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的特征。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选取48例符合OSAHS诊断的受试对象作为OSAHS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组)。动态监测两组受试者72 h血糖的变化,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OSAHS组全天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5.98±1.21mmol/L vs 5.21±0.91mmol/L,P<0.05)升高;OSAHS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夜间血糖波动幅度(NMAGE)及IRI较对照组(4.25±0.6 mmol/L vs 2.12±0.51mmol/L,1.93±0.04 vs 1.12±0.34和3.7±0.5 vs 2.4±0.2,P均<0.05)明显升高;OSAHS组:MAGE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IRI呈正相关(r=0.357、0.361,P均<0.05),AHI与IRI呈正相关(r=0.360,P<0.05)。结论 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异常,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入选笔者医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13例, 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统计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累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主干(LM)分为单支、双支(累及左主干为双支病变)及3支病变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比非糖尿病组明显升高(8.45±0.40mmol/L vs 5.61±0.13mmol/L, P<0.001), 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更高(50.00% vs 8.94%, P<0.001), 单支病变、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24.4% vs 48.8%, P<0.001;25.6% vs 42.3%, P<0.001), 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更多累及前降支(92.2% vs 82.1%, P=0.034)、左回旋支(68.9% vs 39.8%, P<0.001)、右冠状动脉(64.4% vs 39.0%, P<0.001),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无统计学意义(7.8% vs 2.4%, P=0.100)。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广泛、严重, 具有更高的致死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单用(对照组)和与瑞舒伐他汀联用(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实验室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分别为(5.65±1.36)mmol/L、(2.18±0.85)mmol/L、(3.70±0.97)mmol/L、(1.18±0.63)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分别为(3.94±0.80)mmol/L、(1.62±0.46)mmol/L、(2.26±0.64)mmol/L、(1.45±0.73)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9.15±17.25)mmol/L、(5.37±1.07)mmol/L、(73.54±16.34)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5.70±14.84)mmol/L、(4.92±0.98)mmol/L、(57.32±12.94)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肾脏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β2-MG、Cys-C、hs-CRP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1日~2017年7月1日在浙江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期间进行肠镜检查发现的9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及135例无息肉组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一般临床特征、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2.90±1.36mmol/L vs 2.03±11.00mmol/L,t=-4.417;总胆固醇3.33±0.45mmol/L vs 4.40±0.64mmol/L,t=-12.417;低密度脂蛋白3.33±0.45mmol/L vs 2.54±0.46mmol/L,t=-12.926,P均<0.01)。病例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率为46.81%,对照组NAFLD发生率为15.56%。两组间性别、年龄、空腹血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结直肠息肉的风险因素(OR=2.342,95% CI:1.324~2.621)。结论 结直肠息肉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相关,结直肠息肉患者需要加强腹部B超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6月符合研究条件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精准肝切除组(A组,n=31),Pringle法的传统肝切除组(B组,n=30),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方差齐性(P>0.05),具备可比性。A组手术时间(318.3±50.6min)比B组(176.1±55.9min)长(P<0.05),但A组的术中出血量少(354.9±69.8mlvs543.4±114.8ml)、术后肝功能恢复快(ALT:383.7±100.9U/Lvs555.0±91.3U/L,AST:329.6±77.9U/Lvs406.6±105.2U/L,Alb:31.7±2.1g/Lvs30.5±1.7g/L)、并发症少(8例vs16例)、住院时间短(16.6±2.9天vs20.4±2.7天,P<0.05)。A组使用术中超声较术前新发现肝转移灶7例。结论 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手术中,精准肝切除优于传统肝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程度分级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按高血压危险程度分级分为中度危险组70例,高度危险组73例,极高度危险组35组,对照组选取健康体检人群80例,记录身高、体重、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存在异常心电图,测量4组的血压。