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西南地区推覆(滑脱)构造广泛发育,可划分为5种类型:发育于上古生界—中生界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拆离(滑脱)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的拆离(滑脱)构造,后受燕山早期及后期的褶皱作用形成褶皱拆离构造;印支期及燕山早期的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燕山早期和晚期的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分布于燕山早期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原地岩系之中的浅层次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其中燕山早期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
宁镇山脉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盖层内部存在多层滑脱系统。在印支-燕山早期,由于区域性的重力和后推力的作用,沉积盖层沿不同滑脱层经过连续的、递进的滑脱变形形成了滑脱拆离构造,主要型式有:箱状褶皱构造、顺层滑脱构造及褶皱-逆冲构造。滑脱拆离构造的动力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印支期的以滑覆为主、推覆为辅的动力模式和燕山早期的以推覆为主、滑覆为辅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3.
闽西南地区推覆(滑脱)构造广泛发育,存在拆离和逆冲推覆构造2种基本类型。广平地区逆冲推覆构造是闽西南地区推覆构造的组成部分,属中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其形成和演化受闽西南地区乃至福建和整个华南地区板块构造动力学背景的制约。广平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海西期的陆内裂陷阶段(D3-P2),早印支期的伸展滑脱—挤压变形滑动构造阶段(T1-2),晚印支期向斜构造发育阶段(T3),早燕山早期裂陷和晚期逆冲推覆构造阶段(J1-2),晚燕山早期隆升造山剥蚀和晚期差异沉降阶段(J3-K)以及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阶段(E-Q)。   相似文献   

4.
下扬子北缘前陆盆地构造变形样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构造改造,构造环境经开裂扩张—碰撞拼合—拉伸断陷等多次转换,最终形成了上部拉伸、中部逆冲推覆、下部拆离滑脱的"三层楼阁"式分层构造变形组合的构造几何学模式.其构造变形主要受中三叠世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控制,具有横向上强弱分带、垂向上形变分层的特征.可划分为伸展变形、冲断褶皱变形、拆离滑脱变形等3种构造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释和运用平衡剖面技术观点,对焦石坝地区基底结构、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着基底卷入和盖层滑脱2种构造类型。基底卷入型有背冲背斜、对冲向斜、叠瓦逆冲、正花状扭动和多字形扭动5种构造样式。盖层滑脱型有断展或断弯、断滑、叠瓦逆冲、叠瓦反冲、冲断楔5种构造样式和组合。燕山早、中期是该区的2个主要构造变形期,在燕山早期,中、古生界与基底及其内幕之间近水平向西拆离滑脱推覆,形成了侏罗山隔挡式背-向斜交替褶皱。方斗山断裂与大天池背斜之间的焦石坝地区为挤压宽缓复向斜背景;在燕山中期,受东邻隔槽带中、深层基底拆离向西强烈冲断作用,焦石坝地区形成了仰冲-逆冲-掩冲构造格局,经历基底叠瓦冲断-盖层滑脱-左行压扭3个变形幕,形成了焦石坝双层背冲背斜及翼部的断褶带。石门断褶带具有多层滑脱褶皱特征,乌江断褶带具有滑脱与左行压扭的性质。构造变形性质与类型、龙马溪组-五峰组滑脱程度、层滑作用产生的构造缝是该区形成大型页岩气田重要的构造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焉耆盆地经历的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造成盆地沉积盖层构造变形和地层的剥蚀。