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心铸造Al—Cr合金自生梯度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渠东  金俊泽 《铸造》1996,(4):8-12
采用预热金属型离心铸造Al-Cr合金,获得了外层为偏聚梯度分布的Al7Cr,内层含少量偏聚Al7Cr,中间层不含偏聚Al7Cr的自生梯度复合材料。检测了偏聚Al7Cr、硬度和耐磨性沿径向的分布,考察了型温和Cr含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和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2.
燃烧合成Cr+Al2O3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及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l与Cr2O3间的自蔓延燃烧合成工艺在是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了Cr+Al2O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特征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Al2O3金属陶瓷的组织是由Cr和Al2O3两相呈柱状交替分布组成的;试样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孔洞,但孔洞是不连能的。  相似文献   

3.
表面复合铸造SiC/Al显微组织及界面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负压铸型在铝铸件表面形成一层SiC/Al复合材料层,初步探讨了复合层的显微组织和SiC-Al界面结合,表明复合层中,SiC粒子分布均匀,与基体合金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Ca对Al2O3(P)/Al—Si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树森  黄乃瑜 《金属学报》1999,35(6):663-667
本文利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了Al2O3/Al-Si复合材料溶液中添加微量Ca对基体组织及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能够细化,Al-Si合金基体的共晶Si,但Sr变质时添加Ca,Ca对Sr的共晶Si细化能力具有阻碍作用,Al-Si-Sr-Ca中Ca的变质阻碍作用可能是因为生成Ca-Sr-Si金属间化合物消耗了溶液中的Sr,单独添加Ca或Sr时,Al2O3颗粒部被凝固界面所排斥和推移,在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石墨(Gr)-铝界面反应对Gr,碳化硅(SiC)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r+SiC/Al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在630℃下对SiCAl和混杂复材料分别加热保温了4,8,12,16h。硬度试验和透射电镜分析说明,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Gr-Al界面反应物增加,而SiC-Al几乎没有发生界面反应。用热处理后的混杂复合材料试样进行了干磨损试验。结果透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混杂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6.
铸造法制备TiC/ZA43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Ti,Al,C粉末为原料,采用XD法与铸造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为5%的TiC/ZA43复合材料,研究了TiC/ZA43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以及增强相TiC颗粒的尺寸与分布。试验结果表明:TiC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随着Al-TiC预制块加入温度的提高,颗粒分布更加均匀,晶粒细化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工艺方法──熔铸直接接触反应法制取原位TiC粒子增强铸造Al基复合材料.该方法是将Al-5.6wt-%Si合金升温至750℃,再把Al-40wt-%Ti-10wt-%C粉末压制块压入,使Ti和C在Al-Si合金液中直接反应生成直径为0.1-1.0μmTiC颗粒,并均匀地分布在α-Al基体中,晶界上无明显颗粒聚集,制成品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8.
碳(石墨)/铝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石墨)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Gr)/A1)制备工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冷却速度较慢的条件下纤维表面涂软C层对提高C/Al性能意义不大,纤维束中混杂SiC颗粒可使力学性能有一定提高。在相同工艺制备条件下,Gr/Al的强度显著高于C/Al,原因在于Gr纤维稳定性较高。C/Al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是控制脆性化合物Al4C3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覆砂金属型离心铸造Al—Fe合金自生梯度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渠东  金俊泽 《铸造》1998,(10):16-21
采用覆砂金属型离心铸造AlFe合金,获得了外层初生Fe相梯度分布,内层不含初生Fe相或初生Fe相沿铸管壁厚梯度分布的自生复合材料。考察了Fe含量、转速和覆砂层厚度对铸管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  相似文献   