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检测4组的SUA、空腹血糖及血脂全套指标,比较4组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 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及体重指数(BMI)4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为4.85±0.89mmol/L,明显高于中危组(4.45±0.94mmol/L)、高危组(4.49±1.18mmol/L)及极高危组(4.40±1.14mmol/L,P<0.05);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HDL-C分别为1.09±0.32mmol/L、1.11±0.30mmol/L、0.96±0.2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33mmol/L,P<0.05);极高危组SUA为439±115μmol/L,高于对照组(319±78μmol/L)、中危组(325±101μmol/L)及高危组(337±1108μmol/L,P<0.05),中危组、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LU为6.01±1.60mmol/L,明显低于高危组(7.18±2.93mmol/L)及极高危组(8.38±3.01mmol/L,P<0.05);HDL-C与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呈负相关,血尿酸水平均与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高血压危险程度的升高,血脂及血尿酸水平逐步升高,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危险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31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O-CPB组),其中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50.87±9.08)岁;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60例应用传统体外循环灌注方式完成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对照组(T-CPB组),其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8±12.46)岁。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血生化指标和临床数据,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30 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T-CPB组比较,O-CPB组患者的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停循环时间短、手术耗时少[(206.90±39.92) min vs(276.37±29.92) min、(5.03±1.54) min vs(21.73±6.67) min、(396.68±58.57) min vs(469.28±69.77) min,P均<0.01]。O-CPB组患者血制品消耗量少于T-CPB组、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短于T-CPB组[(1 401±738) mL vs(1 705±580) mL、(5.94±2.45) d vs(7.42±3.53) d,P均<0.05]。O-CPB组患者的术后血乳酸浓度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低于T-CPB组[(6.10±3.80) mmol/L vs(8.11±4.51) mmol/L、(72.13±22.86) mg/L vs(84.78±17.07) mg/L;P<0.05,P<0.01]。O-CP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早于T-CPB组[(3.32±1.11) h vs(4.14±1.59) h,P<0.05)]。O-CPB组和T-CPB组患者的术后24 h内Richmond镇静程度评分绝对值分别为1.23±1.06和2.15±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PB组患者的术后氧合指数高于T-CPB组[(234.42±79.51) mmHg vs(183.10±77.26) mmHg,P<0.01;1 mmHg=0.133 kPa],有创通气时间短于T-CPB组[(50.19±37.63) h vs(70.12±40.84) h,P<0.05)。O-CPB组和T-CPB组患者的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6.45%(2/31)和11.67%(7/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停循环时间≥ 31 min和血制品消耗量≥ 1 390 mL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1.517(1.153~1.995)和1.006(1.002~1.010)。结论 优化选择性动脉灌注策略采用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和中低温下半身优化灌注方法,与传统体外循环灌注方式相比可缩短停循环时间、减少临床用血,且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脑、肺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和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84例,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68例。结果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与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的年龄(75.23±7.49岁vs 71.42±8.21岁)、甘油三酯(1.59±0.41mmol/L vs 1.41±0.63mmol/L)、血肌酐(82.42±39.27μmol/L vs 70.39±25.76μmol/L)、血尿素氮(7.85±4.31mmol/L vs 6.12±2.49mmol/L)、IL-2(567.32pg/dl±191.53pg/dl vs 501.26±217.74)、IL-6(3.95±2.92pg/dl vs 3.04±2.61pg/dl)和CRP (1.75±1.84mg/dl vs 1.04±2.01mg/dl)相比较高,而FEV1%(83.42%±24.57% vs 92.15%±19.38%)和FEV1/FVC (62.91±13.65 vs 70.24±9.4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P=0.005)、FEV1/FVC (P=0.003)、IL-2(P=0.012)和CRP (P=0.009)差异更明显,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2、CRP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炎性因子IL-2与肺功能指标FEV1%(r=-0.391,P=0.000)和FEV1/FVC (r=-0.571,P=0.000)呈负相关,CRP也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37,P=0.000)和FEV1/FVC (r=-0.559,P=0.000)呈负相关。