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强噪声环境中有用信号提取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广义形态分量分析的降噪方法。通过引入虚拟观测信号,将一维观测信号扩展为多维虚拟观测信号,再通过广义形态分量分析,实现观测信号的盲源分离,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通过仿真信号和齿轮磨损故障振动实验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义形态分量分析技术能有效分离强背景噪声中的微弱信号,有效提取故障特征,其降噪性能优于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形态成分分析(MCA)是最新提出的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信号和图像分解(分离)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信号组成成分的形态差异性(可以由不同的字典稀疏表示)进行分离。结合核函数把基于MCA的线性盲分离方法拓展到非线性混叠情况,给出了一种非线性混叠信号盲分离算法。该算法通过非线性映射将混叠信号投影到高维特征空间,将样本空间的非线性混叠问题转化成高维特征空间的线性混叠问题,然后应用MCA算法对高维特征空间中的混叠信号进行分离。通过对齿轮齿根裂纹、轴承内圈、外圈复合故障的实验信号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离出齿轮箱的复合故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EEMD的振动信号自适应降噪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 要:应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能有效抑制模态混叠的特性,根据白噪声经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后其固有模式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分量的能量密度与其平均周期的乘积为一常量这一特点设计了自动选择IMF分量重构信号的算法,提出了基于EEMD的振动信号自适应降噪方法。对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降噪结果表明了该降噪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局部投影降噪算法在其应用过程中,邻域的选择对降噪效果有较大影响。提出了改进算法以解决传统算法中邻域难以选取的问题。该方法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依据频带能量的差异将原始信号分解为噪声频带和系统信号频带,将噪声频带能量占原始信号能量的比值估计为噪声水平。在一定程度内逐步增加分解层数,直至该噪声水平收敛。根据收敛时的噪声水平估计相空间中相点的邻域半径,此外利用该噪声水平可实现对原始信号的盲信噪比估计。对含噪的Lorenz和Rossler序列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降噪效果优于一些传统方法和基于定量递归分析的局部投影降噪算法。对实测往复压缩机振动信号的降噪研究,进一步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桥梁结构动力测试信号噪声水平高、难以分离结构有效信号的特点,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自适应分解与重构方法。对经验模态分解结果的模态混叠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利用白噪声概率密度函数的均匀性对模态混叠模式一进行了改进,基于相关性分析改进了模态混叠模式二,改进后的分解方法在计算效率和分解精度上均有较大提升;随后对所有分解获得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多尺度主成分分析,实现降噪和选择并重构测试信号。分别用模拟信号和实际桥梁测试信号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信号自适应分解和重构方法能在降噪的同时,有效地提取桥梁结构信息,可用于实际桥梁结构的动力测试分析中。  相似文献   

6.
EWT和ICA联合降噪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背景噪声下提取非平稳振动信号的微弱故障特征时,系统信号和干扰噪声在频带互相混叠难以分离,传统消噪方法存在较大局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WT)和独立分量分析(ICA)联合降噪的方法。利用EWT算法将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避免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EMD)存在的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依据峭度及相关系数准则选取相应分量,引入虚拟噪声通道;利用ICA对重组信号进行解混去噪,分离出源信号后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提取故障特征频率,实现故障诊断。通过对实际轴承信号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不仅对时变、非平稳的强噪声干扰具有较好的消除效果,还能更清晰、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7.
基于变分贝叶斯理论的机械故障源 盲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未知噪声环境下机械源信号盲分离方法由于忽略噪声影响往往得到很差的分离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贝叶斯独立分量分析的机械故障源分离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机械源分离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独特特点,即不需要将未知噪声看成一种独立源,也不需要进行消噪预处理,可直接对噪声干扰的机械源信号进行有效分离。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的机械源分离方法,分离误差大幅度降低。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准确有效识别出水电站厂房振动信号的各个振源,对于水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指导意义,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是进行信号分解与振源识别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实现水电站厂房复杂环境下振动信号的盲源分离,建立一种基于鲸鱼算法变分模态分解(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WOA-VMD)降噪改进的信号盲源分离模型。采用WOA-VMD和相关法对观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确保盲源分离结果的准确性;求解多维降噪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采用优势特征值法进行源数估计;最后对降噪信号进行中心化、白化前处理,通过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得到分离矩阵,实现观测信号的盲源分离。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盲源分离模型,改进模型将分离信号与源信号的相关系数分别提升了9.1%,7.1%,8.3%,分离信号主频误差也均有所降低。将该方法运用到水电站厂房振动工程实例,也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盲卷积分离及其在机械振动信号消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盲源分离应用于机械振动信号的预处理中,提供了一个新的处理机制,在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研究了盲卷积分离的理论,提出了基于限值VQM检验控制准则的盲分离算法,根据机械振动信号的特点探讨了该方法在机械振动信号瞬态成分和噪声卷积混叠信号分离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取了瞬态成分,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付志超  程伟  徐成 《振动与冲击》2010,29(1):108-1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健SOBI算法提取结构/系统的频率、阻尼比及模态振型的方法。运用该法提取系统/结构模态参数的步骤为:首先利用稳健SOBI的盲源分离方法采集的信号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矩阵作为结构/系统的模态振型矩阵,最后再对各个分离后的单自由度信号提取频率、阻尼比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提取出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尤其是即使噪声环境下仍然能准确提取出系统的模态振型矩阵。  相似文献   

