臭氧反应池—生物活性炭滤池—高密度澄清池"及"均质调节罐—中和池—高效生物反应池—高密度澄清池"的不同处理方案,并实施了工业应用。实际运行结果显示,两套提标改造装置的处理效果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599—2015)的要求(COD≤30 mg/L,TN≤10 mg/L,ρ(NH_3-N)≤1.5 mg/L,TP≤0.3 mg/L)。  相似文献   

18.
韩非  侯若昕  顾平 《化工环保》2015,35(1):84-88
以亚铁氰化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亚铁氰化铜(CuFC)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uFC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铯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产物的分子式为Cu2Fe(CN)6·7H2O,外观为具有清晰几何形状的颗粒物,粒径约为30 nm。25℃下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铯质量浓度为98.01μg/L、CuFC加入量为0.08 g/L、吸附时间为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铯的去污系数达到1.13×104;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准确描述CuFC对铯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为1.000 0;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模拟蒸馏、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聚乙烯副产物聚乙烯蜡进行了表征。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对聚乙烯副产物聚乙烯蜡进行了热解,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停留时间和初始压力对液相产物收率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液相产物轻质馏分(低于200℃)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乙烯副产物聚乙烯蜡主要由长链脂肪烃(C_(14)~C_(70))组成;热解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75~490℃;热解温度和停留时间是影响液相产物收率的主要因素;液相产物轻质馏分的碳数分布在C_9~C_(20),主要为α-烯烃(占比32.79%)和正构烷烃,其中单体烃含量最高的是1-癸烯(占比8.46%),它是制备高级合成润滑油聚α-烯烃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腈生产废水中的丙烯腈低聚物为原料制备聚丙烯酰胺。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水解反应条件和交联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FTIR表征结果显示,丙烯腈低聚物中的氰基已完全水解为酰胺基,产物聚丙烯酰胺中含有酰胺基和羧基。实验结果表明,在自来水加入量100 m L、水解反应温度95℃、m(Na OH)∶m(丙烯腈低聚物)=2.0、水解反应时间3 h的最佳水解反应条件,交联反应温度60℃、质量分数37%~40%的甲醛加入量6 m L、交联反应时间2 h的最佳交联反应条件下,处理20 g丙烯腈低聚物,可得到产物聚丙烯酰胺14.50 g,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21.1%、相对分子质量为2.7×106。产品性能满足Q/SH 0046—2007《钻井液用聚丙烯酰胺技术要求》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