通过对盆地南缘库鲁克塔格推覆体的构造特征、盆内盖层构造样式和展布规律以及平衡剖面的分析,认为燕山期推覆体由南向北推覆形成了南缘推覆体及山前逆冲带、盆地南部滑脱拆离带、北部走滑调整应变带的格局,且燕山期的挤压变形及相应的推覆作用相对较大,为主要挤压缩短变形期,而喜山期挤压缩短变形相对较弱;在燕山期构造与燕山晚期早中侏罗统主要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有效的配置下,以挤压、拆离滑脱和走滑控制下的局部构造样式和控油组合对油气的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逆冲推覆构造特征讨论鄂尔多斯西缘的油气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忠铭  张军 《石油学报》1989,10(2):31-38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构造带的主要形式是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由推覆体系、前缘带、前缘外带和原地岩体四部分组成的.构造带主要成份是数条近南北延伸的逆冲断层,断面西倾向东逆冲,推覆距离20~40千米.断面上陡下缓,深部近于水平,并沿石炭系和二叠系煤系地层滑脱.地面见多处飞来峰.由于主要断裂走向的变化,构造带从北而南分为四段.各段有其各自的特征.该区是鄂尔多斯地块最有利的勘探地区之一,其沉积岩厚,生储油岩好,圈闭类型多.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是生油岩的成熟度和油气的保存条件.作者认为,原地岩体和前缘外带保存条件好,演化程度高.罗山-马家滩段的原地岩体和构造带北段的前缘外带是石油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淮南复向斜南北两翼分别为舜耕山-八公山推覆构造和明龙山-上窑山推覆构造。依据区内岩石力学物性参数和重力、地震等地球物理场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和构造格架是一致的。为此笔者建立该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淮南复向斜区和周邻、特别是逆冲推覆构造带下是本区石炭、二叠系煤、煤成气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9.
淮南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南倾逆掩的逆冲断层,断面均下延至一个近水平拆离滑脱面,构成连锁冲断体系。连锁冲断体系的拉伸率(或收缩率)与拆离面以上冲断层的相对扩展速率、相对滑动速率和切入深度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虽然目前难以求得数值特解,但可用图解表示岩席应变状况、构造变形特点,估算拆离滑脱带最大埋深和计算盖层的绝对缩短量。研究拆离滑脱面以上岩席体收缩率变化,还可表示断面扩展形式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关系,从而阐明淮南连锁冲断体系的区域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具前陆盆地性质的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和塔里木盆地北缘发育九类逆冲断层:褶皱-逆冲断层型,褶皱-逆冲推覆型,高角度逆冲-牵引褶皱型,犁式逆冲-推覆型,同沉积基底逆冲断层型,基底楔冲断层型,基底背冲断层型,逆转逆冲断层型和基底平移-逆冲断层型。这些褶皱-逆冲构造的形成主要受板内地块或微板块间侧向挤压应力作用、基底缩短作用和滑脱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受秦岭-祁连山构造带和阿拉善地块长期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通过重力、航磁、遥感和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中区横向构造带表现明显,可以将其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根据各区内分布的次级隐伏构造或明显的东西向断裂,北区分为桌子山段和横山堡段;中区由转换带和马家滩段组成;南区进一步分为沙井子北段、固原段和华亭南段;区段之间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目前发现的天然气多集中分布在横山堡段的逆冲断块和背斜中,石油多分布于马家滩段及其邻近的逆冲推覆构造中。  相似文献   

12.