11.
水下航行器的噪声源识别面临的两个问题(:1)无法获得振源信号(,2)测得振动信号有环境噪声影响且振源之间相互耦合。将环境噪声作为一个独立的噪声源,给出瞬时混合信号的盲源分离(BSS)数学模型;利用基于二阶统计特性的两次去相关盲源分离算法,对机械振动加白噪声的混合信号和水池试验实测混合信号进行分离;通过试验验证两次去相关盲源分离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In field of rolling bearing fault diagnosis,the sampled bearing vibration signals will be generally disturbed with noise. In noisy environment,the conventional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method is not good for diagnosing bearing faults. In this paper,wavelet de-noising method an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combined. In order to achieve fault diagnosis of rolling bearing,firstly wavelet soft threshold de-noising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on sampled signals. Then the better robust JADE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in signals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t last,vibration signals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faults of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the corresponding bearing faults have been diagnosed successfully. The proposed research methods provide a new way for diagnosing rolling bearing's mixed faults under noise.  相似文献   

13.
由于机械系统的振动信号能有效反映系统特征,对其进行盲解卷积能提供由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源信号的可能性,为此提出机械系统振动卷积模型;将多通道盲最小均方差与缩减盲源方法结合提出MBLMS-TDS组合算法,且利用该算法对卷积混合信号进行盲解卷积验证算法的合理性;用该算法对柴油机表面混合振动信号进行分离,获得活塞撞击缸体信号与柴油机燃烧信号。  相似文献   

14.
利用声压幅度比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压幅度比的多声源分离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盲信号分离算法实现混合声源信号的分离,根据谱估计的相似度确定接收信号中各声源的分配情况,结合幅度差异因子获得传感器的声源信号分布,再通过单声源的声压幅度比模型确定声源位置,实现多声源定位。由于盲信号分离算法比较成熟,且实际中的声源信号大多为非高斯,因而满足盲信号分离条件。该方法具有实用强、应用性广等特点,对其它分离、定位问题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强  付聪  江虹  彭先敏 《振动与冲击》2013,32(5):122-126
通过单通道振动信号分离研究探讨机械振动源信号提取问题。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单通道信号构造成多通道信号,再通过主分量分析方法得到多通道构造信号的特征值分布情况并以此进行源信号数目估计,进而利用基于时频分析的盲源分离技术获取振动源信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单通道振动信号分离,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晨昊  谢德红  陈梦舟 《包装工程》2016,37(21):204-210
目的针对高斯-脉冲混合噪声图像中难以有效去除大量奇异点或离群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凸包优化的盲源分离方法来去除图像中的混合噪声。方法该方法把混合噪声和原图均看作未知的源信号,依据噪声图像中混合噪声与原图内容的加性关系建立盲源分离的模型,并利用凸包优化的方法构建源信号(凸包极点)的仿射包,然后通过最小化仿射包到凸包(噪声图像)上的投影误差,求解混合噪声和原图2个源信号,实现去噪混合噪声、复原原图的目的。结果实验结果发现,无论高斯-脉冲混合噪声强弱,该方法去噪复原后的峰值信噪比和平均结构相似性分别在39.9129 d B和0.9以上。结论由实验数据证实该方法可有效地从盲源分离的角度去除图像中高斯-脉冲混合噪声、复原原始图像。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盲源分离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晖  郑晓宇 《工程力学》2012,29(12):121-126
将盲源分离技术应用于结构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在小波软阈值去噪的基础上,用二阶统计量盲辨识(SOBI)算法从结构的振动信号中分离出第一阶振动分量,然后利用Hilbert变换得到频率与振幅的关系。在数值仿真算例的基础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预应力箱梁的试验数据,验证了在分析结构非线性振动特性时,盲源分离技术抗噪性好,比短时傅氏变换更易操作。结果表明:在较小损伤的情况下,利用非线性振动特性识别结构损伤程度,有时比由基于线性振动的模态识别得到的结构频率改变的方式更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相关机械振源的盲源分离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关源不满足独立分量分析关于源的统计独立性假设,标准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分离相关机械振源信号。在相关振源信号的部分频带满足统计独立的假设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的相关机械源盲源分离方法。该方法将观测信号用小波包分解成子带观测信号,根据互信息标准选择相关性较小的若干子带观测信号重构观测信号。通过重构的观测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估计分离矩阵,然后用该矩阵分离原始观测信号从而实现相关机械振源信号的分离。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的水声信号盲处理研究中,通常都是用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分离线性混合信号,而对于较复杂的非线性混合信号,独立成分分析算法无能为力。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将慢特征分析(Slow Feature Analysis,SFA)算法应用于水声信号非线性盲源分离领域。一般而言,对源信号做非线性混合变换后输出混合信号较源信号变化较快,而采用SFA算法可以从复杂的非线性混合信号中提取出变化缓慢的信号,通过仿真实验,分别对简单信号和复杂水声信号的非线性混合信号进行分离,通过将源信号与分离信号对比,发现SFA算法输出信号与源信号高度相似,验证了SFA算法在非线性盲源分离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非平稳信号的盲源分离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故障特征的提取很重要.对于多通道的设备故障振动信号,应用非平稳信号的盲源分离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各自独立的非平稳振动源,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机械故障诊断。针对不同时频分布的非平稳盲源分离算法,比较了它们的分离效果。以转子的复合故障为例,验证了该算法在故障诊断中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