10.
原位TiC颗粒增强Al—Cu复合材料的组织及组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Ti,Al和C粉末为原料,采用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TiC颗粒增强的铸造Al-Cu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探讨了TiC颗粒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原位生成铸造TiB2/Al—Si复合材料的微观特征及弹性模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赵芳欣  张瑛洁 《铸造》1998,(12):13-16
在铝硅合金熔体中加入Ti和B成理想配比的反应剂,原位生成颗粒增强铸造复合材料TiB2/AlSi。对该复合材料的显微观测表明:原位生成的TiB2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αAl基体中,其平均尺寸<1μm,呈接近等轴的多面体,能保证在凝固过程中不沉淀,但在αAl与共晶硅交界处存在TiB2颗粒的微观偏聚现象;初生αAl晶粒细化,形状由树枝状转变为等轴状或菊花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基体铝硅合金的高  相似文献   

12.
Al/TiC复合材料铸态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二林  曾松岩 《金属学报》1995,31(10):B460-B464
利用反应合成法制备了TiC,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反应合成TiC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合成的TiC具有亚微米尺寸,在Al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研究了不同TiC含量的Al/TiC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TiC复合材料随着TiC含量的增加,铸态组织变得愈来愈细小,TiC分布愈来愈均匀,而且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Al基体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铸造缺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洁君  王殿斌 《金属学报》1999,35(1):103-108
对搅拌铸造法制备的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铸件产生缺陷的形貌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Cp在Al液中物理、化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SiCp和Al液不浸润,不能作为α-Al的形核核心;以及SiCp和Al液能够产生自发反应,是造成该复合材料出现气孔、夹杂、团聚、集聚、偏析和界面杂质等缺陷的主要原因。而搅拌复合和铸造工艺参数不当,则是造成上述缺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金属基复合材料相界面区力学性能显微力学探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雾化喷射沉积成型2014铝合金+15%SiCp和18Ni马氏体时效钢+10%(Al2O3)p金属基复合材料表现出加速时效行为。采用显微力学探针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发现在增强颗粒附近存在明显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的梯度分布1,是热错配应力造成的位错密度分布引起的析出相梯度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姜东涛  郭建亭  李谷松  师昌绪 《金属学报》1998,34(11):1143-1148
运用燃烧合成了工艺制备了一种多相内生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NiAl-28Cr-6Mo)-TiC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行为显示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或初始应变速率减小而降低,服从幂指数规律,求出了不同含量TiC时复合材料的应务指数n和激活能Q,与同类Ni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JCXA-733型电子探针,H-800型透射电镜、D/max-ⅢA型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Al65Cu20Cr15准晶颗粒/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准晶颗粒在热压过程中扩散相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压技术把Al70CuFe10Cr12准晶合金粉与碳钢复合,在热压过程中准晶合金与碳钢发生扩散反应,使得在碳钢表面形成了上过渡层与合金层组成的梯度层。研究了该梯度层的组织、成分及硬度分布,发现过渡层主要由α-Fe和FeAl相组成。合金层从里向外由Al-Cu-Fe-Cr系复杂化合物和十次准晶相组成。整个梯度层的硬度HV由250到1250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储双杰  吴人洁 《铸造》1998,(10):4-7
本文研究了凝固冷却速度对挤压铸造莫来石短纤维增强Al45Cu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和显微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αAl相在短纤维间隙中形核并向纤维表面生长,θCuAl2相以莫来石短纤维为基底非均质形核;随凝固冷却速度的减慢,θCuAl2相析出量增多且由蠕虫状向块状转变,纤维表面的Cu浓度增大,纤维间隙中Cu浓度减小,即Cu元素的显微偏析增大,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米国发  曾松岩 《金属学报》1994,30(1):A025-A028
研究了快速凝固Al-Cr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确定了α-Al过饱和固溶体在退火过程中沉淀析出相为θ-Al7Cr,析出开始温度取决于过饱和度和沉淀位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快速凝固Al-Cr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确定了α-Al过饱和固溶体在退火过程中沉淀析出相为θ-Al7Cr,析出开始温度取决于过饱和度和沉淀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