喀什坳陷构造变形较为复杂,主要为喜山期构造变动的产物,受区域构造边界的影响及自身所处构造部位的差异,在区域南北向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于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变形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可分别称之为西部对冲挤压变形区、东段北部反冲挤压变形区、东段中南部侧向挤压凹陷区和中部剪切扭动变形区。下第三系底部膏盐层为底板滑脱层的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属薄皮构造,并构成周边造山带向前陆地区逆冲推覆的前展式逆冲前缘或前缘外带的反冲褶皱带。区内构造变形的分区性和浅层构造变形的分异性对该区油气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六盘山弧形冲断体系构造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层分布、重力、磁力、地震、CEMP 多种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构造带由六盘山弧形冲断体系和桌子山-贺兰山冲断体系组成,它们是互为独立的冲断推覆构造; 明确指出,六盘山弧形冲断体系为祁连地体拼贴到华北陆缘地体(鄂尔多斯地块西部) 之上的冲断推覆构造,具有独特的双层地体叠置结构。主张将华北地台的西界移至中卫-海原-宝鸡一线,并推断六盘山盆地深部发育华北地台的基底和古生界的盖层。这为在鄂尔多斯盆地以外地区勘探和鄂尔多斯盆地类似的古生界天然气赋存层系提供了线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地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油气勘探难度大。为寻求油气勘探新突破,利用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北部山前带构造样式进行重新梳理,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校正构造解释,建立更合理和准确的构造模型,系统分析该地区构造变形机理及变形规律。研究成果表明,北部山前带发育侏罗系煤层和二叠系泥岩双滑脱层,形成了以叠瓦状构造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垂向上为“入”字型冲断层、突起构造、叠瓦扇构造;滑脱层下面是堆垛状双重构造或叠瓦状双重构造;平面上受2组断层控制,呈南北成排、东西成段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冲断带、逆掩带、逆掩带外缘构造带。研究区中东段推覆体下盘断背斜、断块构造群发育,形态完整,利于油气保存,是侏罗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区;逆掩带外缘构造带形态较为完整,是下侏罗统及之下层系油气勘探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应用重力资料研究逆冲推覆构造,多采用重力延拓法、重力模型正演法和重力、地震综合解释法。这些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在陕甘宁盆地西部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中,对有地震资料的地区使用了重力、地震综合解释法,在全区范围内使用了重力延拓法。针对本区的资料特点,在重力资料处理中采用了边界损失少、计算速度快的拉普拉斯级数解形式的延拓公式,在向上延拓时,还使用了不同的距离。经过对该区处理后的重力资料、并结合其它地质及物探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在该逆冲带北区的马家滩地段,由重力异常所反映的构造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朱夏教授关于含油气盆地双重分类概念等有关理论为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大地构造演化、不同构造阶段不同原型盆地的发生、叠加关系以及含油气风格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盆地西缘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现今构造格局受控于自南向北扩展的两个逆冲推覆体系,上、下古生界之间及基底与盖层之间均存在滑脱层,其东段和西段构造缩短率分别为18.6%和4.8%。构造变形的主体是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其前缘带是勘探下古生界构造类气藏的有利区带,且以东北部地区勘探风化壳型气藏最有利;前缘外带保存条件最好,以非构造圈闭为主,是本区最有勘探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线束三维地震、非地震以及YT2等井的实钻资料,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银洞子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对该区逆冲推覆构造的构造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银洞子地区构造模式为典型的前展式逆冲构造,新逆冲体发育在老逆冲体之下,自西向东发育韦州—安国断裂(韦安断裂)、青龙山—平凉断裂(青平断裂)及惠安普—沙井子断裂(惠沙断裂)。②在惠沙断裂与青平断裂下盘,受燕山期自西向东的推覆应力作用,地层发生褶皱变形,发育呈排状展布的隐伏构造。③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隐伏构造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隐伏构造内二叠系源储配置关系良好,发育多套砂岩储层,圈闭较多,且保存条件较好,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古生界勘探领域的重要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博格达山位于新疆北部,南、北两侧分别为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夹持。博格达推覆构造是指博格达山的西段,由于与油气等矿产关系密切,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关于其组成与结构、成因机制和演化历史等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地表地质、勘探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指出博格达推覆构造由近东西向展布的柴窝堡盆地和博格达冲断隆起组成,前锋为阜康断裂,东、西两侧由近北东向延伸的乌鲁木齐—米泉断裂和达坂城—老奇台断裂2条调节断裂围限,底部主滑脱面位于中地壳,推覆体根部位于中天山北缘断裂。推覆构造从南向北由多条分支逆冲断裂分隔为变形特点各异的次级构造单元,构造样式自南向北由基底卷入型过渡到盖层滑脱型。博格达推覆构造的形成受控于准噶尔盆地向南的深俯冲作用,在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早期已具雏形,白垩纪至古近纪又发生了向北的大规模逆冲推覆,新近纪以来再次向北强烈推覆并导致博格达山急剧隆升,最终形成现今构造面貌。阜康凹陷位于推覆构造前缘,构造稳定,油气保存条件优于推覆构造内的柴窝堡盆地,是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