结论 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水平及其与该病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明确OSAHS诊断的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OSAHS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N组),均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获取血糖波动情况,同时测定其血清HIF-1α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结果 OSAHS组夜间血糖波动幅度(night mean amplitude glycemic excursions,NMAGE),HIF-1α及IR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2±0.42mmol/L vs 1.12±0.34mmol/L,101.06±17.64ng/L vs 46.48±8.50ng/L和3.7±0.7 vs 2.1±0.4,P均<0.05);OSAHS组HIF-1α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ventilation index,AHI)、IRI及NMAGE呈正相关(分别r=0.314、0.346及0.368,P均<0.05)。结论 HIF-1α的高表达存在于OSAHS人群中,其高表达可能直接参与了OSAHS糖代谢紊乱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血压类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经验,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诊断为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的患儿8例(KDSS组),仅伴有舒张压降低的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with diastolic hypotension,KDDH)患儿21例(KDDH组),同一时期血压正常的KD患儿32例(普通KD组)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与普通KD组比较,KDSS和KDDH组患儿年龄> 3岁比例分别为75.0%、71.4%,较普通KD组的21.9%显著增高,KDSS和KDDH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0.90±0.04和0.82±0.08,较普通KD组的0.66±0.15显著升高。KDSS和KDDH组中CRP值分别为221±1160mg/L和168±69mg/L,较普通KD组的73±54mg/L显著升高。KDSS和KDDH组中血白蛋白值分别为22±4g/L和24±6g/L,较普通KD组的31±4g/L显著降低。KDSS和KDDH组中血钠值分别为120.0±7.7mmol/L和123.6±6.7mmol/L,较普通KD组的135.6±2.2mmol/L显著降低。KDSS和KDDH组中胸(腹)腔积液比值分别为87.5%和85.8%,较普通KD组的0%显著升高。另外KDSS组较普通KD组,存在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apillary refill time,CRT)(4.17±1.29s vs 2.52±0.72s)、Tei指数异常比例 (75% vs 0%)、左心室射血分数 < 55%比例(37.5% vs 0%)、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192±2990mmol/L vs 739±691mmol/L)、肌钙蛋白I升高比例(75.0% vs 6.3%)、IVIG无反应比例(62.5% vs 6.3%)、冠脉扩张比例(87.5% vs 28.1%)、心电图异常比例(75.0% vs 6.3%)均显著升高。而KDDH组患儿的以上指标与普通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KDSS组和KDDH组比较,CRT (4.17±1.29s vs 2.92±0.95s)、Tei指数异常比例(75.0% vs 9.5%)、左心室射血分数 < 55%比例(37.5% vs 0%)、NT-proBNP水平(6192±2990mmol/L vs 1063±742mmol/L)、肌钙蛋白-I升高比例(75.0% vs 9.5%)、IVIG无反应比例(62.5% vs 14.3%)、心电图异常比例(75.0% vs 9.5%)均显著升高。结论 KDSS和KDDH患儿年龄较大,全身炎性反应更加剧烈,均出现血管渗漏表现,并且KDSS易导致IVIG无反应及冠状动脉损害,而KDDH介于普通KD和KDSS之间,为病程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10.71±3.10)mmol/L比(9.61±3.19)mmol/L]、血糖波动系数[2.46±0.81比2.13±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绪论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高晓晓  王俊杰  邹瑞 《安徽医学》2018,39(6):713-715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S患者为NS疾病组,同期住院其他肾脏疾病患者30例(非NS患者)为疾病对照组,5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治疗前3组对象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水平.结果 NS疾病组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水平分别为(9.18±2.50)mmol/L、(3.00±1.55)mmol/L、(1.65±0.53)mmol/L、(5.83±2.27)mmol/L、(1.66±0.42)g/L、(1.83±0.61)g/L;疾病对照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水平分别为(4.22±0.98)mmol/L、(1.89±1.35)mmol/L、(1.13±0.44)mmol/L、(2.39±0.70)mmol/L、(1.06±0.32)g/L、(0.88±0.22)g/L;正常对照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的水平分别为(4.42±0.46)mmol/L、(1.10±0.31)mmol/L、(1.33±0.21)mmol/L、(2.37±0.43)mmol/L、(1.31±0.17)g/L、(0.80±0.12)g/L.3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S疾病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疾病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的TG、HDL和Apo-A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的CHOL、TG、HDL、LDL、Apo-A1及Apo-B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健康人和非NS肾病患者比较,NS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3.
张友琴  谷成晓  范洁 《海南医学》2016,(11):1789-1791
