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低性能终端的复杂计算需求,设计了面向普适终端的云计算系统UbiCloud.通过对云中计算资源的描述、发现、访问、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在前端普适终端与后端云之间构建虚拟计算环境,实现了一个异构终端的云计算服务发布及访问平台.在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上结合AHP算法给出了一个有效的服务评价模型,在建立判断矩阵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种一致性矩阵构建方法.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应用响应时间等指标方面可以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
顾敬潇  彭鑫  赵文耘 《计算机科学》2015,42(12):52-55, 64
普适计算环境下的智能移动设备是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资源聚集和编排的主要载体。普适计算环境中的服务资源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包括基于互联网提供的Web服务、终端设备自身服务和资源(例如本地应用、自带传感器)以及所处环境中可访问的服务(例如环境传感器)。此外,不断变化的上下文环境对软件本身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移动设备上的服务编排受设备计算能力和资源的限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普适计算环境的Android平台服务编排框架ASOF。通过ASOF,移动终端可在运行时获取所需业务流程的服务模板,并对该模板中的抽象服务进行服务绑定,实现轻量级的混合服务编排,使终端能够动态获得调用普适计算环境中各种类型的服务的能力。随后,基于OSGi Felix框架给出了一套ASOF的标准实现,并以一个具体案例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适计算环境下复杂的安全需求,设计了一个安全分布式访问控制系统.在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分布式授权查询算法,解决了普适访问控制系统授权查询的效率问题;引入授权模糊推理器,实现了普适访问控制的模糊推理授权.最后给出了一种加密机制,从而保证了系统在授权查询过程中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强调人、计算机以及环境的相互融合,这就对传统的软件技术提出了挑战。需要新型的软件架构与之相适应。本文以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通用软件架构设计为目标,采用面向服务组件和分层次的设计原则,通过中心服务器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整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机制的、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这个软件架构的提出,解决了普适计算环境下设备的本地资源受限性、任务多样性、运行环境的异构性和访问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并将此软件架构应用于“普适计算智能办公系统”的软件实现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RFID的广义物流中的移动智能终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RFID技术和普适计算相结合,应用于广义物流,研究该广义物流的系统框架,并着重描述框架中的终端技术。以博物馆导游系统为背景。终端需实现主动服务、被动服务、RFID读写命令等功能,具备无线局域网、无线实时语音播放、集成RFID读写器等模块。以ARM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技术为基础.实现了终端的软硬件设计。终端的设计完成为该系统的搭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基于普适计算的服务发现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普适计算环境下,服务是动态变化的,而服务发现技术能够在动态变化的普适计算环境中动态查找、定位所需要的服务,是解决普适计算环境异构性、实现不同应用集成的有效途径.介绍了服务的语义描述语言OWL-S,用于对服务进行描述,然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普适计算下的服务发现系统.同时,详细介绍了服务请求时进行服务匹配使用的匹配算法.通过增加语义信息,达到服务发布者和请求者可以实现语义层次的匹配,提高了服务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7.
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度量具有典型的面向用户特点,为刻画用户行为需要引入具有非指数分布性质的用户状态,并且需要考虑用户态与系统态关联分析时的复杂情况。传统的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和半马尔科夫过程都不能很好地对以上情况给予分析。鉴于此,文章基于马尔科夫重生过程(MRGP)提出了普适计算系统的可用性度量方法。首先建立具有普适计算模式的用户模型,基于此构建了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度量的MRGP模型,对可用性进行了随机过程分析,给出了对应瞬态和稳态行为的度量方法,结合普适计算模式的特点定义了普适计算系统请求可用性度量。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评价了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在MTTF和MTTR下的变化情况,据此导出来构建高可用普适计算系统需要考虑一些原则,并分析了用户和系统参数等因素对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度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适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其本质特点是物理集成和自发互操作。而智能空间正是普适计算的这两个本质特点的一种具体而集中的体现,智能手机在其中可以获得增强化的个性服务。提出了一个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放服务网关规范(OSGI)的智能网关技术。首先介绍了整个系统结构框架,然后详细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最后在真实设备上进行了测试。实现了Android手机利用周围的服务,对其他设备的普适访问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普适计算的交互汉语学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型的计算模式,其“无处不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普适计算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都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综合应用语音识别、声调识别、软交换、文语转换、语音邮件等多种技术,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普适计算系统模型(HPC)和分层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LAAD),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普适计算的交互汉语学习系统,该系统能够计算出汉语学习者发音的准确度和声调的准确度,并通过普适服务平台提供实时交互、学习情况自动收集等普适服务,为学习者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高效、便捷地学习汉语。  相似文献   

