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明晰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可以了解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相似性,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在样地调查基础上,以调查样方为资源轴,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的计算方法,对针阔混交林群落中10种乔木、10种幼树、7种灌木、6种藤本、8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1)群落各层次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乔木层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乔木更新层的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与朴树Celtis sinensis、灌木层的山莓Photinia serrulata、藤本层的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草本层的苔草Carex chinensis。2)各层次生态位重叠度在0.00~0.85之间,最大生态位重叠度的物种对分别为乔木层的朴树与山胡椒Lindera glauca、乔木更新层的山胡椒和白檀、灌木层的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与黑果菝稧Smilax glaucochina、藤本层的络石与地锦Euphorbia humifusa、草本层的苔草与野青茅Deyeuxia arundinacea。3)各层次生态位宽度的标准差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更新层乔木层,生态位重叠度均值大小顺序以及各自的标准差分别为:乔木层(0.621,0.14)藤本层(0.430,0.20)乔木更新层(0.408,0.19)灌木层(0.406,0.22)草本层(0.364,0.16)。【结论】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主要树种对生境资源的偏好和利用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坡典型天然次生林下灌草植物的种间关系及地位,为相似立地条件下植被人工恢复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沿海拔梯度设置灌木和草本样方各100个,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重要值、Shannon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阴坡典型天然次生林下灌草植物的生态位特征。【结果】灌木灰栒子分布在3个较低海拔,且重要值均较大,八宝茶、刚毛忍冬分别在海拔2 350和2 550 m占绝对优势;草本披针苔草在不同海拔均存在且重要值均较大,苔藓仅出现在海拔2 350 m以上,但其重要值均为同海拔最大值,贝加尔唐松草、小红菊、东方草莓、四叶葎仅存在于较低海拔。灌木土庄绣线菊生态位宽度最大(1.04),其次为灰栒子(0.91),茶藨子、刚毛忍冬、黄刺梅、悬钩子生态位宽度在0.55~0.70之间;草本披针苔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1.32),其次是东方草莓(1.21)、三脉紫菀(1.01)和小红菊(0.80)。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与资源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草植物中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353对,占总数的50.72%,其中重叠值0.1以上的299对,占42.93%,重叠值0.5以上的197对,占28.30%。【结论】灌草优势物种具有明显的海拔差异,生态位分化明显;在相似立地条件植被重建过程中,应优先配置生态位宽度大的灌草植物,同时辅以人工干预措施,在确保生物多样性不降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林业科学》2021,57(1)
【目的】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我国唯一较大局域的南方铁杉种群,探究该地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旨在明晰群落内各种群的资源利用状况及不同种群间的竞争关系,为珍稀物种南方铁杉保护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的长期监测固定样地植物调查数据,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混交林内乔木层、更新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及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比较,探讨南方铁杉在该针阔混交林中的地位。【结果】乔木层中,南方铁杉和青冈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青冈是与南方铁杉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的物种,叶萼山矾和天目紫茎的生态位宽度最小,利用资源能力较弱。更新层中闽皖八角及多脉青冈的分布幅度较广,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生态位宽度最大;而南方铁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在更新层中优势程度较差,云锦杜鹃和红麸杨与南方铁杉的生态位重叠度最大;老鸹铃、多脉青冈、红麸杨、叶萼山矾、云锦杜鹃、青冈和南方铁杉7个树种在更新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低于其在乔木层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层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物种分别为箭竹和求米草,箭竹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而对更新层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结论】南方铁杉是该针阔混交林的建群种,在乔木层中只有青冈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南方铁杉幼树的更新状况较差,优势度较高的青冈有替代南方铁杉的可能。为维持南方铁杉原始林的稳定性以及完善南方铁杉的管理保护措施,可适当采用择伐等人为干扰措施优化南方铁杉的更新条件。  相似文献   

4.
依据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的调查结果,研究了油松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了各层次物种重要值,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64个样地中发现了177种植物,其中乔木28种,灌木51种,草本98种,隶属于49科110属。(2)乔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更为明显。依各层次植物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草本层优势种为披针苔草,灌木层优势种为土庄绣线菊。(3)多样性指数在各层次表现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5.
