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宗义  张玉政 《金属学报》1994,30(1):B033-B038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2.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3.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ANINVESTIGATIONONPHASEDIAGRMOFTERNARYSYSTEMCeCl_3-BaCl_2-LiClANINVESTIGATIONONPHASEDIAGRMOFTERNARYSYSTEMCeCl_3-BaCl_2-LiCl¥Zh...  相似文献   

5.
EVOLUTIONOFMICROSTRUCTUREINOXIDATIVEGROWTHOFAl_2O_3/AlALLOYCOMPOSITES¥XiaChangqing;JinZhanpeng(DepartmentofMaterialsScienceand...  相似文献   

6.
马宗义  潘进 《金属学报》1994,30(9):B420-B426
采用粉末冶金法在较高的温度下制备了Sic,Si3N4和Al18B4O33晶须增强Al-8.5Fe-1.3V-1.7Si耐热铝合金复合材料,由于采用不含Mg的基体避免了Al18B4O33晶须界面上出现界面反应和Si3N4,SiC晶须界面上出现的办生成,所以所有晶须界面都是清洁的。加入晶须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三种晶贩增强效果依次为SiC,Si3N4和Al18B4O33。这类复合材料的强度随温  相似文献   

7.
用电沉积-热解方法在合金表面获得了厚度为0.1-0.5μm的单一Y2O3,Al2O3或不同Y2O3含量与Al2O3或Cr2O3混合的氧化物薄膜涂层,研究了在1100℃,10^4PaO2的条件下各类OTFC对Al2O3形成Fe25Cr5Al合金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Fe-W非晶镀层经铬酸盐钝化处理,可获得有装饰的含Cr钝化膜,经测定,孔蚀电位较钝化前正移1.68V,明显改善了抗Cl^-腐蚀的能力,AES与XPS的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Fe(CrO4)3.Cr2(CrO4)3/Cr2(Cr2O7)3.Fe(OH)3/FeOOH.WO3.nH2O等化合物,内层由Cr2O3,CrO3,CrOOH,FeO,Fe2O3及WO3组成。钝化膜厚度约为6  相似文献   

9.
高速电弧喷涂Fe3Al/WC复合涂层高中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热喷涂Fe3Al/WC复合合金粉芯丝材,成功地用高速电弧喷技术制备出了Fe3Al金属化合物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对涂民分、显微组织、涂层相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由以Fe-26Al为主的Fe3Al基体相与约20%的WC、W2C和α-Al2O3组成。对比研究了Fe3Al/WC涂层和电站锅炉钢20g从室温至650℃氧化环境条件下不同攻角的高温冲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Fe3Al  相似文献   

10.
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Al/Al4C3/Al2O3CompositeJiaDechang,ZhouYuandLeiTingquan(贾德昌)(周玉)(雷廷权)DepartmentofMateri...  相似文献   

11.
徐建生  赵源  邹岚 《机床与液压》2000,(5):15-16,42
本文用双隐层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丝杆螺母副表面边界膜温度特性的磨损自补偿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准确地预测温度对边界膜强度的影响。并采用L-M规则进行神经网络学习训练可使网络收敛快,误差小。网络输出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有极好的吻合性。该神经网络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在摩擦学设计时提供有效的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回归和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热轧带钢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莫春立  李强  李殿中  冯峰  詹志东 《金属学报》2003,39(10):1110-1114
针对Q235B热轧带钢性能预测系统,提出一种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其力学性能。首先,测量材料最终相的组成与铁素体的晶粒度,应用多重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成分、相体积分数、晶粒尺寸与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结合相变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数据,通过大量数据的自学习训练,完成神经网络模型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应用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SiCp/Al合金复合材料时效强化的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康华  李侠  宋旼  黄大为 《金属学报》2006,42(8):887-891
以颗粒强化和时效强化理论为基础,结合铝合金时效动力学研究了SiCp/Al合金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尺寸、体积分数以及时效制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效制度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与时效参数的关系,建立了一个SiCp/Al合金复合材料的时效强化综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随增强体体积分数和尺寸以及时效时间的变化规律,将模型应用于SiC颗粒增强2XXX铝合金复合材料,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能力,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置氢TC21合金力学性能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高温拉伸试验温度和置氢含量,输出参数为合金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即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通过检验样本验证了ANN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容错性好、通用性强等优点,可以预测置氢TC21合金在不同拉伸温度和不同置氢含量下的机械性能。同时,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材料制备工艺设计领域,可以明显地提高工艺设计效率,缩短实验周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TC4钛合金,TIG焊焊接工艺参数与接头力学性能关系的网络模型.训练模型使用了27组数据,并对另外9组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以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氩气流量作为网络输入参数,利用所建的模型能够对该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通过与常用的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比较发现,径向基网络相对于BP网络预测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克服了BP网络训练时间长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为实现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预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Three types of SiC fibers with different tensile strength were employed to prepare unidirectional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 The strengths of the original SiC fibers and extracted fibers from the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s are greatly damaged by the consolidation processing of the composite. The strength data of the extracted fibers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according to two theoretic models. The Globe Load-Sharing(GLS) model overestimates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f the Local Load-Sharing(LLS) model assumes that failure occur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a cluster with three broken fibers, the model can predict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exactly.  相似文献   

1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TC11钛合金工艺-性能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工艺与性能的关系具有复杂、非线性交互等特点。本文根据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包括锻造温度、锻后冷却方式等热加工工艺参数;输出为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运用该模型对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同时,运用已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TC11钛合金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外推能力,并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该合金的工艺-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声小角度纵波检测技术,采用非接触聚焦直探头,调节合适的声束入射方向,提取钎焊界面的超声反射信号,利用超声信号特征幅值来识别缺陷并完成超声成像,判断钎焊界面是否存在缺陷。3种样品的钎焊界面状态分别为焊接良好、存在人工缺陷和存在工艺缺陷,且检测样品表面所在平面与钎焊界面所在平面的夹角均为7°。检测结果表明:针对检测样品的最佳入射角α为4°,该方法可有效检出当量直径2.0 mm人工缺陷和钎焊界面工艺缺陷,成像结果能够准确并直观地判断出钎焊界面缺陷。最后,通过检测样品解剖分析验证了小角度超声纵波检测技术对钎焊界面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TC4钛合金进行TIG焊,并测定接头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断后伸长率,获得网络仿真所需的数据.结合使用BP算法与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建立了用于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预测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仿真,其平均误差远小于7%.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根据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且具有建模快、模型简单、预测速度快、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的优点,从而为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预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Tsai-Wu强度准则为基础,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看作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从而对Tsai-Wu强度准则的各阶强度张量系数进行简化,提出了一种计算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理论方法.计算了不同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分数下,三维四向和正交三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并探讨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分数对编织复合材料强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