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ey 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故加强1CP病员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周秋芬 《全科护理》2009,7(36):3328-332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桩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围产期的护理江结果]105例病人中阴道分娩占24.76%,剖宫产分娩占75.24%;早产率为3.81%;干预早产占12.38%;胎儿宫内窘迫占7.62%;羊水污染占40.00%;新生儿窒息占11.47%。[结论]通过加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医护间的积极配合,真诚地护患交流和支持,使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儿质量有很大意义。现将本院2004年至2005年12月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8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588-258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故加强ICP患者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产儿的危害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近二年来我院收治的255例ICP的临床资料。结果:ICP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明显增加,治疗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积极作用。结论:加强妊娠中、晚期的监护、早诊断、早治疗,掌握恰当的分娩时机可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可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总胆汁酸、肝酶水平与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8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正常妊娠产妇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BA、ALT、AST、DBIL、TBIL等指标,统计两组产妇围产儿预后情况,分析各检测指标与围产儿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TBA、ALT、AST、DBIL、TBIL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gar评分(≤7分)、羊水污染、低出生体质量儿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BA、ALT、AST、DBIL、TBIL等指标均与围产儿结局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血清总胆汁酸、肝酶异常显著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影响围产儿预后,产前保健时需给予更多关注,提高围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双胎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6例,并与同期双胎不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34例相比较。结果双胎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者在早产、产后出血及围产儿患病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双胎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均有一定影响,须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8.
蒋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63-506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9-01-2011-01住院分娩的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胎死宫内1例,胎儿窘迫34例,早产18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对已确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加强治疗和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5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碧梅 《天津护理》2005,13(2):88-8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故加强ICP患者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现将本院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期间收治的ICP患者56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结局影响。方法选取64例诊治的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发病孕周〈28周),检测血清TBA、AST、ALT、TBIL水平,根据患者TBA水平分组,其中TBA≥10μmol/L但〈40μmol/L的患者共41例为低水平组,TBA≥40μmol/L的患者共23例为高水平组,分析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低水平组患者TBA、TBIL、ALT、AST水平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分娩结局比较低水平组患者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分娩孕周大于高水平组(P〈0.05),TBA改善患者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未改善患者(P〈0.05),分娩孕周大于未改善患者(P〈0.05);围产儿结局比较低水平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羊水II°及以上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分娩新生儿体重高于高水平组(P〈0.05),TBA改善患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II°及以上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改善患者(P〈0.05),分娩新生儿体重高于未改善患者(P〈0.05);分娩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水平组患者分娩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P〈0.05),TBA改善患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改善患者(P〈0.05)。结论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BA升高越明显围产儿不良预后发生率越高,TBA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围产儿预后相对较好,因而孕期对TBA水平进行监测并且积极治疗、根据病情适时终止妊娠对于改善围产儿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孕妇预后较好,但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致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合并症,可使围产儿发病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增加,故此,颇受产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报道近5年收治的128例ICP孕妇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治于我院51例ICP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妊娠期ICP早产率23.5%,有41例患者行剖宫产,占80.4%。术后恢复良好。3例围生儿死亡,死亡率为5.9%。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危害较大,应重视此类疾病的治疗,加强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曹士红 《临床医学》2008,28(5):62-63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孕妇血清总胆汁酸(STBA)值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分娩前保肝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结束妊娠后肝功能恢复正常;86例患者中发生早产24例(27.91%),剖宫产术62(72.09%),胎儿窘迫38例(44.18%),无围产儿死亡病例.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体及胎儿的危害较大,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中、晚)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搔痒和黄胆,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尚无治疗的特效药,加强ICP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将ICP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 ICP)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以降低胎儿宫内死亡、窒息和早产。方法 将156例IC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母体和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危害极大,易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应加强孕期监护,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率,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21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易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围产儿病死率可高达7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产科住院的孕妇2966例,确诊为ICP的孕妇211例,发生率7.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孕妇胆汁酸水平分为重度ICP组20例和轻度ICP组20例,并选取同期2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正常妊娠组进行对照。比较三组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三组PLT、APTT、Fbg以及羊水粪染、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ICP组PDW、MPV、PT、D-D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轻度ICP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轻度ICP组和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ICP组与正常妊娠组PDW、MPV、PT、D-D、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ICP组和轻度ICP组产后出血量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ICP组高于轻度ICP组(P<0.05);重度ICP组和轻度ICP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正常妊娠组,且重度ICP组低于轻度ICP组(P<0.05)。三组中均无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结论:重度ICP孕妇体内存在异常凝血及纤溶状态,易导致产后出血,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积极诊治,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为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之一,以皮肤瘙痒和胆酸高值为特征,主要由胆汁酸的毒性危及胎儿,对围生儿有严重不良影响,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难以预测的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增加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分娩结局,以利于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围生儿死亡的12例患者,了解其死亡原因、时间、疾病的程度与围生儿死亡的关系及药物治疗。结果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围生儿死亡率高于轻度患者,平均死亡时间早,轻度者多为孕36周,重者多为孕39周。结论做好孕期宣教,加强产前检查,对确诊的患者积极治疗,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636-163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方法 ,减少妊娠期危险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179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支持,给予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有效护理,同时加强新生儿监测及护理。结果 17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婴均安康出院。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及心理支持,可提高孕产期妇女生活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