目的:探讨以电子计步器为基础的运动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运动血糖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5年在本院接受体检、疗养和治疗的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管理策略,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发电子计步器,经过2周的适应后,要求患者晚餐后进行3000~4000步/30~40 min的运动,运动频率每周不少于5 d。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中有3例患者未能完成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7例患者空腹血糖[(7.5±0.7) mmol/L vs (7.1±0.6) mmol/L)]、空腹C肽[(2.5±1.0) ng/mL vs (1.9±1.1) ng/mL]、空腹胰岛素[(13.3±2.2) mU/L vs (11.1±2.6) mU/L]、糖化血红蛋白[(7.5±0.7)%vs (7.0±0.8)%]、2 h血糖[(10.5±2.2) mmol/L vs (7.0±0.8) mmol/L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3.9±2.6) vs (2.3±2.1)]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6±1.0) mmol/L,较对照组的(3.1±0.9)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子计步器的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运动主动性及依从性,且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糖脂代谢,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接受此项检查和治疗的肾安全性。【方法】 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或/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连续性病例141例,分为糖尿病(n = 91)和非糖尿病(n = 50)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对比剂用量,测定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血糖血脂谱和血肌酐水平以及术后48 h血肌酐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比非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大[分别为(71 ± 9)和(63 ± 17)岁,P = 0.003]、血红蛋白浓度低[分别为(124 ± 20)和(134 ± 25)g/L,P = 0.016]。在糖尿病组,基线肾功能减退亚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比肾功能正常亚组少[分别为(48 ± 15)和(57 ± 18)mL,P = 0.039)]糖尿病组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7% 和2.0%,P = 0.26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红蛋白浓度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 = -0.075, OR = 0.928, 95% CI为0.868 ~ 0.991,P = 0.026)。【结论】 采用有效预防措施&#65380;控制对比剂用量,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造影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后者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该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合并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与16例不伴乙肝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相比较。结果与不伴乙肝的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合并肝硬化组24h最高血糖较高([17.7±2.2)mmol/Lvs(15.9±2.0)mmol/L,P〈0.05],而24h最低血糖较低([6.3±0.7)mmol/Lvs(7.0±0.5)mmol/L,P〈0.05],白天平均血糖较高([12.9±1.8)mmol/Lvs(11.7±1.4)mmol/L,P〈0.05],夜间平均血糖较低([7.6±0.7)mmol/Lvs(8.2±0.8)mmol/L,P〈0.05],合并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别为(7.0±1.6)mmol/Lvs(5.4±1.0)mmol/L,P〈0.05,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为(3.4±1.1)mmol/Lvs(1.8±0.9)mmol/L,P〈0.01。肝硬化组餐后血糖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期肝硬化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更为明显,治疗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需注意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的认知情况.方法 对130例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当天针对糖尿病及胰岛素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1周再行间卷调查.结果 (1)130例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平均水平分别为(9.82±2.37)%、(7.39±2.07) mmol/L和(10.29±3.22) mmol/L,达标率分别为10.00%、53.85%和55.38%.(2)糖尿病基础知识缺乏:患者入院时对血糖控制标准和监测频率知晓率低,入院后知晓率呈增高趋势(P<0.05,P<0.01).(3)胰岛素认知存在误区:与入院时已用胰岛素者比较,拟用胰岛素患者对使用胰岛素表现出更多担忧(部分P<0.05);入院后两者对使用胰岛素的担忧程度均呈降低趋势(部分P<0.05).(4)病情监测意识不强:与拟用胰岛素患者入院时比较,已用胰岛素患者具有更好的病情监测意识(P<0.05,P<0.01);入院后两者对病情监测的认同率均呈升高趋势(部分P<0.01).(5)使用胰岛素顾虑多:主要表现在“担心成瘾”“怕注射错误”等方面.结论 已用或拟行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容乐观,患者对糖尿病和胰岛素的认知缺乏或误区是影响起始胰岛素治疗及血糖达标的重要因素,个体化教育能有效改善此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12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血脂及血糖、血压及超重、肥胖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在笔者单位接受健康体检的1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人组、超重组以及肥胖组3组,分别检测其机体中血脂及血糖、血压水平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肥胖组餐后2h血糖11.76±1.02mmol/L以及空腹血糖8.43±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2%±1.45%与明显高于正常组餐后2h血糖6.39±1.02mmol/L以及空腹血糖4.21±0.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3.45%±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体检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收缩压、舒张压等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重与肥胖体检者中其血脂及血糖、血压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人,控制血压、血脂与血糖水平,能够降低肥胖与超重的发病人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