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但还应当将望"气"结合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地提高诊断和预测的正确率。望"气"的重要性《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之生,气之聚  相似文献   

2.
正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健康、快乐、长命百岁,但这却是一个不容易达到的目标。在养生的过程中,我认为只要元气足,则百病消,元气衰弱,就会疾病缠身。我国古代医书中对"气"多有描述。《医学初编》认为:"人之生死,全赖元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黄帝内经·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在强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气"的生成复杂,来源不一,分类多端。其功能有五:推动、温煦、固摄、防御和气化。"气"之为病有气虚、气郁、气滞、气阻等,心气虚、肺气虚、肝郁气滞、肺气阻塞等。鉴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4.
说"伏气"     
传统气功十分重视伏气的作用.<性命圭旨>引前辈云:"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伍冲虚说:"圣凡之分,只一伏气也."(<天仙正理>)黄元吉说:"吾示学人欲求长生,先须伏气."(<道德经注释>)可见伏气是一个关系到练功成败和能否长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在强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气"的生成复杂,来源不一,分类多端.其功能有五:推动、温煦、固摄、防御和气化."气"之为病有气虚、气郁、气滞、气阻等,心气虚、肺气虚、肝郁气滞、肺气阻塞等.鉴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总以养气为首务.清代医家黄凯钧在《友渔斋医话》中提出的"养气训",对养气的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6.
"气"到底是什么?本文所言之气,指的是生命之源.古代医书便有所谓"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之说,可见气对生命的重要性.中医认为气不足便会出现虚弱、悸闷、懒言、消化不良、新陈代谢缓慢等毛病,严重者更会引起其他疾病.因此简单来说,气就是生命力,是人生存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微饿"养生理念,在祖国传统养生保健宝库中比比皆是.孙思邈<千金要方>:"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食取补报,不饥即已,饱生众疾."刘词<混俗颐生录>:"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则气短妨闷."李豫亨<推篷寤语>:"饮食不可过多,饮食最能抑塞阳气,不能上升,将以养生,实以残生也……淡餐少食,常使肠胃清虚,则神气固流,阴阳得位,此最养生之大要."  相似文献   

8.
"气为万物之资始,非此气则万物不足以长养,非此气则人类不足以生息,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一生,全赖于气"。"人以天地之气生,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不离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述".<素问·调经论篇>并强调"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说:"气血流通为贵".气血和畅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气为万物之资始,非此气则万物不足以长养,非此气则人类不足以生息,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人之一生,一气而已"."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一生,全赖于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相似文献   

11.
周贻谋 《现代养生》2002,(10):38-39
清代医家石成金在<长生秘诀>一书的"饮食部"中说:"人赖饮食以养身,饮食调和,则脾土安泰.脾为诸脏之母,生血生气,周身之津津荣卫,皆本于此.善养生者,饮食俱有法诀存焉.如先饥而食,食不过饱,若过饱则损气而脾劳.先渴而饮,饮不过多,若过多则损血而胃胀.  相似文献   

12.
升降有序,气化有常 中医认为人与宇宙大自然的天地阴阳相通.正如<医学源流论·阴阳升降论>指出:"人身象天地.天之阳藏于地之中者,谓之元阳.元阳之外护者谓之浮阳.浮阳则与时升降,若人之阳气则藏于肾中而四布于周身,惟元阳则固守于中,而不离其位."  相似文献   

13.
元代马致远在<秋思>里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也说过"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如此悲凉悒郁的情绪体验,以至于文人墨客以"断肠"言之,足以看出人的情绪与"肠"这个器官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这个概念和《易经》有密切的关系,《易经》认为"气"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有"善养生者,必知养气"的说法。明代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  相似文献   

15.
这个题目看起来怪怪的,食物是物质,哪能分什么男女呀?也有人会马上回答,当然有.不是有"饮食男女"一说吗?"饮食男女"一说出自<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饮食"是指人有食欲,"男女"是指人有性欲,"心之大端"指人的本性.意思是说食欲、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大欲,而不是食物可分男女或饮食中的男女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告诫人们:"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并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从而提出了从容养身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要想了解中医里的"气",真是件很让人泄气的事,因为实在是太过复杂讨厌.复杂讨厌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泄气",在中医里都有另一种意思. 什么是气 中医里的气有所不同,指的是存在于人体中无形的精微物质或是能量.气是人体生死攸关的组成部分,"气聚则生,气散则亡".这个不难理解,人"断了气",自然活不了.其实气的概念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即气是比精更微小,运动能力较强的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由于其来源和分布部位之不同,故有着不同的名称,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精微之气正是通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而表现其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陆江 《现代养生》2008,(1):28-28
1992年世界卫生大会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健康的四大基石.在这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位居首位.人的饮食既是生长、生活之源,又是致病之因.南梁名医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  相似文献   

19.
精、气、神为人身之宝,既是生命的动力,又是生命的体现,其盛衰存亡与人的寿夭直接关联。《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寿世传真》说:"吾人一身,所持精气神俱足,足则形生,失则形死"。《摄生三要》中强调,养生要聚精、养气、存神。  相似文献   

20.
话说血瘀证     
正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在生理上,气与血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所以又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病理上,如果"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当"血"发生了病理变化,主要可表现为血虚、血瘀和血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