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3个植被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各项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变化,即中等海拔高度上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而高海拔和低海拔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典型取样法,沿海拔梯度对安徽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进行调查,调查区域内主要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两种森林植被类型为主。菊科和蔷薇科是物种数目最大的两个科。各层次植物物种平均丰富度大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特征。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海拔约1 300、1 100和800m左右的区域。此外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多种野外珍稀濒危植物,并提出了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建议,此研究为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邓素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23,30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等多种指标,将杉阔混交林群落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层,对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总的趋势是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但生态优势度高于灌木层,个体数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集中,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最低,物种组成丰富,表现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简单,生态优势度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低;层间层植物物种数量低于草本层,但生态优势度也低于草本层,其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该群落中灌木层在保持群落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掌握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群落开展了调查,共调查到乔木12种,灌木29种,草本49种。数据分析表明:蒙古栎是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在主林层中占控制地位;山楂叶悬钩子是群落灌丛中的主要优势种;披针苔草和野青茅是草本层中重要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河北及北京种子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北京种子植物新记录属,鸡矢藤属(PaederiaLinn.);《河北植物志》未收录的种子植物1属,灰莉属(Fagraea Thunb.),及3种: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eLinn.),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Linn.)Cronq.),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 Web.ex Stechm.)。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阜新新邱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域内,猪毛菜(Artemisia scopari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最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最强的,与伴生物种的重叠值也是很高的,但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关系;(2)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与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a)与早熟禾(Poa annua)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最高,说明它们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高,能充分利用资源;(3)猪毛菜、黄花蒿、蒙古蒿同属于菊科草本植物,对环境的生存条件比较相似,所以它们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这些结论有助于了解生态恢复中的种群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土壤水分、海拔2个资源位、7个资源水平,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计测公式,定量计测了祁连山青海云杉群落主要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资源位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大于海拔变化对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宽的生态位,群落优势种平均生态位宽度为0.958 6~0.203 2,很好地表征了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的幅度;在土壤含水率、海拔资源位上,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发生的种对分别占90.72%、86.72%,表明植物种在土壤含水率资源位上存在着潜在的竞争。这种结果与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乔木采用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灌木采用相对盖度和重要值,应用Smith公式、Hurlbert公式以及Levins的Shannon-Wiener公式和Simpson公式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亚高山植物群落中14个主要乔木种和20个主要灌木种的生态位宽度;应用Pianka公式计算了它们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岷江上游亚高山主要森林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Smith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乔木有:粗枝云杉(0.900)、红桦(0.969)、紫果云杉(0.853)、岷江冷杉(0.894)、密枝圆柏(1.000)、油松(0.936)、辽东栎(0.923);灌木种中Smith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有:华西箭竹(0.497)、高山绣线菊(0.403)、缺苞箭竹(0.376)、窄叶鲜卑花(0.339)、柳叶忍冬(0.308).14种乔木的91个种对中只有40个种对有生态位重叠,占44%;20种灌木有226个种对,98个种对有重叠,占43%.在以较大区域为研究范围时,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是其所处生境的优势种,与其它种的重叠值不一定大;重叠值较大的种对分布的生境相近,能利用相同的环境资源,与竞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种植外来种群落的百山祖主峰一带和周围未种植外来树种植被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百山祖主峰一带引栽外来树种后,虽增加了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但抑制了本地乔木树种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恶劣的生境条件,从而增加了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木本植物的增多,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野外调查法对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西3坡向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1 840 m处,乔木层的优势种都是常绿阔叶树种,其他海拔区域乔木层的优势种未呈现规律性;西坡不同海拔高度乔木层的优势种都属于常绿阔叶树种,而其他坡向未呈现规律性;北坡840 m和西坡840 m处的灌木层优势种都为乔木幼树,分别是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幼树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树;海拔1 840 m处,各坡向草本层以阴生的植物为优势种。②西坡1 340 m和北坡1 840 m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受到严重干扰的山顶和南坡1 840 m处物种多样性最低而北坡1 340 m和南坡1 340 m处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仍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③植物群落内各层的物种丰富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5.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17.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红花木莲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47科80属。(2)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3)群落未发展到稳定状态,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9个代表林分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P 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出现不一致性,主要是因为各林分起源不同,天然林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组成结构、大小不同的众多斑块镶嵌而成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很低,使人工林群落无论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能力等诸方面,均表现出系统的不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围场县木兰林管局3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对其物种数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内植物种类有56种,山杨桦木混交林内有53种,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有44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灌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上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指数除Simpson指数外,其他3个指数规律一致,即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人为干扰(采集)对闽楠(Phoebe bournei)群落优势种群利用资源和占据生态空间能力的影响,以广西富川县闽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人为干扰对闽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下,闽楠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明显提高,在灌木层中大幅降低;乔木层优势种木荷(Schima superba)的生态位宽度受人为干扰影响不大,生态位重叠在干扰下变大,其生态位重叠值在蚌贝村委(BB)和白面寨(BMZ)2个群落中均为最大,远高于其他树种。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物种组成受干扰影响最大。人为干扰降低了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提高了草本层的生态位宽度;其对生态位重叠的影响则表现出与生态位宽度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导致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种间竞争强度变大,不利于群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