10.
普适计算模式追求随时随地的计算境界,对可用性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文基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重生过程(MRGP)的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度量方法,以解决关联用户的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度量问题。建立了具有双扩展特点的用户模型,分析了用户行为特征;构建了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的MRGP模型,对可用性进行了随机过程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瞬态和稳态行为的度量方法;结合普适计算模式的特点,定义了普适计算系统请求可用性度量。进行了数值分析,评价了用户和系统参数等因素对普适计算系统可用性度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壮  杨威 《软件工程》2021,(2):19-23
目前,大部分内置对话功能的终端只是用户文字语音传输的"中转站",并不承担计算功能.这导致用于计算的云服务需要承担较高的网络负载和计算负载.随着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终端设备也能运行部分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分担云服务的压力.本文讨论了使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话机器人终端部署的可行性,并设计了基于云+边缘协同计算的对话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2.
基于TrustZone的可信移动终端云服务安全接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冯登国  秦宇  张英骏 《软件学报》2016,27(6):1366-1383
可信云架构为云计算用户提供了安全可信的云服务执行环境,保护了用户私有数据的计算与存储安全. 然而在移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今天, 仍然没有移动终端接入可信云服务的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可信移动终端云服务安全接入方案, 方案充分考虑了移动云计算应用背景, 利用ARM TrustZone硬件隔离技术构建可信移动终端, 保护云服务客户端及安全敏感操作在移动终端的安全执行, 结合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技术, 给出了移动终端密钥与敏感数据管理机制. 在此基础之上, 借鉴可信计算技术思想, 设计了云服务安全接入协议, 协议兼容可信云架构, 提供云服务端与移动客户端间的端到端认证. 分析了方案具备的6种安全属性, 给出了基于方案的移动云存储应用实例, 实现了方案的原型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 可信移动终端TCB较小, 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可控性, 整体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在军事作战等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中,云计算无法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因此分散计算应运而生。它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联网汽车和物联网终端等全球计算资源提供服务,并将云数据中心视为通用计算节点,彻底消除中心化,实现计算资源的分散化。分散计算将所有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化的有机体,每个计算节点以协作和共享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与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本地化处理不同,该范式利用了网络中的空闲计算资源,绕过了局部计算能力的限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首先,介绍了分散计算的研究背景,并给出了分散计算的定义;其次,详细介绍了分散计算的三种核心技术;随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实例化分散计算的概念,更好地分析了分散计算在万物互联时代的优势;最后,阐述了未来分散计算的研究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1.普及计算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普及计算?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计算机技术仍然复杂到让大部分人们难以学习的地步的时代。虽然目前计算机已经进入了许多人的家庭,但是真正能够发挥计算机全部能力的用户是很少的。计算机业界有许多的技术和专有名词,而且它们还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发展变化。再者,过去所有的传统思路都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当计算机系统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思想也必须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影响了互联网上世界上任何地方远程服务器处理、数据存储和共享的方式。这种共享多种分布式资源方式,使得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化。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服务,通过整合可信计算环境来建立云计算系统。可信计算平台模式可以提高云计算的安全性。可信计算模式重要的安全服务包括加密,认证,完整性和保密性等都可以用在云计算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与公有云计算相比,针对数据与计算双重密集型任务的私有云计算系统对计算效率和系统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公有云计算系统显得过于复杂和繁琐,因此需要一种简便易用的能够适应数据与计算密集型任务的私有云计算系统实现。借鉴公有云计算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数据与计算双重密集型任务的私有云计算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通过作业文件描述用户的计算任务,确定计算任务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的输入输出文件;针对私有云的特点,简化Google云计算系统的MapReduce并行处理框架,得到更加直观的数据计算模型;自动连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云计算Live Mesh的流媒体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媒体技术和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流媒体应用平台的涌现,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用户间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但业务上同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媒体播放在设备间快速切换和流媒体断点续播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Live Mesh的流媒体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URI定位和XMI、实现了媒体资源的集中管理,并采用局域网UDP广播与多线程处理机制实现了媒体播放状态在局域网内不同终端之间的即时切换;采用Live Mesh的消息管理机制,实现了流媒体的断点续播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终端之间可以实现相同媒体资源的共享和媒体播放一键即时切换,同时可以智能地实现断点续播。  相似文献   

18.
Recently IT infrastructures change to cloud computing, the demand of cloud data center increased. Cloud computing is a model for enabling ubiquitous, convenient, on-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 shared computing resources 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 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the interest on data centers to provide th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is increasing economically and variabl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factors to improve the power efficiency while securing scalability of data centers and presents the considerations for cloud data center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power distribution method, power density per rack and expansion unit separately.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may be used for making rational decisions concerning the power input, voltage transformation and unit of expansion when constructing a cloud data center or migrating an existing data center to a cloud data center.  相似文献   

19.
摘 要:随着新型网络业务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终端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计算资源呈现出泛在部署的趋势,如何高效协同地利用这些泛在计算资源成为当前网络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新课题。在此背景下,算力网络(CFN,compute first networking)的概念被提出,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基本思想是将算力和网络深度融合,协同分布式的计算资源,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改善用户的网络服务体验。首先分析了算力网络的提出背景和研究现状,然后介绍算力网络的基本架构、工作流程,以及算力网络的关键技术,最后对算力网络发展方向以及面临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云计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计算是在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型;介绍了云计算的定义和体系结构以及应用,从云平台的层次更深刻地剖析云计算的本质,对目前主流的云计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讨论了云计算的热点问题,并指出了当前云计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为云计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