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刺花的花中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白刺花的干燥花中首次分得6种生物碱,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等手段,分别确定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和槐定碱。  相似文献   

2.
黔产白刺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黔产白刺花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26烷酸(1),30烷醇(2),30烷酸(3)、32烷酸(4)、棕榈酸单甘酯(5)、26烷酸甘油酯(6)、7-羟基-3',4'-亚甲基二氧异黄酮(7)、高丽槐素(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红车轴草苷(11)、白藜芦醇(12)、伞形花内酯(13)、东莨菪内酯(14)、皮契荔枝苷(15)、蔗糖(16).结论:阐明了该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1-6,12-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白刺花为蝶形花科植物白刺花Sophroa viciifolia Hance,根、茎、叶、花入药。广泛分布于海拔1300~2500米的山坡、路旁、灌木丛中[1]。云、贵、川、甘、陕、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均有分布[2]。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湿热痢疾、肝炎、皮肤瘙痒、滴虫性阴道炎;衄血、便血、尿血;热毒痈疡、咽喉肿痛;水肿、膀胱炎等病证[1~3]。为汉族民间及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习用。云南多数地区有食用其花(又名苦刺花)的习俗。本文将对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刺花化学成分和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相似文献   

4.
白刺花Sophora d av id ii F ranch.K om.Ex-paro l.系豆科槐属植物,为野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及河北、陕西及广西等省,在贵州分布较广,资源丰富。其根、茎、叶、花及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热证出血等证[1]。在贵州,苗族常用其果实治疗肠胃疾病。该植物中含有香叶木素、7,3,′4′-三羟基黄酮、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槐果碱、槐胺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及氧化苦参碱等[2~6]。为系统地研究其有效成分,合理开发使用药用资源,笔者对贵州产白刺花种子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白刺花种子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白刺花成熟种子中首次分得6个生物碱成分,经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鉴定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槐胺碱和槐定碱。  相似文献   

6.
白刺花种子黄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成熟种子中分得4个黄酮成分,经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鉴定为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I),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Ⅱ),7,4’-二羟基黄酮(Ⅲ)和7,3’,4’-三羟基黄酮(Ⅳ)。其中I和Ⅱ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7.
白刺花种子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秀坤  李家实  阎玉凝 《中草药》1995,26(9):498-498
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为野生落叶小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及华北地区,资 源丰富。其根、茎、叶、花及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热症出血,痛肿疗毒等症。  相似文献   

8.
白刺花茎叶抗炎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刺花茎叶进行抗炎、抗过敏的实验研究并与花作比较.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的方法,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的实验方法;抗过敏实验采用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DTH(迟发性过敏反应)以及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等实验方法.结果:白刺花的茎叶和花对小鼠的耳肿胀,足趾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降低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DNCB所致小鼠DTH影响不明显,还可以减少小鼠的瘙痒次数及瘙痒持续时间.结论:白刺花茎叶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但效果均不如花,由于茎叶的产量大,容易采集,对其化学成分和各种成分药效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白刺花的主要功效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用白刺花水煎剂对正常小鼠和家兔,进行了抗过敏、抗炎、皮肤刺激性试验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白刺花水煎剂对同种和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迟发型超敏反应均显示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胸腺和脾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如强的松明显;对二甲苯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皮肤刺激实验表明白刺花水煎液外涂于家兔完整皮肤后,无任何红肿、水肿及焦痂形成;对破损皮肤无明显刺激性,且能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结论:白刺花具有抗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无刺激性,且能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徐杨  马志刚  张艳华  孟敏 《中药材》2008,31(1):25-27
目的对豆科植物白刺花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白刺花根的横切面、叶肉的栅栏组织及晶纤维可作为鉴定依据.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楮头红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楮头红(Sarcopyramis nepd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1),羟基苯甲酸甲酯(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紫金砂的化学成分。方法 药材采用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氯仿萃取,利用硅胶柱,RP-18反相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13个化合物,分别为异欧前胡素(1)、水合氧化前胡素内酯(2)、拐芹色原酮(3)、佛手柑内酯(4)、欧前胡素(5)、ledebouriellol(6)、二氢欧山芹素(7)、isopimpinellin(8)、osthol(9)、3′(R)-+-亥茅酚(10)、oxypeucedanin ethanolate(11)、β-谷甾醇(12)、豆甾醇(13)。结论 化合物6~11为首次从紫金砂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1为首次从当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野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野菊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及ODS反相柱色谱法,运用波谱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野菊花有机相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蒙花苷(1),刺槐素(2),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3),芹菜素(4),木犀草素(5),5,3'-二羟基-6,7,4',5'-四甲氧基黄酮(6),β-谷甾醇(7),β-胡萝卜苷(8),α-香树脂醇(9),β-香树脂醇(10),羽扇豆醇(11),二十八烷醇(12)。结论化合物3,6,8,9,10,11,12均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Sieb. et Zucc.)Miq]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Ⅰ),胡萝卜苷(Ⅱ),伞形花内酯(Ⅲ),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Ⅵ),芹菜素-6-C-葡萄糖基-8-C-木糖苷(Ⅶ),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HW-44、SephadexLH-20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委陵菜的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quercetin-3-O-α-L-arabinofuranoside,Ⅰ),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Ⅱ),山柰酚-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furanoside,Ⅲ),山柰酚-3-O-β-D-(6-O-cis-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6-O-cis-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Ⅳ),山柰酚-3-O-β-D-(6-O-trans-p-香豆酰基)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6-O-trans-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Ⅴ),4′,5,7-三甲氧基-黄酮醇(Ⅵ),布卢姆醇A(blumenol A,Ⅶ),dihydrosyringen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委陵菜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委陵菜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山蜡梅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质谱、核磁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 分别是:6,7-二甲氧基香豆素(1),l-洋蜡梅碱(2),小檗碱(3),槲皮素(4),山柰酚(5),对羟基苯甲酸(6),香草酸(7),异东莨菪素(8)。结论 化合物2~3,6~8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平车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ursolic acid,1),大车前苷(plantamajoside,2),洋丁香酚苷(acteoside,3),车前草苷D(plantainoside D,4),大车前草苷(majoroside,5),10-羟基大车前草苷(10-hydroxymajoroside,6)和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 acid,7)。结论除了洋丁香酚苷之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吴彤  李燕  孔德云  李惠庭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6):1224-1227
 目的 研究深绿山龙眼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 结果 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l→2)-α-L-吡喃鼠李糖苷(1)、黑燕麦内酯(2)、sawaranin(3)、芦丁(4)、紫云英苷(5)、山柰酚(6)、香橙素(7)、豆腐果苷(8)、豆腐果醇(9)、岩白菜素(10)、栗柄醇(11)、4-羟基苯甲酸(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酯(15)、正三十烷醇(16)、十八烷酸(17)。结论 化合物8、9除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秦岭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秦岭翠雀花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acetylaconitine(Ⅰ),mesaconitine(Ⅱ),benzoylaconitine(Ⅲ),delelatine(Ⅳ),siwanineA(Ⅴ),methyllycaconitine(Ⅵ),β-谷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1~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