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勤  孙晓玲 《岩矿测试》1996,15(3):183-187
经萃取分离富集后,在pH2.6的苯二甲酸氢钾 HCl介质中,用电流氧化溶出计时电位法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In。方法检出限为0.01μg/g,标样中In的含量为0.10μg/g时的方法精密度(RSD,n=11)为8.76%,加标回收率为98%~105%。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参考物质(GSR1~6,GSS1~8,GSD9~12)中的痕量In,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计时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样品中铜和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玄  余耀东 《岩矿测试》2000,19(2):106-108
探讨了以预镀汞膜破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同时测定锑类金属及其氧化物和硫化物中铜、铋的计时电位溶出法的适宜条件;试验了酸介质和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影响;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在0.1mol/LHC1-0.01mol/L抗坏血酸底液中,相对饱和氯化钾甘汞电极,铜与铋的溶出峰电位分别为-0.20V和-0.10V,分辨效果较好。在测定条件下,铜和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00ug/L和0~80ug/L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以预镀汞膜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 ,同时测定锑类金属及其氧化物和硫化物中铜、铋的计时电位溶出法的适宜条件 ;试验了酸介质和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影响 ;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 ,在 0 1mol/LHCl- 0 0 1mol/L抗坏血酸底液中 ,相对饱和氯化钾甘汞电极 ,铜与铋的溶出峰电位分别为 - 0 2 0V和 - 0 1 0V ,分辨效果较好。在测定条件下 ,铜和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0 0μg/L和 0~ 80 μg/L ,检出限分别为 7μg/L和 2 μg/L。用该法测定出口锑中铜和铋 ,结果与AAS及ICP -AES法测定值吻合 ,三次重复测定的RSD在 1 2 %~ 4 1 %。  相似文献   

4.
5.
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痕量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溶液中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氧化电极表面的金属铜形成铜离子进入溶液中,金属氧化溶出时间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峰值与溶出时间成正比,因此峰高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茜素红S-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直接检测土壤浸提液中的无机单核铝[Ali]和总单核铝[Ala]浓度,并用该法测定了酸消化浸提液中的总铝[AlT],由[Ala]-[Ali]间接得到有机单核铝[Alo],[AlT]-[Ala]得到酸溶态铝[Alr],从而实现了土壤浸提液中5种铝形态的电化学测定。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多个实际土壤样品,与标准Driscoll法进行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报道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配合物在玻炭电极上氧化溶出电位与配位体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配合物有逐级稳定常数和参与形成配合物的配位体数目,研究了Cu(H2Sal)^2+2和Cd(SCN)^2-4配合物体系,测定结果与文献(3,4)报道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电位溶出分析法十几年来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及其作用,各种工作电极优点及其局限性,各种氧化剂的特点,列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报道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测定配合物在玻炭电极上氧化溶出电位与配位体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和参与形成配合物的配位体数目。研究了Cu(H2Sal)2+2和Cd(SCN)2-4配合物体系,测定结果与文献[3,4]报道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种空心阴极灯作激发光源和具有氩氢火焰低温自动点燃装置的原子荧光仪,氢化法直接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锗,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02μg/g,线性范围1~400μg/L,精密度(RSD,n=11,116μg/gGe)为1.79%,加标回收率97.8%。经标样和大批量样品分析验证,方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2.
用易溶于水的金属盐类试剂作示踪剂,是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广泛采用的有效方法,通过野外现场测定人工示踪剂中的金属离子可以揭示岩溶地下水的运动特征.传统极谱法所用的液态汞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文制作了固体汞电极,采用溶出伏安法测定地下水示踪剂中的铜,在地下水样品中加入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溶液,氯化钾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采用固体汞电极扫描,记录溶出曲线.实验了氯化钾溶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用量对100 ng/mL铜标准工作溶液峰电流的影响,在选定最佳实验条件下,铜浓度在0 ~ 1000 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58 ng/mL,加标回收率为96.4% ~ 101.7%.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离子对测定不产生干扰.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示踪试验,铜的测定结果与极谱法基本吻合,且简单快速,适合野外现场测定,同时避免了极谱法液态汞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钙碳酸盐地质样品中铜镍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志飞  李丹  李策  汪慧萍 《岩矿测试》2010,29(2):187-189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高钙碳酸盐样品中的铜和镍。通过试验分析了高钙碳酸盐样品中钙对铜、镍测定的影响,并确定其影响因子,提出两套检测高钙碳酸盐样品中铜、镍的方案。方法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两元素均小于2%。  相似文献   

14.
甘树才  陈博 《岩矿测试》1999,18(1):34-37
研究了酚(phen)-Cu-水杨酸(H2sal)和四乙基碘化铵(Et4NI)的四元体系中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测定痕量酚。在pH为7.0的介质中,phen-Cu-H2sal的配合物抑制了Cu在玻炭电极上的还原富集,降低Cu的微分电位溶出峰(Δdt/dE),且0.4~200μg/L的酚与Δdt/dE呈线性关系。加入Et4NI使检测灵敏度提高2.75倍。天然水样经GDX-502树脂吸附分离富集后,除去了吡啶、苯胺等物质的干扰。NaOH洗脱,预电解富集3min,酚的检出限为0.2μg/L;实验测定20μ  相似文献   

15.
郑存江 《岩矿测试》2005,24(4):284-286
在分析地质标准物质标准值不确定度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多个实验室协作研制地质标准物质时,协作单位除提供重现性检测数据外,还应分别提供各项目检测数据的合成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或实验室之间的平均值的合成不确定度按不等精度方法处理。标准物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由分析方法、检测实验室、样品均匀性和样品稳定性的不确定度合成后乘以扩展不确定度置信水平下的包含因子而得。  相似文献   

16.
张道俊 《地质与勘探》2013,49(3):570-576
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产地之一,其铜矿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沉积型、变质改造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为主。据现有大中型矿床铜资源量统计,沉积型矿产铜资源量占赞比亚铜总资源量的79%。各类型铜矿床总体受卢弗里安(Luflian)弧控制,层控型铜矿主要分布在穹窿核部边缘,含矿岩系为莫瓦(Muva)超群的黑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沉积型铜矿主要分布在背斜或穹窿外缘周围,含矿岩系主要是加丹加(Katanga)超群下部的砂页岩层。  相似文献   

17.
贵州威宁地区玄武岩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笔者以多元信息成矿预测为基础,对黔西北威宁地区的“玄武岩型(层状)铜矿”进行了理论预测和实地调查。新近获得的实际资料表明,此类铜矿主要赋存在P3em^3玄武岩多个喷发微旋回之中的“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富含陆地-沼泽相植物和有机质的正常沉积泥砂岩石”这一物质组成复杂、岩性岩相多变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矛盾带”中。常见铜矿物有片状,粒状、块状自然铜、辉铜矿、蓝铜矿、少见孔雀石等,蚀变有沸石化、绿泥石化、沥青化、硅化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玄武岩型层状铜矿化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因素耦合放大-近源火山机构(物源准备)加上喷发间歇期有机质吸附(初步富集),再加上深埋藏变质作用(成矿热流体)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